有這個疑問,無非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
翻譯時的,品牌形象美化
高大上的只是翻譯成中文的漢語品牌而不是名字英文本身。例如,Smith,史密斯,如果被翻譯成鐵匠,妳還覺得高大上嗎?再如,如果Lanc?me 不是蘭蔻而是懶寇,妳又覺得如何?
當然也有由高大上的翻譯變土失敗的例子。相信很多女生記得Red earth 這個口紅牌子,壹開始在國內翻譯成嫣泥,很像是壹個高雅女生的用品,後來昏招改成了紅土地,結果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壹個知名的外資快餐品牌MacDonald,我們都知道叫麥當勞,也有過新聞說改名叫金拱門的,後來也就沒有繼續關註,只知道各大門店還是叫麥當勞。
著名的制藥公司Johnson&Johnson, 譯音是強生,如果改稱約翰的兒子和約翰的兒子,妳又覺得如何?
高大上的是這個品牌背後的產品
仔細研究壹下就清楚了,每壹個高大上的品牌背後都由壹系列高品質的產品作為支撐的。如果公司的產品出了問題,再高大上的品牌壹下子都到變成人人唾棄的地步。產品好了,服務上去了,無名小卒也會逐漸高大上起來。
崇洋媚外心理作怪。
當然這部分的因素,隨著我們國家過去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大幅改善,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園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對國內和國外都有客觀的認知。但也不排除壹些消息閉塞的人還是繼續保留著這種想法。
總之,任何壹個高大上的品牌,無論是翻譯美化也好,心理作祟也好,其背後隱藏的硬實力是堅實的產品質量和強大的營銷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文字遊戲。沒有優質產品和服務支撐的品牌都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