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酒釀
甜酒釀系用上等糯米釀制而成,在黃山市城區或集鎮的街頭巷尾,常可以看見有人挑擔子叫賣。擔子兩頭是兩只石鼓形的竹籃,竹籃上的蓋子中間鑲著玻璃,玻璃下面放著壹碗碗米酒釀。那米酒釀中間還有壹個凹坑,裏面溢滿了甜酒汁。
酒釀的做法很講究,吃法也分為兩種。涼吃:在炎炎夏日吃上壹碗,自是五腑透涼;熱吃:則在冬天將酒釀與金絲琥珀蜜棗或雞蛋壹起煮沸,吃起來又香又甜,令人寒意頓消
臘八豆腐
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壹小洞,放入適量誓言,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幹,即成臘八豆腐。
兩香問政山筍
竹筍是徽菜中壹味山珍,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但不夠香,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則彌補了不足。
其做法是將筍加火腿骨、鮮豬肉骨燒燜,中途加進香腸、香菇。成熟後去骨裝盤。菜品有紅(香腸)、褐(香菇)、奶黃(問政山筍)三種顏色。
筍經燒燜則入味透、質脆嫩,有香腸、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黃山春季時令菜。
壹品鍋
黃山人冬季常吃的壹種火鍋。相傳,此菜有明代石臺縣“四部尚書”畢鏘的壹品誥命夫人余氏創制。
壹次,皇上突然駕臨尚書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燒了壹樣徽州家常菜----火鍋。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贊美不絕。後來,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鍋竟是余夫人親自所燒,便說原來還是“壹品鍋”!菜名就此壹錘定音。
“壹品鍋”的烹調比較講究,在火鍋裏,鍋底鋪上幹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粉絲,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然後用文火煨熟即成。
此菜鄉土風味濃,味厚而鮮,誘人食欲。
腌鮮鱖魚
制法獨特,食而得異香。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壹帶魚販將鱖魚以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采取壹層魚灑壹層淡鹽水的辦法,經常上下翻動,如此七八天抵達屯溪等地。此時魚腮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壹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凈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非但無異味,反而鮮香無比,成膾炙人口的佳肴。
具體做法是:將新鮮鱖魚用淡鹽水腌漬在室溫25度左右的環境中,經六七天後,魚體便發出似臭非臭氣味。然後入油鍋略煎,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至湯汁濃縮而成。此菜香鮮透骨,魚肉酥爛,非常的美味。
清炒蕨菜
蕨菜是黃山民間常食的野菜,長在山丘上,形狀如細竹筍,呈紫黑色,春季采摘。蕨菜營養非常豐富,維生素C、粗蛋白、粗纖維和少量的鈣、磷等物質。
食用鮮蕨菜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防癌強身等功能。
制作時將鮮蕨菜除雜洗凈,切成小段,用素油加佐料炒熟即可食用。其味道清香、鮮美潤滑。
虎皮毛豆腐
黃山傳統名菜。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壹層白色的茸毛(白色菌絲),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比壹般豆腐鮮美。
“虎皮毛豆腐”因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
據傳說,朱元璋壹次兵敗徽州,逃至休寧壹帶,腹中饑餓難熬,命隨從四處尋找食物,壹隨從在草堆中搜尋出逃難百姓藏在此處的幾塊豆腐,但已發酵長毛,因別無它物,隨從只得將此豆腐放在火炭上烤熟給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鮮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興。轉敗為勝後,下令隨軍廚師制作毛豆腐犒勞三軍,“毛豆腐”遂在徽州流傳下來。
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鍋見煎炕至兩面黃,再加調料品燒燴,食用時蘸辣椒醬。
此菜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吃時別有壹番情趣。
苞蘆松
“苞蘆松”是著名零食性小吃。用山區的山苞蘆為主原料制成。山苞蘆為山上種植的壹種玉米,生長期約140天,其味甜清,營養成份高。將山玉米磨成細粉,經細粉籮篩去皮層,和水攪拌煮成糊狀,冷卻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後將薄片置於竹匾上曬幹即成。食用時,將薄片投入滾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苞蘆松”清香松脆,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
秤管精
徽州糕點名。始產於休寧縣萬安鎮。這是壹種有特色的飴糖制品,其形狀象壹根根切斷了的大秤管,故稱之為“秤管糖”。“秤管糖”用飴糖裹著白芝麻或黑芝麻,裏面有壹個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將“秤管糖”搓捏得更細(如鋼筆筒)即成“壹品香”。其特點是松脆,不粘牙,甜香可口,老少皆宜。
豆腐老鼠
徽州風味小吃。取上好精肉、白豆腐為主料,配以生姜、雞蛋、精鹽,剁細如泥,挾雞蛋壹大團,置於碗內的小麥粉上,雙手捧碗,反復簸滾,使之裹成壹個白團,然後投入沸水煮,待飄浮水面,撈入事先配好佐料的鮮湯內即成。“豆腐老鼠”細嫩鮮美,老弱婦孺鹹宜,調養病體也是極佳的食品。
豆豉
風味小吃名。以上等的黃豆和鮮筍為原料,制作時先將黃豆和剝殼後的鮮筍洗凈,並將輔料食鹽、八角和茴香等按比例伴在壹起,倒進鍋裏煮熟為止,然後曬幹或烘幹,成為半成品。將半成品放入用精制醬油、味精等配成的原液中攪拌,直至均勻,再曬幹或烘幹即成。豆豉鮮美無比,風味獨特。便於攜帶,營養豐富,是旅遊小吃佳品。
冬瓜餃
“冬瓜餃”由屯溪迎春館創立,已有百年歷史,餡心以冬瓜為主料,配豬肉、火腿、香菇、麻油等炒燴,然後加澱粉勾芡而成。餃子包好後上籠蒸,蒸餃熟後,餡松嫩,微帶鹵汁和冬瓜清香,鮮美可口。
凍米糖
春節前,農村家家切糖,即制作“凍米糖”。傳說此俗已流傳了近千年,至今仍興盛不衰。“凍米糖”是將上乘糯米蒸熟後放在露天曬、凍,然後下鍋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飴糖做成。用刀切成壹片片痕印,食用時手可分片。“凍米糖”還可加上紅、綠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形成色、香、味俱全的糕點。
杜字蝦米豆腐幹
休寧風味小吃。萬安“杜”字商標蝦米豆腐幹,頗負盛名。杜家豆腐店的蝦米豆腐幹,以用料獨特,制作精細,配方講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稱。制作方法:壹是選用壹年內粒粒飽滿的新黃豆為主要原料,篩去雜質;二是選用優質小蝦米,除雜質後用水燉開,逐塊包進;三是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佐料拌入黃豆內同磨;四是選用未加糖色的“三伏秋油”(醬油),加添適量蝦米汁、冰糖、茴香、桂皮等佐料,同入鹵鍋。制成的蝦米豆腐幹,顏色淡褐,光潔如玉。香味濃郁,鮮美可口,有韌性,折疊不開裂,壓榨緊結,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細絲或薄片,撕開可見細密紋理,內有蝦米壹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當作零吃小食也別有風味。
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細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後拌和白糖、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這兩道工序相當繁雜,技術性又很強,所以只有少數廠家能生產這種糕點。徽州風俗,農歷年前後用“芙蓉糕”招待貴客嘉賓。
伏嶺玫魂酥
“伏嶺玫瑰酥”是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伏嶺玫瑰酥”以細白糖、芝麻、面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和細白糖烘幹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層卷疊起來,按壹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把已制成切塊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塊,然後包裝,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觀潔白如玉,絲絲點點的玫瑰花、桔餅、青梅等若隱若現,宛如翡翠瑪瑙嵌於碧玉之中。該產品始產於清代,經久不衰,1985年送京參加全國食品展覽會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