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成對的貔貅出現在哪個朝代

成對的貔貅出現在哪個朝代

1966年在陜西省鹹陽市西漢渭陵遺址出土,壹高2.5厘米,長5.8厘米,圓雕,作昂首前視,張口露齒,頭頂中部有獨角,頷下有須,尾垂於地,腹兩側有羽翅,表面保留壹些原玉璞皮質色,呈挺胸伏臥狀。另壹件長7厘米,高5.4厘米,形式與前述壹器同,亦為圓雕,唯形作直目前視,作捕物前的爬行狀。所以貔貅成對使用或者出現不會晚於西漢,應該會更早。

貔貅之名出現時代最早者當是司馬遷《史記》所說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黃帝教熊、羆、貔貅、握、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相傳貔貅是壹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但現在流傳下來的都沒有分為雌雄了。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壹角和兩角的,壹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辟邪”。後來再沒有分壹角或兩角,多以壹角造型為主。 在南方,壹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至於天祿,則較少有人用以稱這種瑞獸,還有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中國傳統是有“貔貅”的習俗,和龍獅壹樣,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壹次收藏壹對,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

前有摯獸,則載貔貅。——《禮記·曲禮》

《晉書·熊遠傳》——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

《逸周書·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服?”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 炎帝 戰於 阪泉 之野。”

司馬貞 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遼 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

唐 張說 《王氏神道碑》:“赳赳將軍,豼貅絕羣。”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楔子:“羨威統百萬貔貅,坐安邊境。”

清 畢著 《紀事》詩:“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

柳亞子 《讀史》詩之七:“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