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山東,因居太行山東麓而得名,簡稱“魯”,是濟南的省會。先秦時屬齊、魯,故改名為齊魯。
山東位於華東沿海、黃河下遊、京杭大運河中北部,是華東地區最北的省份。西接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接壤,南部和東南部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接壤;中部是魯中山區,地勢較高,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望,鎮守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臨黃海,俯瞰東海和日本南部諸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儒家的創始人是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滕州的墨子和壹個軍事家的孫子,他們都出生在今天的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了齊國,造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包、孫武、孫臏、鄒衍等壹大批名人。齊還創辦了大學,這是世界上第壹所官營和私立的高等學府。
齊魯文化為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出生在魯都曲阜的孔子,在這裏創造了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社會框架和價值觀的基石。蚩尤(華夏始祖之壹)、孔孟都是齊魯在諸多方面對中華文明貢獻的傑出代表。
山東省還有很多其他較小的諸侯國,只有55個見於《左傳》。其中賴、居、鄒、滕、曹等國都有很大的地盤和勢力,後來又被齊國和魯國吞並。戰國時,齊成為七雄之壹。今天,山東的大部分地區歸齊和魯所有。到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秦國吞並的最後壹個諸侯國。
山東號稱“千裏之外”,早期農業和手工業發達,秦漢時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山東的糧食沿著黃河不斷向西追溯,供應關中。它是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定陶、康福是中國三大紡織中心,此後大量精美的紡織品源源不斷地出口到西域。
秦朝分為36個縣,包括山東省的淇縣、東縣、薛縣和瑯邪縣。
漢武帝將天下分為十三州,包括北方的青州和南方山東的徐州、兗州。到東漢曹魏西晉。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經濟遭到破壞。劉宋時,加冀州,管歷城。後來入北魏,改冀州為冀州。北魏的滅亡屬於北齊,不久被北周合並。
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路(河間以南的河南路,以北的河北路)。開元天寶年間,每年有數百萬石小米運往關中,但青島、齊等地的價格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區。唐代兗州的繡品絲綢和青州的繡品絲綢都是全國知名的精品面料。到了唐朝後期,戰爭又爆發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