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湖北省宜昌市位於哪裏

湖北省宜昌市位於哪裏

湖北省宜昌市

三峽大壩旅遊區

關陵

三峽大壩旅遊區

玉泉寺

屈原故裏文化旅遊區

宜昌市轄西陵、伍家崗、點軍、_亭、夷陵5個城區,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5個縣,宜都、枝江、當陽3個縣級市。全市轄區面積21084平方公裏。年末實有耕地面積320.66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47千公頃。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9.83萬人,戶籍人口400.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17萬人,出生率7.56‰;死亡人口2.56萬人,死亡率6.4‰;自然增長率1.16‰。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818.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增加值335.95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693.77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788.35億元,增長11.6%。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92:60.1:27.9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8846元,增長11.1%。全年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320.82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公***財政預算收入206.31億元,增長34.6%;公***財政預算支出360.85億元,增長22.1%。其中,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分別增長6.9%、36.1%、15.5%、29.8%和11.5%。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宜都、夷陵、當陽、枝江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十強;17個鎮進入全省百強鄉鎮,其中陸城街道辦事處、樟村坪鎮進入全省十強。

全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5.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實現農業增加值335.95億元(現價),增長4.8%。全年糧食產量164.53萬噸,增產2.6%;棉花產量3.26萬噸,減產6.3%;油料產量23.92萬噸,增產5%;茶葉產量5.6萬噸,增產6.5%;水產產品產量18.84萬噸,增產5.2%;水果產量283.20萬噸,增產5.1%,其中柑橘產量275.89萬噸,增產4.9%;蔬菜產量384.21萬噸,增產5%;肉類總產量61.52萬噸,增產4.5%;生豬出欄621.19萬頭,增產3.1%;肉牛出欄5.6萬頭,增長6.5%;肉羊出欄147.53萬頭,增長6.5%。畜牧、水產、水果、蔬菜、茶葉、食用油六大特色農業產業實現產值459.75億元。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4家,同比增加63家。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農產品加工產值1369.1億元,同比增長39.8%。全年植樹造林1.66萬公頃,完成森林撫育5.7萬公頃,完成退耕還林1.43千公頃,低產林改造3.73千公頃。年末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54.0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5.7%。全市有森林公園10個,其中國家級5個;各類自然保護區(小區)5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056家。家庭農場達928家。建成糧棉油高產示範片43個、柑橘標準園10萬畝、茶葉標準園5萬畝,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840棟、規模化養殖場36個。農業機械化作業綜合水平達到61%。農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64萬畝。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97座。新建、改造末級渠系1882公裏。新解決13.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清潔能源入戶工程3.7萬戶。

全年全市***有規模工業企業1224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23家,比2012年底凈增214家。全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4530.49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5.84億元,增長13.7%。全年實現采礦業產值233.28億元,增長28.7%;制造業產值1044.09億元,增長1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值286.12億元,下降9.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399.93億元,增長14.9%;利稅578.17億元,增長22.9%;利潤396.94億元,增長29.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256.61萬噸,減少21.3%;磷礦石(折含-30%)2552.2萬噸,增長19.1%;白酒(折65度,商品量)326864千升,減少19.7%;軟飲料141.07萬噸,增長16.9%;精制茶22.2萬噸,增長24.9%;紗24.82萬噸,增長15.6%;人造板161.29萬立方米,增長43.1%;燒堿(折100%)59.41萬噸,增長47.3%;飼料125.97萬噸,增長49.8%;發電量1072.93億千瓦時,減少13.5%;聚氯乙烯樹脂49.15萬噸,增長23.5%;磷肥(折-100%)147.87萬噸,增長10.3%;化學纖維1.97萬噸,增長20.5%;電力電纜428451千米,增長23.5%;陶質磚9903.05萬平方米,增長11.7%;季戊四醇5.9萬噸,減少1.6%;活性幹酵母2.47萬噸,減少3.9%;二甲基亞碸2.81萬噸,增長46.8%;金剛石園鋸片基體412.19萬片,增長21.4%;鋼琴4.08萬臺,增長6%;鹽酸瑞芬太尼687.84萬瓶,減少23.8%。全市建築業增加值143.08億元,較上年增加16.9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8%。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45.02億元,增長30.63%。宜昌市入選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城市,成為全國唯壹的新材料產業發展示範城市;被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宜昌高新區進入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行列。3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興發集團獲“長江質量獎提名獎”。中國馳名商標達到30件。

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06.96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城鎮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1362.9億元,增長25.1%;農村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457.83億元,增長53.4%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完成投資130.0億元,增長15.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019.36億元,增長28.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957.56億元,增長34.3%全市***有計劃投資額過億元項目86個,增加287個;全年實際完成投資額1324.4億元,增長44%。其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有528個,增加15個。全年爭取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項目1283個,無償資金26.5億元。爭取三峽後續工作補助資金10.6億元。落實三峽對口支援資金96.2億元。全市施工項目2500個,增長10%。在建投資億元以上項目900個以上,增長40.6%開工建設省級重點項目60個,完成投資340億元;市級重點項目116個,完成投資468億元。三寧化工、南玻顯示器中船重工高端液壓油缸、雲池港二期三峽物流園等25個市級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或開始設備調試;人福藥業出口藥品基地、三峽雲計算中心、保宜高速等壹批項目加快建設;伍家崗長江大橋白洋長江大橋、環城南路片區舊城改造等壹批項目前期工作紮實推進。舉辦京、港、粵、滬、漢等重大招商活動,引進項目687個,協議總投資4831億元。先後引進廣汽轎車、南玻顯示器件及光電玻璃、冠科電子等壹批戰略合作項目全市在建重點招商項目投資總額303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招商項目35個,實際到位外來資金930億元。宜昌市被評為“2013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宜昌城市總體規劃和宜昌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獲省政府批準。首部城市色彩規劃編制完成。組建宜昌新區推進辦公室、三峽樞紐港區管委會、三峽旅遊新區管委會,建立高效決策機制。完善宜昌高新區管理體制,擴容白洋工業園、生物產業園,新建電子信息產業園。宜昌新區全年續建及新建項目113個,完成投資203億元。推進城市整理和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初步建成沿江及城東大道等生態走廊。城市綜合管理考評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成並通過省級驗收。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宜都、枝江、當陽城鎮建設實現新突破,五峰縣城避險遷建進展順利。重點中心鎮、特色鎮、宜居村莊建設加快,投入超過24億元。龍泉、安福寺進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試點鄉鎮行列。新增省級生態鄉鎮2個、生態村6個。127個行政村被納入全省“千村環境整治”試點。全年***開工建設項目1432個,建築面積2175.42萬平方米,投資總額369.23億元。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03.18億元,增長15.1%。全市房屋施工面積1827.21萬平方米,增長26%;其中商品住宅1316.04萬平方米,增長26.2%。房屋竣工面積208.28萬平方米,下降0.3%;其中商品住宅167.86萬平方米,增長5.4%。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含現房和期房)460.13萬平方米,增長40%,其中商品住宅406.54萬平方米,增長44.8%。商品房銷售額216.83億元,增長34.7%,其中商品住宅170.63億元,增長49.9%。商品房空置面積123.15萬平方米,增長111.5%;其中商品住宅空置75.30萬平方米,增長156.7%。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0.03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738.26億元,增長15.1%;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21.78億元,增長13.8%。批發業和零售業零售額727.16億元,增長16.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32.88億元,增長14.9%。全年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740家。鄉鎮商貿中心和村級農家店覆蓋率分別為91.67%和83.58%。新建村級綜合服務社217家。市場主體總數增長1.36倍,其中私營企業增長1.87倍。宜昌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方案通過國家評審。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與上年持平,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9%。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3.50億美元,增長7.4%。其0口額20.17億美元,增長21.3%;進口額3.33億美元,下降36.6%。機電及裝備制造業基地、化工產品基地、醫藥基地、農產品基地四大出口基地產品***出口15.93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79%。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8家,比上年增加7家,新增合同外資額2.5億美元。全市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2.7億美元,增長18%。年末全市外商投資企業198家,投資總額39.55億美元,合同外資11億美元。全市對外經濟合作業務完成營業額25.6億美元,增長17.9%。年末在外勞務人數6871人,增長11.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381.91億元、貸款余額1749.0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67.26億元、289.21億元。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3.1億元,增長14.9%;支付各類賠付14.9億元,增長50.5%。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建設,4家企業進入省報備輔導期,宜昌本土企業發行債券33.6億元,13家企業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宜昌有限公司、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宜昌分公司掛牌成立。新增銀行、保險、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30家。規範建設七大市級國有投融資公司,當年融資150億元。全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2億元。宜巴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保宜高速公路路基全線貫通,宜張、宜嶽高速公路建設提速。小鴉壹級公路建成通車;318國道枝江段、當枝、三峽機場路等9條壹級公路加快建設。廟嘴長江大橋建設進展順利。現代物流業完成產值717億元,增長19.5%。雲池港二期工程、三峽物流園農貿城建成運營,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加快。宜昌市被列為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75.99億元,增長9.2%。全年公路、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368.41億噸公裏,增長22.8%;旅客周轉量81.66億人公裏,增長16%。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32.08萬輛,增長21.5%,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26.91萬輛,增長24.8%。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0.78億元,增長9.6%。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55億元,增長8.5%;電信業務收入28.22億元,增長9.7%。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65.1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97.28萬戶,新增64.58萬戶。互聯網上網人數63.65萬戶,新增11.19萬戶。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3320.37萬人次,增長25.8%。入境國際旅遊人數34.34萬人次,增長4.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8273.1萬美元,增長17.3%。國內旅遊人數3286.03萬人次,增長26.1%;國內旅遊收入255億元,增長30.2%。全市旅遊總收入260.12億元,增長29.8%。全年新增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4個,國家礦山地質公園1個,創建湖北旅遊名村6家。

全年全市重點科技成果登記20項。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3家全市達177家;新增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26家,全市達100家;全市省市級重點實驗室達41家。新增孵化器、加速器面積25.5萬平方米。新引進國家“千人計劃”、省“百人計劃”專家人,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15家,新增省級以上專家17人。宜昌市連續七屆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成功進入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全國創建質量強市示範城市行列。全市專利申請量6452件;專利授權量2907件,其中發明專利243件。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4所。9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市、區)復核認定。三峽旅遊職業學院入駐。三峽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公***教育領域率先實行投資項目代建制。扶困助學工作實現全學段覆蓋,資助學生31.9萬人次、1.47億元。年末,全市***有幼兒園385所,在園兒童8.13萬人;普通小學270所,在校學生15.63萬人;普通中學172所,在校學生14.47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5所,在校學生3.19萬人;技校3所,在校學生2478人;特殊教育學校9所,在校學生1269人;普通高校5所,在校學生5.98萬人。市博物館新館和奧體中心建設啟動,市群藝館新館建成開館,7個市縣圖書館入選國家壹級館,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全面啟動,公***文化服務設施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先後舉辦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第三屆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市第四屆運動會等節慶活動。送戲下鄉3338場。“土家族撒葉兒嗬”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五峰板凳龍”等3個節目獲全國群星獎。新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在宜昌掛牌。全市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194個,其中文化館14個,公***圖書館14個,博物館17個;有文化事業人員1503人。全市公***圖書館總藏書227.29萬冊。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0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72%。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實施基本公***衛生服務項目11類、國家重大公***衛生項目6項。在全省率先實現疾控“強基工程”先進縣市達標全覆蓋。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2990個(含村衛生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6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2個。全市衛生技術人員2571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398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22797張。全年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11418人。全年承辦國家和省級體育賽事21項。全市***有體育場館43個,專職體育人員156人。全市參加省以上運動會486人次,獲得金牌49枚、銀牌54枚、銅牌53枚。

全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0.25萬人,比上年減少0.61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與上年持平。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121元,增長1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4元,增長11.5%。城鄉居民收入比2.3,降低0.0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743元,增長12%;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9.7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762元,增長13.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8.17%。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人數分別為97.97萬人、139.81萬人、48.51萬人、53.35萬人和41.06萬人,分別比上年增加4.79萬人、2.66萬人、2.56萬人、2.87萬人和2.51萬人。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為99%、98%、98%。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50.57萬人,參保率9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8.87億元,較上年增加1.63億元。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9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15.91萬人。全年新增民辦養老機構5家,增加床位873張,民辦養老機構達23家、床位數2341張。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啟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全市建有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4個,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297個。伍家崗、遠安和宜都被評為全國養老服務示範縣(區),枝江、點軍和夷陵被納入全省農村互助式養老試點單位。全市1021名孤兒全部落實基本生活保障。在全市75個街道(鄉鎮)建立救助服務站,基本形成市、縣(市、區)、街鎮三級救助管理服務網絡。全年***救助19890人次,安置91人,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88人次,幫助11名流浪未成年人返回學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3萬套,其中實物建房竣工1.96萬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2902戶。新壹輪棚戶區改造正式啟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43萬戶。宜昌市武陵山、秦巴山區域扶貧攻堅規劃順利實施。3.8萬人口穩定脫貧。社會服務管理創新不斷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進壹步完善,農村網格化管理全面啟動,城鄉網格員達到8709人。城市文明指數測評繼續保持全省第壹。羅長姐成為全市首位“全國道德模範”。城鄉社區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秭歸“幸福村落”創建經驗走向全國。法治宜昌建設深入推進,宜昌市獲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最高獎項“長安杯”。

宜昌城區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為311天,其中空氣質量達I級“優”40天。宜昌城區主要河流的水質狀況總體為“良好”,宜昌城區官莊水庫、善溪沖水庫、楠木溪水庫和備用水源運河及各縣級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類別均達到Ⅱ類,符合Ⅲ類水質功能區劃要求,宜昌城區和各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工業企業廢氣排放總量為2134.57億標立方米,其中城區182.92億標立方米;全市廢水排放總量為32338.0628萬噸,其中工業廢水18419.05萬噸;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658.59萬噸。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794.47萬噸,處置量861.00萬噸,貯存量3.12萬噸,排放量為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利用率99.81%。全年***實施130個減排項目,削減化學需氧量4660噸、氨氮727噸、二氧化硫11253噸、氮氧化物1107噸,在消化新增量的基礎上分別削減化學需氧量2.01%、氨氮2.36%、二氧化硫6.74%,氮氧化物0.56%,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全市納入《湖北省2013年淘汰落後產能公告》的1家煉鋼企業、5家造紙企業***15條造紙生產線和2家紡織印染企業生產線全部在年底前淘汰關閉到位。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城區PM2.5監測全面啟動,市政府發布《宜昌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治工作,強化輻射環境管理。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5%、地耗下降8%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2平方公裏。宜昌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入選全國首批示範基地。宜昌市被確定為全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夷陵、遠安獲評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

2021年4月,宜昌市在2021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行榜(地級市)中位居第55。

2021年4月,宜昌市入選2021首屆中國文化百強市。

2021年3月,宜昌市名列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第87位。

2021年1月,《2020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出爐,宜昌市位列第64名。

2020年12月,宜昌市入選第壹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12月,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排行榜發布,宜昌市位列第99。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宜昌市入選。

2020年10月,宜昌市榮獲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2020年10月,“2020中國藍天百強城市榜”出爐,宜昌市位列第112名。

2020年9月,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宜昌市位列第57名。

2020年8月,體育總局確定宜昌市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宜昌市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0年7月,《2020全國網紅城市排行榜》發布,宜昌市位列榜單第60名。

2020年6月,《2019年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行榜》發布,宜昌市位列榜單第86名(代表大學:三峽大學)。

2020年,2019年湖北省各市GDP排行榜出爐,宜昌市以4460.82位列第3位。

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家政服務業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重點推進城市(區)名單,宜昌市榜上有名。

2019年8月,宜昌市被確定為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區)。

2019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確定宜昌市為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7年11月,宜昌市上榜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2017年6月,國務院食安辦授予宜昌市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2016年7月,宜昌市榮獲2016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