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利川適合學生的特產

利川適合學生的特產

利川黃連

利川黃連,唐代即為貢品,是傳統名貴中藥材。人工經營始於唐,興於宋,發展於元明,清時已成藥農主業。晚清時,利川建南土司連農祝庭槐通過黃連屯集,壹次交易換回白銀十二擔。

全市15個鄉鎮辦事處,有14個鄉鎮出產黃連。黃連主要產區有建南、汪營、忠路、謀道、佛寶山等五個鄉鎮區。全市種植黃連的村有110個,村民小組970個,農戶3萬多戶。黃連常年留存面積在10萬畝以上,年產量3000噸以上,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壹半以上。產業總收入5億元,其中3萬余戶連農年總收入超過1億元,戶均收入3300元,占藥農家庭現金總收入的60%;利川黃連專業性企業16家(含專業合作社),資本總額達5000萬元,資產總額超過2億元。香連藥業為中成藥生產企業,其“香連片”已列為國家應急藥品儲備品種。

2010年,“利川黃連”地理標誌集體商標獲準國家工商局註冊。2010年和2011年,經中國中藥協會組織專家現場考察評審後,分別授予利川市建南鎮“中國黃連第壹鎮”和利川市“中國生態黃連之鄉”稱號。

利川蒓菜

利川蒓菜,指產於湖北省利川市所轄行政區域內生產的蒓菜。蒓菜是珍貴的水生蔬菜,,以幼嫩莖梢和水中的初生卷葉為食用部分,口感滑潤。同時,蒓菜的膠質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有壹定的抗癌作用。利川蒓菜,由於生長環境獨特,在口感和膠質含量方面都優於其它產區產品。2004年,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地理標誌產品予以保護。

20世紀70年代新西蘭著名傳教士艾黎先生在利川市首次發現野生蒓菜資源。1986年7月,日本高松商事株式會社長高野善隆先生來到利川,考察了福寶山的野生蒓菜資源,發現利川蒓菜果膠豐厚,芽粗壯,品質遠優於西湖蒓菜,極為贊賞。1987年3月,高松商事株式會社黑羽幫彥部長和工程師池內文男先生來到利川洽談蒓菜的基地建設、蒓菜加工、向日本出口等有關事宜。

團堡山藥

團堡山藥,屬日本薯蕷優質品系,藤蔓植物,皮薄,肉質凝白,氣味清香,口感滑爽、咀嚼後無木質纖維渣,具“益腎氣、健脾胃、止泄利、化痰涎、潤皮毛”的功效。現代藥學營養學分析顯示,利川山藥含豐富的澱粉、維生素、膽堿及礦物微量元素,尤含豐富粘蛋白,是潤養身心、營養保健價值極高的食藥兩用綠色植物資源。

2007年,利川山藥成為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08年,利川山藥產地被國家綠色食品中心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009年,利川山藥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10年,“龍船水鄉”牌利川山藥獲國家有機轉換食品認證;同年,“龍船水鄉”牌利川山藥被選定為上海世博會專供產品,在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成功簽約160萬美元。

柏楊豆幹

利川柏楊壩出產壹種五香豆幹。這種豆幹薄如紙片,色如檸檬,香有余味,獨具特色。其加工制作工藝不用食鹽、鹵水、石膏,將大豆磨成豆花,倒在方塊模型中壓縮後,用文火烘幹,噴撒香料即成。別的地方也試用這個方法制做的豆幹,沒有柏楊豆幹的特色,原因是柏楊壩有壹股泉水,清涼甜爽,四季湧流,只有用這股泉水制成的豆幹才有色、香、味、形獨具的特色。人們把這股泉水稱作“神水”。相傳,清康熙年間,當地官吏進京以柏楊豆幹為貢品,被朝廷賜賞為“深山奇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