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11萬元,財政收入1038萬元。至1980年,從1976年開始實施的從化縣第五個五年計劃基本完成,當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54萬元,財政收入1150萬元。
“五五”計劃是“文革”結束後實施的首個五年計劃,從縣域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工業經濟基礎薄弱的實際出發,積極而又穩妥地初步探索以改革推動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五五”期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6億元,年均1.27億元,是1976年1.15倍。五年間,實現工業總產值2.12億元,年均4236萬元,是1976年的1.09倍;實現農業總產值3.47億元,年均6936萬元,是1976年的1.18倍。通過“五五”計劃的實施,全縣經濟取得恢復性發展,為實施第六個五年計劃打下壹定的基礎。
1981-1985年,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在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並逐步規範、完善;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比例,調整農、林、牧、副、漁各業結構;與此同時,努力發展鄉鎮工業、商業、運輸業、建築業和服務業,促進全縣農業經濟發展。至1985年,全縣2600多個生產隊全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在此基礎上著手開展農村經濟體制的第二步改革;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調整至76∶24,內部結構更加趨於合理;1985年,縣政府規劃建設農業商品生產基地,確定東南部水果、西部畜牧、北部林木、中部漁業和蔬菜、花卉的發展布局,圍繞提高農產品商品率,掀起農業開發性生產熱潮。
至1985年,第六個五年計劃基本完成,當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334萬元,財政收入2565萬元。
“六五”時期,全縣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壹。期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35億元,年均2.07億元,是1981年的1.36倍;其中,第壹產業年均生產總值1.21億元,是1981年的1.23倍,第二產業年均生產總值3375萬元,是1981年的1.81倍,第三產業年均生產總值5258萬元,是1981年的1.62倍。至1985年,第壹、第二、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構成比例調整到50.45∶22.49∶27.06,第壹產業所占比重比1981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則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經濟結構有明顯改善。
1986-1990年,“七五”計劃順利實施。1986年,開辦了縣太平工業區,各鎮相繼開辦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外資工業和私營工業;以荔枝生產,造林工程和蔬菜種植為重點。至1990年,林業、水果、蔬菜等農業商品基地已具雛型;完成了上百個工業技改和新建項目,工業企業新增固定資產達2億元,工業實力明顯增強;“七五”期間,全縣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771萬美元,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步伐加快。
1991-1995年,全縣執行第八個五年計劃。其間,從化縣於1994年3月撤縣設市。
“七五”時期,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74億元,年均4.75億元,是1986年的1.37倍;其中,第壹產業年均生產總值1.97億元,是1986年的1.16倍,第二產業年均生產總值1.6億元,是1986年的1.76倍,第三產業年均生產總值1.18億元,是1986年的1.34倍。至1990年,第壹、第二、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構成比例調整到37.14∶40.36∶22.50,第壹產業比重比“六五”期末下降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則上升1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在全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高於第壹產業,經濟結構進壹步調整優化。
“八五”期間,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6.09億元,年均13.22億元,是1991年的1.49倍;全市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7%和36%,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在全省50個山區縣(市)中位居前列。至“八五”期末的1995年,第壹、第二、第三次產業生產總值比例調整到14∶56∶30,第二產業發展迅速,第三產業有新的突破;第二產業的生產總值比重已超過50%以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有“三資”企業近400家,初步形成化纖、建材、電力、機械、服裝、食品飲料為主的工業體系;“三高”農業初具規模,基地化生產、企業化管理有了良好的開端,正在穩步推進;“八五”期間,全市財政收入年均遞增3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40億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1994年3月,從化撤縣設市,全市經濟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在全面完成“八五”計劃後,從1996年開始至2004年,實施第九個和第十個五年計劃(前4年)。
1997年,改造市內七大農田灌渠,完成13個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的抗災能力;推動專業生產村建設,從玉菜場、東升呂田有機菜場、農藝菜場為中心的三大蔬菜生產基地被確定為“廣州市十大蔬菜生產基地”,每個基地規劃中心區5000畝,帶動周邊萬畝以上的優質蔬菜生產;荔枝種植成為從化林果業的支柱,2004年種植面積達23.67萬畝,占水果種植總面積的57%。
“九五”和“十五”期間,從化市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三資”工業和私營、個體工業作為重點,大力推進外引內聯;發展技術先進、規模較大的工業新項目,尤其在摩托車、紡織化工、鉆飾加工等優勢行業取得較好的成效,建成壹批重點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經營規模較大、主導產品突出、科技含量較高、產業帶動力較強、構成從化市工業經濟的主體。至2004年,工業企業年納稅超過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7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全區已入駐企業108戶;廣州(從化)明珠工業園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和征地拆遷,被廣州市列為重點建設項目。摩托車制造業、化妝品、工藝品、食品和藥品等“壹業四品”支柱產業穩步發展,2004年“壹業四品”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7.3%。
在農業、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流通體制改革進壹步深化,全面開放市場,商業貿易呈現購銷兩旺景象,重點商業網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10個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基本完成,旅遊業成為從化經濟新的增長點;房地產市場規範發展,至2004年***銷售商品房170萬平方米。
“九五”期間,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8.66億元,年均29.73億元,是1996年的2.97倍;“九五”與“八五”相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5倍。2000年,實現生產總值53.72億元,全市人均1.01萬元,首次超萬元。
“十五”期間,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89.28億元,年均77.86億元,是2001年的1.27倍;“十五”與“九五”相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2倍。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92.11億元,全市人均1.71萬元,兩項均為設市10多年來最高年份;生產總值比設市的1994年增長4.85倍。連續10年,第二產業生產總值所占比重均保持在50%以上,第三產業生產總值所占比重也多數保持在30%左右。 2013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4.15億元,增長15.5%(按不變價增長12.0%);公***財政預算收入29.67億元,增長13.3%;固定資產投資153.58億元,增長20.1%。
全年重點項目推進有力。壹是地鐵14號線、大廣高速公路、低丘緩坡試點區征地任務順利完成;二是處置歷史閑置用地3635.25畝,解決歷史留用地881.09畝;三是清拆“兩違”848宗19.44萬平方米、無證生豬養殖場4.47萬平方米;四是人工沙灘、市民廣場竣工;五是循環經濟產業園順利奠基;六是兒童公園、市敬老院等民生工程動工建設;七是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正式掛牌並運行良好;八是面對頻發突發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有序有力有效,仙溪村災後重建標準高、進展快,全倒戶已在春節前入住新居。
2013全年支持企業轉型發展資金4283萬元,財政獎勵1193萬元。加工貿易企業委托設計和自主品牌混合生產方式出口比重達到68%。佳得塑膠制品和永泰和汽車用品分別獲中國著名品牌、省著名商標,明興電纜等5家企業的5個產品獲省名牌產品,聚賽龍工程塑料、百利文儀實業分別獲省、廣州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大臺農飼料公司和震雄裝飾工程公司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漢方現代藥業等6家企業認定為廣州市創新型企業。
2013工業企業效益明顯增強。規上工業總產值581.19億元,增長22.8%,占工業總量94.51%;規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數310.02%,工業稅收增長7.58%。全市71家超億元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6.8%。生物醫藥及化妝品日用品行業、新材料新能源行業、電器裝備及家用電器行業產值分別增長38.43%、28.88%、28.48%。傳統優勢產業保持出口優勢,其中摩托車及零部件出口增長19.3%。主動走出去,加強對外合作,分別與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伊森公司、瑞士阿爾法集團等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融資框架協議。
2013內需拉動明顯增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9元,比增10.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639元,比增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05億元,比增16.5%。商品銷售總額318.41億元,比增34.8%。其中,批發業完成214.52億元,比增39.2%;零售業完成103.90億元,比增26.5%。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28.79億元,比增23.8%。首家大型商業綜合體欣榮宏國際商貿城投入運營,全球第三大超市品牌樂購進駐。旅遊經濟繼續壯大,成功舉辦“珍稀溫泉·從化名片”廣州從化旅遊高峰論壇、第二屆嶺南中醫藥高峰論壇和花果節、美食節活動,全年累計接待遊客1669.8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2.58億元,分別增長14.6%和19.0%,獲廣東省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壹。全市用電報裝容量增長36.14%,民間投資增長24.2%。
2013從化新城確定了起步區路網規劃,7個公建項目概念性規劃通過專家評審。高技術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4億元,新投產企業12家,新建續建項目16個,增資擴產項目7個,擬動工建設項目12個。明珠工業園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正式掛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51億元,引進項目10個,計劃投資101.24億元。廣東動漫城完成動漫遊戲大樓、動漫商城建設。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重點項目按計劃推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