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山是濰坊最高的山,也是東海內陸第壹山。素有“海東來第壹山”之稱,被譽為“泰山為五嶽之首,嶧山為五鎮之首”。嶧山景區面積65平方公裏,遠處山巒疊谷,遼闊無邊,有陣陣山風吹來,不必先拜。山高路遠,玉皇頂、法雲寺、百丈崖瀑布、神龍大峽谷、東鎮寺等主要景點星羅棋布,景區內有專門的遊覽車往來。我們先在景區東門上車,壹直往西上山,壹路上山,盤旋蜿蜒。雖然我們坐在車裏,但好像是飄在雲端,感覺有點脫離塵埃。在山中爬行18公裏,到達法雲寺停車點,下車步行,直抵嶧山之巔——玉皇頂。
?法雲寺到玉皇頂有壹條特別的木棧道,有扶手,有涼亭可以休息。累了可以休息壹下。山裏的春天來得很晚。從山上往下看,山沒有披上綠色的衣服。在壹些地方,大塊的藍色或黃色巖石仍然暴露在外。松樹剛剛開始開花,松針還沒有拉直,連翹和桃花已經第二次開了,給顏色單壹的春山增添了壹抹淺黃和白色。走走停停,壹路前行,大約半個小時後,到了壹個很開闊的地方,有酒店,有觀光點,幾條小路延伸到遠處。由此出發,妳要麽去虎穴,要麽去歪頭,然後回到玉皇峰,要麽直接爬山登頂。當然是因為身體原因,我選擇了登頂。
?補充完水,我爬上樓梯,越往上越覺得涼。剛才衣服是濕的,後來又幹又冷。越接近山頂,樹木越少,更多的灌木和野花粘在地上。連翹剛剛發芽,躲在枯枝殘草裏。轉眼間就到了海拔1032米的宜山頂峰玉皇頂,但我手機測的是1018米。玉皇頂上是玉皇閣,又稱玉皇廟,雄偉壯麗。這個亭子有兩層,底層是橋臺,上層是閣樓,玻璃天花板和四面拱門。亭子裏供奉的自然是眾神的領袖,天上的皇帝——玉帝。桌上的牌位上寫著“天地是智尊玉的至尊皇帝”,金冠黃衣,坐在中間,肅穆中卻帶著幾分慈祥。也許玉帝爺爺也想親近地球人。玉皇閣前的平地上立著壹塊巨石,東面是海,西面是山。是清朝康熙皇帝封義山時寫的。原碑為山下東鎮寺林,為全國重點文物。玉皇閣前有個望海閣,旁邊有塊巨石立在巖石邊上,好像要掉下來了,名字叫“海石”,是拍照的好地方。在玉皇頂上看山,聽山風,吼山,真的很放松。
?宜山玉皇峰也有“重要景觀”,但不允許進入,只能遠遠觀看。其實就是沂山發射臺,隸屬於山東廣播電視臺。是山東省五大高山站(泰山、嶧山、蒙山、大澤山、昆崳山)之壹。高大的發射架直沖雲霄,不斷向周圍的山區和平原地區發射廣播電視信號。突然想到玉帝也是壹個“使者”,給人帶來幻覺和安慰。然而,現代的信號塔帶給人們真正的感官享受。還有為什麽人們那麽崇拜玉帝之類的神仙?也許神靈可以滿足人們不切實際的想象,哈哈。玉帝頂上的太清洞,南北狹長。裏面有幾個山洞,裏面有老子、荀況、張天師、葛洪等道家大師。泥塑很粗糙,沒什麽好看的。
?在玉皇峰徘徊,開始下山。大家選擇原路返回法雲寺,再到其他景點。我從玉皇頂東南的山谷下山,看到牌子就知道是“神龍大峽谷”。沒想到的是,壹路走來非常輕松,沒有什麽亂石小道,全是人工青石臺階。可能是因為季節還沒到,峽谷裏水少,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不想去這裏。壹個人走的話還好,但是我也很舒服,或者我在往下沖,或者我在慢慢走,或者我在遠遠的看著山,或者我在低頭看花。四野無人,壹片寂靜。偶爾會有飛機出現在頭頂,然後消失在雲層中。但越往前走,越能感受到聲音和景物的變化。鳥兒似乎不多,不像平原上的鳥兒嘰嘰喳喳,肆無忌憚,反而矜持。它們的叫聲非常清脆、明亮、優美,音程有節奏。仔細聽,他們好像有回答的意思,挺有意思的。還有水流的聲音。剛開始只能隱約聽到嘀嗒的聲音,但不知道是哪裏來的。慢慢的,我發現聲音是從巖石的裂縫裏傳出來的,原來是從巖石裏滲出的水滴。越往下走,越來越多的水滴聚集在壹起,變成細小的水線。越往下走,水流越多,水流越大,形成壹系列的小溝。水質清澈,無雜質。路邊正好有壹口名為“龍吐泉”的泉水,如白線,如珍珠,從巖石中滲出,捧入口中清涼甘甜。這才是真正的礦泉水。慢慢的,水滴答的聲音變成了小溪,再變成了小溪。最後,是水的聲音。最後涓涓細流流入山谷深潭,水清無塵,水平如鏡。此時此刻,遠山近池如畫,可遠山和深潭又是那麽有緣。山谷裏的樹木依然缺乏生機,水邊的幾棵垂柳依然披著鵝黃,弱不禁風。不是很多桃花只有花苞,而是壹些長在地上的小蘭花被肆意地鋪開,這就成了它們燦爛的陣地。我壹邊欣賞風景,壹邊散步。3.7公裏後,我豁然開朗,走出了山谷。
出了谷口,坐遊覽車,直走下去。山谷(或河谷)也壹直向下延伸,最後變成了壹條寬闊平坦的河流。山裏的水汽變成了平坦的河湖,浩浩蕩蕩,奔流入海。
?壹山即將告別,有喜有悔。東鎮寺碑林,百丈崖瀑布,法雲寺沒去,只好留到下次了。
宜山之行,看了山,看了水,又回頭,卻不知道該如何結束。突然想起壹位禪師說過的壹段話,很適合我的登山心情。即“當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後看山,不看山,看水,不看水。最後,看山還是看山,看水還是看水。”也許我還在混沌中,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卻沒有意識到,心裏卻無話可說。
?依山的魅力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