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壹高山果園——綠色食品之鄉東村,是1991年以靈寶園藝場為基礎設置的新建鄉。全鄉總人口3248人,有果園10400畝,年產果品1800萬公斤,是壹個以果品生產為主的專業鄉。
這裏海拔800—1000米,由於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蘋果生長。早在1958年就開始發展蘋果種植,所產的蘋果色澤鮮艷,脆甜可口,含有多種維生素,耐貯運,無汙染,遠銷海內外,倍受消費者喜愛。1975年就被國家確定為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和外貿基地,成為遠近聞名的蘋果生產專業示範場,被譽為“亞洲第壹高山果園”。所產的新紅星、紅富士、金冠蘋果分別註冊了“龍”牌、“福”牌和“寺河山”牌商標,並於1996年成功地申辦了中國綠色食品,國家發展中心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成為河南省綠色食品蘋果第壹鄉,走上名牌發展的道路。
在生產管理上,壹是建立技術服務網絡,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組果樹管理技術人才隊伍,先後選送50多名技術員到河南農大等大專院校函授學習或脫產進修,並且每年舉辦果樹管理技術培訓班20余期,受訓果農2000余人次。目前全鄉***有農藝師及相當職稱的人員30余名,助理農藝師及相當職稱的人員46名,技術員職稱的194名。村、組都有技術人員,戶戶都有技術明白人。二是堅持統壹管理。鄉園藝站每月召開壹到兩次技術例會,通報有關情況,分析研究有關果樹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制訂管理制度,層層示範推廣新技術,先後在全市率先推廣了壹次性疏花定果、高接換頭、蘋果套袋、紡綞形修剪等先進實用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1年全鄉實施蘋果套袋1037萬個,徹底消除了來自方方面面的汙染,提高了優質果品的質量。三是適應市場需求,狠抓品種結構調整。從1993年起就制定了果樹高接換頭5年規劃,以超前的意識逐年把不適應市場要求的老劣品種更新為五代紅星、優系富士、華冠、嗄啦等新品種,全鄉累計實施高接換頭8.9萬株。使目前蘋果品種達到了紅星、金冠各占15%,紅富士占60%,其它品種10%的比較合理的結構布局。四是按照綠色食品蘋果生產管理規範,切實加強蘋果病蟲害防治,鄉園藝站在全鄉建立了病蟲害監測、測報網絡,定期通報病蟲害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治工作。堅持統壹時間、統壹用藥、統壹技術措施、統壹檢查的“四統壹”原則,防治病蟲害。並且全面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有機磷和高殘留農藥,為果園建立了使用檔案。全鄉還堅持采用黑光燈、性誘劑等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每年掛置黑光燈100余套,性誘器3500余處,從而使各種病蟲害都控制在標準值以下,確保了無公害綠色食品蘋果的質量。五是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推動技術進步,鄉園藝站、科委、科協在全鄉先後開展了蘋果土窯洞貯藏、蘋果桃小食心蟲防治、棕色田鼠防治、“長穗多頭套袋”果樹高接換頭、土壤保水劑應用等項目的技術研究,其中多項獲得省市科研項目獎勵。這些科研成果的廣泛推廣應用,已收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全鄉還大力推廣應用了果園生草、果園養豬等實用技術,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土雜肥,走向了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
在營銷管理上,該鄉1993年就成立了豫西優質果品開發公司,下設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服務、果品銷售3個分公司和7個村級果品服務站,為全鄉果農實行產、供、銷壹條龍服務。公司每年為果農供應質優價實的農藥50余噸、化肥300余噸,銷售蘋果350萬公斤,2000年被三門峽市評為農業龍頭企業五十強。並在廣州、深圳、東莞、江門等地建立銷售網點8個,培育和發展銷售能人、銷售大戶50余個,從而保證了果農蘋果產的出,銷的出,賣上好價錢。多年來,鄉黨委、政府積極圍繞果品生產辦企業,拉長產業鏈條,先後建立了福龍果品氣調冷藏庫、科園有機復合肥、紙箱廠、蘋果打蠟廠等企業,較好地服務了全鄉無公害蘋果的生產和營銷。現在綠色食品蘋果生產的產業化格局已在全鄉形成。
春花繁似錦,夏綠疊翠陰,秋果滿山香,冬雪賞醉人。亞洲第壹高山果園的東村鄉,已成為靈寶市生產無公害蘋果的大型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