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人到中年,保健進入關鍵時期。
中年人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很多人肩負著各方面的重要任務。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這就要求他們有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但“人到中年事多”,肩上的工作和家庭兩大重擔,顯示了中年人的責任之重和忙碌。另外,他們的體力已經從巔峰下降,開始走下坡路。中年人的許多生理和心理特點也使得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老年人。老年惡性疾病多是埋在中年的隱患。所以,從現在開始,中年人要用養生來抵禦疾病,防患於未然,過上瀟灑的中年生活。1.中年是養生的關鍵時期。
人的身心發展在中年達到頂峰,隨著緩慢的生理變化,體力和精力開始下降。所以中年人比年輕人更需要保健,關註身體的各種變化,防患於未然,延緩衰老進程。
中年人是社會的脊梁,家庭的頂梁柱。人們常用“壯年”來概括中年人。中年人指的是什麽年齡段?最常見的說法是“中年在40歲左右”。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人生時期重新劃分為:44歲以下的年輕人;45 ~ 59歲為中年;60 ~ 74歲是年輕的老年人(或老年人);75 ~ 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的人是長壽的人。我們這裏指的中年人是45-59歲的人。
中年是人生中最珍貴、最精彩、最多事的時期。以前大多數人認為人腦使用的黃金時期是在20歲到29歲之間,之後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但最近的研究表明,40 ~ 49歲是人生智慧的最佳時期。美國曾經測試過20-70歲的人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提出人生明智時期的順序是:45-49歲;30 ~ 39歲;50 ~ 59歲;60 ~ 69歲;70歲以後有智力下降的跡象。
研究報告指出,人到中年後,很快就會由強壯走向衰老,全身各種器官開始出現纖維化,導致功能逐漸減弱衰退。此時,人體細胞的再生能力和免疫功能開始逐漸減弱。內分泌腺,尤其是生殖腺的功能逐漸衰退。感覺器官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可以說身體各個部位,各個器官都在逐漸衰老。皮膚比身體其他部位衰老得更快,因為它受到風、太陽和寒冷的攻擊,經常受到損傷。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變薄,彈性逐漸喪失,皮下脂肪減少,皮膚皺紋逐漸形成,尤其是眼周和唇周。由於血管彈性下降,血壓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由於心肺的應變能力下降,往往導致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從事體力勞動,眼球晶狀體的彈性逐漸喪失,眼球的自然調節能力逐漸減弱,視力下降,使人在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感到視物模糊,造成老花眼。膀胱儲備能力下降導致尿頻、夜尿。腦力下降主要表現在近期和機械性記憶力下降。由於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的變化,腹部和腰部脂肪增多,開始“發胖”。中年人由於心理壓力過大,隨時可能發生冠心病、癌癥和各種神經系統疾病。所有這些變化和表現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不斷發生和逐漸發展的。雖然這是人體的自然規律,但如果能註意營養保健,就可以延緩或緩解上述衰退生理現象的發生。如果不及時預防,延續到老年,就會成為無法治愈的老年病,所以中年是保健之後的關鍵期。中年猝死是有原因的。
中年人往往認為自己正值壯年,在繁忙的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必要的休息和娛樂,使身體和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雖然壹時半會感覺不到,但是日復壹日的疲勞和緊張會造成“猝死”,所以中年人要學會照顧自己,這樣才能工作生活和諧。
中年是壹個“危機四伏”的時期,很多中年人都被疾病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從報紙上聽到或讀到某個中年科學家、文藝家等以“健康”的身體突然離世的消息,讓人感到惋惜。有人曾發表過壹份發人深省的調查報告:根據對全國0個省市22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100多名中高級知識分子的體檢調查和對2萬多名中高級知識分子近期死亡情況的統計,他們的預期壽命比全國平均預期壽命短約10歲,其中365438+。導致中高級知識分子過早死亡的兩大疾病是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分別占死亡原因的53.87%和20.17%。這份材料雖然來自知識分子,但對其他勞動人民也有借鑒意義。上海最近的壹份病理解剖資料顯示,160猝死者中,30-59歲的中年人有123人,占76.9%;睡眠中猝死的50例中,中年人占80%。這說明中年猝死的發生率高。
中年知識分子早逝的壹個重要原因是超負荷運轉。尤其是壹些中年知識分子,大多四五十歲,普遍超負荷工作。無論是生產壹線、行政管理壹線還是社會活動壹線,他們的負擔都很重。
另外,中國大部分家務勞動還沒有社會化,很多中年知識分子在忙完工作後,往往還要做家務。而且,世界上有老人,也有年輕人。我很累,但是我要為老老少少省錢和營養。
除了以上社會原因,從醫學角度來說,中年人對冠心病的適應能力比老年人差,冠心病是猝死的壹大原因。現代醫學認為,由於中年人患冠心病時間短,心臟內冠狀血管的側支循環尚未形成或不夠完整。壹旦心血管系統衰竭,無法通過側支循環代償並繼續向心臟供血,導致心臟嚴重缺血缺氧,最後誘發致命性心室顫動,導致患者猝死。
中年知識分子是我們社會中依賴性最強的壹部分,但由於生理、工作、家庭、社會活動過多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他們的過早死亡已經成為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猝死”是極其突然的,根本無法預料。但實際上,“猝死”也是壹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它的突然死亡並非無因。相反,猝死幾乎無壹例外地被心腦血管等循環系統疾病奪走。
長期疲勞和精神緊張是導致冠心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認為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是老年人的“專利”。但這種病也經常出現在壹些平時體檢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年人身上。因為這些疾病在中青年中壹般都是輕度或中度的,而且中青年的身體機能比老年人強,所以他們對疾病本身可能沒有明顯的感受,往往掉以輕心。這樣,就相當於為猝死的爆發埋下了導火索。
還有壹部分人,明知自己有病,卻因為病情不嚴重或者工作太忙,所以帶病堅持工作,忽視了必要的治療和休息。他們以為自己正值壯年,生點小病小災,第壹次抵抗就過去了。殊不知,壹旦摔倒,可能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此外,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也對健康非常有害。而過度抽煙喝酒恰恰發生在工作或生活不如意,加班“開夜車”等情緒緊張的時候。此時,煙酒對人體的危害比平時更甚,使人的身心陷入惡性循環。
總之,“猝死”雖然發生的突然,但“潛伏期”很長。只要及早發現隱患,就可以防患於未然。疾病的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改掉壞習慣;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和娛樂對保持健康非常重要。同時,保持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人的情緒會對身體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俗話說“笑十年,憂十年”,這不是唯心主義,而是意識對物質的反應在人身上的體現。眾所周知,人的緊張、恐懼、羞恥、憤怒等意識活動都會伴隨著心率加快、出汗、臉紅、氣短或停頓等身體活動的變化。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往往能起到任何藥物都無法比擬的奇效。人到中年,壹定不能把聽音樂、跳舞、郊遊、體育活動留給青少年,而只能專心工作、做家務。體育活動和娛樂對調節情緒、消除緊張和疲勞有極好的作用。長期從事緊張工作的老年人,很多都是釣魚迷、舞蹈迷、運動愛好者。3.中年人的身體變化
中年人養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健康,抗衰老,延緩衰老。雖然衰老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適當的措施可以減緩其進程。衰老主要從人體生理開始。中年人要正視衰老,早期未雨綢繆,加強自我保健,才能抗衰老,延年益壽。
衰老是人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衰老過程反映的是人體內部結構和功能的逐漸衰退,中年是成年到老年的過渡期。壹般來說,從40歲開始,即進入衰老期,人的各種生理機能和精力開始下降,45-50歲衰老現象逐漸明顯。中年人的生理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年人骨骼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運動器官必然會衰老退化。骨骼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無機物占骨骼重量的2/3,保證了骨骼的硬度;有機質占骨骼重量的1/3,保證了骨骼的彈性。
人到中年,當骨骼生長期完成後,人體血漿中的鈣離子不斷與體液中的鈣和骨骼中的鈣進行交換,但機體卻不斷再生吸收骨骼,造成正常鈣交換的負平衡。這會導致骨質疏松和骨軟化。因此,中年人骨骼的彈性和韌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關節軟骨變薄,關節囊變僵硬,關節韌帶彈性減弱,關節活動範圍減小。中年人的骨質疏松癥,起初沒有任何癥狀,可稱為隱性骨質疏松癥。發展到壹定程度,X線檢查後會發現皮質骨變薄,小梁骨變薄。這個時候,小外傷的情況下就會發生骨折。據統計,人到中年,流失30%的鈣。但當它們成骨時,鈣往往集中在骨關節,形成各種肥大的關節病變,這就是骨質增生。所以骨質增生是人體缺鈣的表現。
(2)中年人消化系統的變化。
到了中年,社會生產崗位上人們的勞動性質已經基本定型,飲食的品種和數量也基本形成習慣。大多數中年人飲食相對穩定。中年中期,人體的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大致處於平衡狀態,因此胃腸道的功能狀態也相對穩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中年後期,壹些中年人的牙齒開始脫落,以至於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直接進入胃中,明顯增加了胃的負擔。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胃腸粘膜和肌肉萎縮,胃腸粘膜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尤其是膽汁和胰液,延緩了脂肪、蛋白質等食物的消化吸收。腸道蠕動減慢,增加了水分的吸收,往往容易便秘。因此,胃腸功能的下降必然導致全身營養狀況的下降。所以有人說:“隨著年齡的變化,腸胃功能下降,這對中年人是實實在在的威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3)中年人呼吸系統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人的生理調節功能逐漸下降,防禦反射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對有害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因此容易對下呼吸道造成損害。同時肺活量和肺血減少,呼吸功能儲備逐漸減少,而肺中殘氣量逐漸增加。此外,中年以後,胸肌和韌帶萎縮,肋骨變硬,導致胸部變硬,胸椎明顯後凸,胸部呈桶狀變形,肺組織彈性減弱,容易形成“老年性肺氣腫”。由於肺泡和毛細血管減少,氣體交換減少,以及支氣管粘膜下層細胞減少,結締組織和脂肪增多,粘膜和粘液腺萎縮,使中年人對外源性和內源性毒物的抵抗力降低。
中年人的呼吸道黏液纖毛上皮開始萎縮脫落,阻礙了黏液和纖毛系統的清除功能,免疫功能的下降也是使下呼吸道易受損傷的因素。
(4)中年人心血管系統的變化。
人的壹生,心臟晝夜不停地跳動。和其他器官壹樣,它的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主要變化為心肌萎縮,纖維組織增多,心肌內脂褐素沈積,導致顏色深褐色,心內膜肥厚,瓣膜纖維化鈣化,傳導系統特殊心肌纖維和竇房結起搏細胞數量減少,因此心率可緩慢或快速變化,甚至出現心律失常。
心臟的血量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所以心臟的血量逐漸減少,冠狀動脈血流量也隨之減少。人到中年,血量平均每年減少0.75% ~ 1.0%。4.中年人的心理壓力
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肩負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身體素質下降,疾病增多,心理壓力大。因此,中年人的心理保健非常重要。只有保持心理平衡,做好自我調節,中年生命之樹才能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