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如何慶祝中秋節

如何慶祝中秋節

“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真正形成全國性節日是在唐代。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根據中國古代歷法,八月是秋天的第二個月,稱為“中秋節”,八月十五日在中秋節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中秋節的滿月象征著團圓,所以也被稱為“團圓節”。

從季節上講,中秋節是“秋收節”,夏播春播的糧食要在秋天收獲。古代人在這個季節喝酒跳舞,歡慶豐收。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月落黃昏”,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朝,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儀式。

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在中秋節賞月,但尚未形成習俗。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歐陽湛在《長安戲月詩序》中說:“八月在秋,季始於孟,十五在夜,月中。吉之大道,寒暑連,月數圓。“唐朝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節日。

唐代中秋節的拜月

中秋節的起源與唐代玄宗訪月宮的浪漫傳說密切相關。相傳,某年八月十五日夜,唐玄宗在宮中拜月時,效法道士做法,將拐杖化為空中銀橋,踏入月宮。然而,當他看到門樓上的匾上寫著“寒清虛府”時,門口高大的桂花樹下,大白兔正在上藥,宮中的仙女們正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回來後,命人把他偷偷記下的舞曲整理出來,命名為《彩羽》。月宮之所以叫“廣寒宮”,也與這個傳說有關。

賞月之後,品嘗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民間象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是慶祝軍隊勝利的食物。在唐高祖統治時期,李靖將軍征服了匈奴,並於8月15日凱旋而歸。當時做生意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敬獻糕點。拿著華麗的蛋糕盒,拿出圓圓的蛋糕,對著天上的明月笑著說:“我們應該用胡餅邀請蟾蜍。”之後,我和大臣們壹起分享蛋糕,壹起品嘗。從此,我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當時,壹個大家庭通常在中秋節安排壹個大香案拜月,有各種各樣的供品,如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在壹個富裕的家庭,西瓜被專門切成蓮花形狀的供品。

“團圓”始於北宋的中秋節

“中秋”的提法最早出現在南宋吳所作的《夢》中:“八月十五日中秋,正半,故稱“中秋”。

到了宋代,除了繼承唐代婦女中秋節的習俗外,還有壹項更為別致的活動“玩月”。北宋孟淵《東京夢》曰:“中秋之夜,貴家飾臺,民爭酒樓戲月。”當時,皇室還舉行了“中秋晚會”。民間也不會早睡,連小孩子都不會睡。“孩子們晚上玩。至於夜市,至於熟悉。”

南宋時期,“戲月”熱鬧多於瘋狂。吳曾詳細記述臨安中秋之夜:“此際,金風沁人心脾,玉露清涼,桂花飄香,銀蟾滿盈,皇孫富貴,皆登危樓,戲於軒中,或開廣閣,宴席羅列,豎琴鏗鏘,酒歌歡唱,以使夕樂。”哪怕是帶涼席的房子,也是壹個小平臺,安排家庭聚餐,組織孩子過節打賞。這壹夜,我在街上買賣,直到五鼓,在月亮上和遊客玩耍,在城市裏跳舞,永不落幕。"

宋朝對中秋節最大的貢獻就是賦予了中秋節“團圓”的內涵。後來中秋節被視為“團圓節”,其起源應在北宋。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把對中秋的理解詮釋得淋漓盡致。

月餅誕生於南宋。

月餅的起源,傳說源於唐朝土耳其人的勝利,壹位西域商人向胡兵道賀。唐高祖感嘆道“胡兵應該被邀請去蛤蟆”。這種說法沒有依據。漢代胡兵進入中原,類似於今天的南安。唐高祖剛才說胡兵的圈子類似月亮,跟月餅沒關系。

其實“月餅”壹詞到南宋才產生,只是城裏有賣,與中秋節無關,大概是蒸的。這是南宋《武林外傳》壹書中記載的。而且蒸月餅還在山東、河南等地流通。“月餅”壹詞,在南宋吳的《夢》壹書中已有使用。但直到明代,西湖遊覽中才有中秋節吃月餅的確切記載。明代文學家田汝澄在《遊西湖筆記》中寫道:“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人們以月餅為團圓的象征。”明代歷史學家沈邦在《萬部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面餅大小不壹。蛋糕裏面是水果,名字不壹樣。有壹個蛋糕價值幾百塊錢。”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制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宮中用於月亮的月餅“從底部到頂部直徑超過英尺,重兩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