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不是隨便什麽五色,壹定是藍、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陰陽五行學說中的木、金、火、水、土。
◆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含五種神力,能驅邪、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五彩線是男人左手穿,女人右手穿,可以系在手脖子上,也可以系在腳踝上。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顏色。所以在節日的淩晨,大人起床後第壹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線。綁線時,禁止小孩說話。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天下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進河裏。據說小孩穿五色線可以避免蛇和蠍子的傷害;扔到河裏就是讓河水沖走瘟疫和疾病,讓孩子平安健康。
用五色絲綢綁手臂曾是壹種流行的節日習俗。漢代在《風俗與義》壹書中記載:“五月五日,賜五色以延年益壽,民間傳說有益於人的生命。”《荊楚紀年》說:“以彩帛縛臂,非病,謂之‘兵兵’。
◆此外,還有長命縷、連續命縷、兵兵、五色縷、諸索等等。據說也是屈原造成的,可以驅災。
◆五彩絲線為什麽這麽厲害?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中,還有壹種在山中懸掛五色紙召喚五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五鬼神護佑的象征,源於中國古代的五行觀念。
◆另外,可能是由於古代南方人的紋身習俗。《漢書·地理誌》記載,越人“為避之害,紋身於發”。劉義慶,阿津人,著有《世說》等書,書中用五色絲綢包裹粽子投入江中,怕蚊子,怕龍。雖然是傳說,但透露出壹點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絲綢綁在手臂上,或者是紋身,還有其他飾品。
◆如《太平禦覽》引《風俗通》)失篇:“又有壹篇編織等雜物,以贈對方遺。”條紋,即彩色編織絲帶,也與五色絲綢齊頭並進。還有賒兵的習俗(這個習俗已經失傳很久了,只在《太平禦覽》中有記載)。
這些習俗流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多種美麗好玩的香包等飾品。如《東京夢》記載,北宋開封有端午買,“百索和艾(多年生草木,葉香,可入藥,可作止血劑內服,亦可灸之。它也被稱為“艾桂花和銀樣鼓花”。就是佩戴配飾。
◆《武林舊事》南宋杭州賜嬪妃大臣:“翠葉、五色葵花石榴、金絲翠扇、真珠及百繩、簪、經管、香囊、軟香龍壽衣。”清景帝紀昇:“少女剪彩折福,用柔帛縫制老健人、角粟、蒜、五毒、虎的方程式。”它在端午節被制成人形(從古代艾人發展而來)、粽子、大蒜、五毒、巷虎形狀的小香囊。
在魯,還有另壹種健康人:“城裏人用金銀絲作繁穗(古代帽子上系在領子下的帶子),編鐘,騎虎,極為精致,並以小簪作串,或以銅絲金箔,供女子插鬃,互相供奉,故稱健康人。”女性還會在包子上佩戴艾蒿,插上石榴花,既能辟邪,又能起到裝飾作用。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帛縛,取名長命,壹個續命,壹個爭兵,壹個爭五色,壹個爭兵鬼,使人不至得病。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顏色。所以在節日的淩晨,大人起床後第壹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線。綁線時,禁止小孩說話。五色線不可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壹場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到河裏。據說小孩穿五色線可以避開蛇和蠍子的傷害,扔到河裏,表示河水會沖走瘟疫和疾病,讓小孩平安健康。
◆五顏六色的股線稱為“五色線”、“朱索”、“白索”,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物品。陜西習俗,端午節當天,在孩子的手腕、腳踝、脖子上系上彩色絲線,據說可以辟邪,防止五毒相互靠近。這種五顏六色的絲線要到“六月六”才會被剪斷,扔到河裏被水沖走。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天下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進河裏。
◆佩戴香囊的習俗是由佩戴彩線演變而來的。香囊,俗稱香囊,也是端午節時人們必須佩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顏色的布料制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白術和雄黃制成的香粉。用彩線當繩子戴在孩子身上,功能也是辟邪避邪。現在的香包布種類繁多,體現了時代特征。當然,給孩子塗雄黃酒也是為了辟邪強身。正是因為有這麽多的作用和意義,端午節穿彩線、香布袋、雄黃酒壹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