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敦煌:名優小吃香飄四野

敦煌:名優小吃香飄四野

敦煌小吃,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還在廣泛的食用。其中長壽堿面,泡兒油糕,羊肉合汁,紅柳撥疙瘩,驢肉黃面,特別受到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

長壽堿面

長壽堿面也叫臊子面,是敦煌的名優小吃,說起它的由來,還有壹段故事呢。

在很久以前,東地上就是現在的莫高鎮壹帶,有壹戶貧苦人家,兩夫婦壹個兒子,守著房前屋後的幾塊薄田過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壹天傍晚,老漢幹完地裏的活,正準備回家,聽到遠處似乎有人叫,忙循聲找去,在壹棵梧桐樹下,看到壹個精疲力竭的女子,依樹席地而坐,十分吃驚,忙問姑娘從何而來。姑娘張著幹裂的嘴唇,斷斷續續的說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她是南方商人,途經敦煌,和父親趕著駱駝,馱著貨物,遇上土匪搶劫,混亂中父女失散,為逃命,她沒命的跑,壹直跑到這兒,眼看天就要黑,四顧無人,心中膽怯,又渴又餓,實在跑不動了,這才大聲呼叫的。

老漢聽說,動了惻隱之心。人壹輩子誰不攤上點事呢,看到孤苦的姑娘,決定帶他回家,他壹面安慰,壹面攙起姑娘回到家中。

老伴和兒子長壽十分驚訝。忙問緣由,老漢三言兩語說了,對老伴和兒子講:兵荒馬亂的,壹個女娃娃家。就在咱家先住下吧,老伴和長壽滿口應諾。

姑娘是南方人,生得小巧玲瓏,又有禮貌,深得二老喜歡。兒子木訥,心地善良,見了姑娘,靦腆又高興。

轉眼老漢的生日快要到了,姑娘想,他們好心收留我,還沒有報答呢,可環顧四周,實在不知該做點啥。

前幾天在地裏幫著幹活時,看到梧桐樹上流出的樹葉堿,她想,能不能在和面時,放壹點進去呢。

她跟誰也沒說。就在次日和面時,在裏面摻了壹點,結果做出的面有壹點黃色,且比之前柔韌,勁道,她壹下子高興起來。又反反復復的做了幾次,效果很好。

決定,就用這個為老人祝壽。

轉眼老漢的生日到了,這天早晨,她早早地起來,灑掃庭院,先用樹葉堿把面和了,反復揉好。轉身到菜地裏,摘來新鮮的茄子,辣椒,西紅柿,拿出平時采的小蘑菇,和大肉壹起,做了美味的臊子湯。把面搟薄,搟勻,切好。

又準備了幾樣小菜。

當熱氣騰騰、又亮又黃的面端上炕桌時,老夫婦和兒子都高興壞了,邊吃邊誇。稱贊她的手藝好,頭腦靈光,長壽呢,壹下子吃了兩大碗。

壹輩子生活在梧桐樹跟前,怎麽就想不到呢。

這件事兒,在左鄰右舍中口口相傳,大家都爭相學習,壹時成為風氣。

女孩和長壽,在勞動中產生愛情,不久,父母為他們完了婚。

為感謝長壽媳婦做的面,他們就叫它長壽堿面。

泡兒油糕

泡兒油糕,是現在的名字。在最早的時候,被叫做槌子或槌餅。現存的敦煌文書,p3231卷平康鄉官齋籍中,就有記載。

後來,也叫糖油糕。

在敦煌的歷史相當久遠,算起來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壹種傳統風味小吃,那時候,上至官商,下至百姓,每有重要的宴會,或年頭節下,都是必不可少的壹道美食。

過去它所用的材料,比較單壹,只是用面,糖,然後用油炸過即食,最好是趁熱吃,更香。

在80年代,敦煌賓館餐飲部的面點大師,通過出去學習交流,在原油糕制作基礎上,將用料和制作技藝進行了多次改進。用料上,加進去了桃仁,芝麻,玫瑰,豬油,重復試驗,做出了表層松軟,狀如氣泡,結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的泡兒油糕。

至此,泡兒油糕是色香味都占到了,並以它香甜酥軟,入口即化,余味悠長,受到遊客的喜愛。

它小巧精致,如小家碧玉,甜美不失端莊,圓潤通體金黃,夾雜在大菜中,別有壹番滋味。

如果妳心情不好,吃了它會立馬變得高興起來哦。

有壹句話說得好,美婦人愉悅人的眼,賢夫人愉悅人的心。

泡兒油糕,它更像壹個甜蜜、溫暖的小棉襖,有點貼心貼肺,有點小鳥依人,讓妳見了就喜歡,別了還想念。

羊肉合汁

說起羊肉合汁,不得不提鄭家館子。

敦煌自古以來,屬於半農半牧的地區,食用羊肉可謂歷史悠久,在敦煌遺書中也有記載,但都是吃手抓羊肉,燴羊肉。

羊肉不僅能做大餐,還能做小吃。

50年代的敦煌名廚鄭兆蘭大師,他對這個最有發言權了。

他開鄭家館子福盛園,獨自琢磨,仔細研究,反復試做,羊肉片,肉丸子,加沙,加上清香的湯,最後放上蔥花香菜,那味道簡直沒得說。那個紅火,那個熱鬧,整個壹個門庭若市。

當時的狀況是,每天早上,天還沒大亮,鄭家館子的羊肉鍋裏,已經是熱氣喧天。新老顧客三三兩兩,互相問好的,打趣的,老朋友約上壹塊兒來的,年輕人腿勤腳快跑來的,還有那些生活條件好些的學生,也背著書包匆匆來喝上壹碗熱氣騰騰的羊肉合汁,精神飽滿的去上學。

鄭家館子是敦煌城裏的老字號。從羊肉的選擇,丸子的油炸,做加沙用的雞蛋,從原材料上把關,每道工序都做得很好,煮出的湯味道鮮美實惠,吃上壹碗,心滿意足。上班的上班,遛彎的遛彎,各得其所。

老人們都說,似乎幾天不吃,心裏總覺得缺個啥。

壹代大師,精心創造的這個小吃,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老顧客不斷,新顧客長增。壹直到公私合營,成為公家的,他依然幹得壹絲不茍。

人們壹大早出來,打招呼都是:去鄭家館子喝壹碗?

好勒。

如今我們能吃到這麽多正宗的羊肉合汁,還多虧鄭大師呢,有句老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壹點沒錯。

如今,雖然鄭大師已經走了多年,可他創出的羊肉合汁,卻深受人們的喜愛。

紅柳撥疙瘩

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自古沒有煤炭,為了生活取暖和燒鍋做飯,每家每年必須到戈壁灘刨挖紅柳根枝,俗稱“刨梢子”。用於解決生活燃料。

打柴人往往自帶面粉,現場取水和面,用手邊的紅柳條枝,撥面下禍,形成“小魚兒”,人稱“撥疙瘩”。

說起紅柳撥疙瘩,還有壹段趣事呢。

50年代的壹年秋末,眼看天就要冷了,壹家兄弟二人,又為冬天的燒柴發愁,和寡母商量後,他們吆著驢車,去北湖裏刨梢子。

那時大家條件都不好,帶上母親為他們準備的饃饃,鹹韭菜,水,就上路了。

壹路上,哥倆東拉西扯,聊個沒完,也因為年輕,又怕累著小毛驢兒,兩個倒是走得比坐車的時候多。

他們想,回時壹車柴,剛刨的梢子,又濕又重,可夠小毛驢受的。

這去的路上吧,就讓它能閑就閑些吧。

兄弟倆都還沒成家,母親也在發愁呢,老大不小的人了,啥時才能說上壹個媳婦呢。

可老大不著急,這真應了那句,黃帝不急太監急。

也可能是哥兩心好,自有天助吧。

就在他們快到北湖時,路上又來了壹個驢車,趕車的漢子,有40多歲,黑紅臉膛,車上坐著壹個姑娘,也就是20歲左右,生得眉清目秀,黑幽幽的長發,編了粗粗的大辮子,好看極了。

都是打柴人,在這荒郊野外碰上了,也是緣分。

他們互相打了招呼,漢子介紹,這是他的女兒英子。

他們也介紹了自己。

弟兄倆納悶,下湖打柴,都是男人們的活,幹嘛帶壹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呢,這裏少有人煙,聽說還有狼呢。

擔心歸擔心,轉眼壹想也高興,她若不來,我們又如何見上面呢。

到了北湖,安頓下來,簡單的吃了帶來的饃饃,壹夜無話。

第二天,他們開始刨梢子。

那可是個力氣活,沙漠地帶的紅柳,在缺水的條件下長大,枝條柔韌度強,長得茁壯,不用大力根本刨不下來。

哥倆年輕力壯,到太陽當頭,已刨了不少。

再看英子她爸,才刨了不多壹些,英子只在邊上,來來去去地歸攏梢子。

看到這個情形,當哥哥的對弟弟小聲講:咱們趕快刨,夠了幫他們,要不然這無人煙的地方,可別嚇著女娃子。

到吃飯時,棗花的優勢完全凸顯出來了,她麻利的架火,折上紅柳枝,把面繞好。壹會兒工夫,壹條條“小魚兒”就下鍋了,弟兄倆出了大力,肚子正餓,出鍋後,拌上油潑辣子,鹹韭菜,老陳醋,吃了個不亦樂乎。

直誇英子手腳麻利,茶飯好。

英子只是抿嘴壹笑,心裏卻偷偷樂。這兩個人咋那麽能吃啊。

父親暗自打量哥哥,身體也好,面相實在,幹活又踏實,便拉起了家常,哥哥壹五壹十的和盤托出。

這不是天賜良機嗎,紅柳多的地方,壹對年輕人,壹個看上壹個,多好的事情啊。

回來後不久,他們在老人的撮合下成了幸福的壹家人。

驢肉黃面

敦煌人對驢肉黃面,可謂情有獨鐘。

其實它是,唐代就有的敦煌民間美食,具有補氣養血,保健益神的功效。

敦煌的民間諺語是這樣說的:“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可見它在當地人心中的位置。

七八十年代,敦煌開發成旅遊城市,驢肉成為中外遊客的上上之選,壹躍為中華名小吃。

著名的山東東阿阿膠,就是用驢皮熬制而成,它的補血效果不可替代,世人皆知。

而且驢肉性涼,如果妳有內火,或者在炎熱的夏秋兩季,吃上更是通體舒泰。

敦煌的驢肉面館,深受當地人和遊客喜愛,開了不少。

這中間,尤其以“達記驢肉黃面”,“順張驢肉黃面”歷史最為悠久。

特別是近些年,敦煌旅遊持續升溫,來壹趟敦煌,不吃頓驢肉黃面,確實美中不足。

民間呢,壹般都是把驢肉當副食,黃面為主食配套吃,再佐以蒜泥,調味品。犟鹵時間久,入味深,口感酥軟,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

它的滋補功能,也日益受到人們的好評,尚若妳有顧慮,何不來親自品嘗壹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