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梨都”美譽的碭山,耕地面積5萬公頃,總人口93萬,物產富饒,交通發達,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地區。
多年來,該縣利用黃河故道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經濟果林,特別是該縣的拳頭產品--碭山酥梨的種植面積發展迅猛,產量逐年提高,現在碭山酥梨的種植面積已達三萬公頃,產量七億公斤。
如何利用地域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打造水果產業的航空母艦,不斷戰勝市場經濟大潮中各種風浪的侵襲呢?
碭山縣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實施名牌戰略,發展水果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來抓,促使碭山酥梨以其獨特的口味,優秀的品質和不斷鑄造的品牌優勢,在全國水果市場上獨樹壹幟。
碭山酥梨在全國名氣之大,源於它自身的天然優勢。
碭山酥梨屬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雜交品種,陽歷九月上中旬成熟,果實碩大,平均單果重0.15-0.3千克,果皮呈淡黃色,果肉潔白如玉,酥脆爽口,濃甜如密,更兼皮薄多汁,彈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的特點,所以自古盛傳“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著”的歌謠,碭山酥梨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需的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碭山酥梨也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梨品甚多,俱為上品,可以治病。”並明確指出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醉。”現代中醫臨床經驗認為“梨生食清六腑之熱,熟食滋五臟之陰。”對肺結核、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癥出現的咽幹喉痛、聲音嘶啞、痰多便秘等均有療效。
如果說食用藥用價值是碭山酥梨形成優秀品質內因的話,那麽黃河故道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則是形成碭山酥梨優秀品質的外因。
碭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季風氣候明顯。夏季雨量充沛,光熱雨同季,利於水果的生長。秋季光照充足,日暖夜涼,溫差較大,利於水果糖份增加。
碭山處於黃河故道上,最典型的土壤是沙土和泡沙土。這種河水沈積的土壤、土質細膩疏松,極利於酥梨根系的生長發育,這也是碭山酥梨爽脆甘甜皮薄多汁的原因之壹。早幾年流傳著碭山酥梨“回娘家”的佳話,就是它“嫁”到外地“水土不服”不得不回家的最好證明。
最使碭山酥梨眷戀這片故土的感情,當數梨都人在長期的酥梨栽培實踐中,經過無數次反復實踐和探索,逐步形成的栽培和貯藏技術,包括壹整套科學的苗木繁育、修剪整形、土肥管理、節水灌溉、人工授粉、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尤其是人工授粉技術是碭山人民的獨特發明創造。人工授粉也成為酥梨花季裏的壹道獨特風景。
為了解決酥梨保鮮貯藏的問題,碭山水果專家經過五年的探索,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研究出了“半地下式自然通風窯”徹底解決了酥梨的貯藏保鮮問題,並通過了省級鑒定,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延長了銷售時間,穩定了酥梨價格,使人們壹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碭山酥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到目前,碭山縣已建有各式各樣的果窯近2萬座。
俗話說“只有規模大,才能形成產業化”。碭山酥梨種植規模的巨大,是走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必要條件。
從壹九五五年開始,沿黃河故道碭山先後建成了省果園場、縣園藝場、市力集園藝場、果科所等國營農場,大力繁育果苗、擴大酥梨種植面積,使酥梨生產得到迅猛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在承包田裏掀起了種植梨樹的熱潮,使酥梨的種植規模空前擴大,全縣十九個鄉鎮都栽上規模不等的梨樹,這樣就形成目前全國乃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果園,碭山酥梨的產量也穩穩地座上了全國第壹的交椅。
近年來,圍繞著酥梨的生產、銷售和加工,也帶動了壹些相關產業的發展:紙箱廠、塗布紙廠、膠帶廠、水果罐頭廠、梨汁加工廠等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問世,運輸業空前繁榮,該縣還沿三壹O國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酥梨批發市場。龍頭企業、銷售能人帶動的農戶、基地、市場良性循環的產業化鏈條正在形成。
生態縣建設為碭山酥梨的生產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資源、環境、人口是當今世界面臨的突出問題,對於以水果生產為主的農業大縣來說,只有進行生態縣建設,才能使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統壹,從而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為此,碭山果斷作出了生態富民興縣的戰略決策,並抓住機遇,適時申報並開展了省級生態農業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現在,全縣已建成兩條橫向生態經濟帶和三個生態經濟區,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把三萬公頃碭山酥梨生產納入到了無公害生態農業的發展之中,生態示範園區內,大力推廣水果套代技術應用高科技生物農藥,稀土復合肥,活性菌有機肥等,使酥梨的品質大大提高,生態縣建設為碭山酥梨成為無公害綠色食品從而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酥梨註冊商標的使用和生產標準化的制定為碭山果業的騰飛,插上了兩只“金翅膀”。
據了解,碭山酥梨註冊證明商標是經國家工商局批準全國唯壹壹家酥梨註冊商標,現已投入使用,這為碭山酥梨打入超級市場乃至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保護名牌、依法打假提供了法律武裝。
碭山酥梨的標準化項目也進入了實施階段,這壹項目分為苗木培育、修剪整形、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等九大系列標準,該項目已於壹九九九年底通過國家驗收,這為酥梨生產的規範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國營四大場的集約經營優勢是實施酥梨名牌戰略的強力支撐點。
碭山園藝場,梨園面積約七百公頃、大多是四十多年的老樹,總產量達1500萬公斤,廣大職工都有壹整套熟練的栽培管理技術,近年來,為實施名牌戰略,他們創立了“碭園牌”碭山酥梨。該場在生產管理中,堅持“五統壹”,即生產資料購進使用統壹;病蟲測報統壹;技術指導統壹;施肥統壹;銷售規格標準統壹,他們生產的“碭園牌”酥梨,多次被評為省、部級優質產品,並於壹九九六年被農業部評定為“綠色食品”,九八年在廣東東莞獲得“中華名果”稱號。
碭山果園場、三源集團也分別創出了“翡翠牌”、“三源牌”等名牌酥梨,再加上銷售大戶董小魚創立的“小魚牌”這四個名牌的生產面積將達到酥梨面積五分之壹,去年這四個名牌四面出擊,南北開花,使碭山酥梨名氣在全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為搞好今年的水果銷售,碭山縣委縣政府提前謀劃,決定實施五路並舉開拓水果市場的營銷戰略,壹是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開拓市場,發揮縣園藝場、省果園場、縣果科所技術力量雄厚、水果品質優、市場潛力大的龍頭帶動作用。二是以個體銷售大戶為依托開拓市場。三是以駐外辦事處為依托開拓市場。四是以農民經紀人隊伍為依托開拓市場。五是以縣直機關為依托開拓市場,並建立完善了水果運銷綠色通道。
在提高酥梨品質的研究方面,碭山人沒少動腦子,除繼續加大推廣套袋技術以外,碭山果園場科研人員經過三年多的研究試驗,成功地生產出具有保健功能的綠色食品“富硒梨”,這種梨去年在廣州、北京市場普遍看好,價格是普通梨的八倍多。碭山西南門鎮農技專家試驗成功了套瓶酥梨,這種瓶裝酥梨以黃、白、酥脆、斑點稀小為特點,好看又好吃,集觀賞、食用於壹身,以美觀大方的外觀包裝和優良內在品質、成為市場上俏銷的無公害綠色食品,這些高科技的不斷融入,為碭山酥梨的再發展開創了壹個又壹個新途徑,使人們看到了碭山酥梨發展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