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壹直很喜歡看《沈陽日報》的<才俊版>,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沈陽日報》10月18日<才俊版>的頭題文章是《理念:成功的翅膀》,主人公是蓋倫教育集團董事長雲關秋。您能談壹談寫這篇文章的想法嗎?
陳靖:可以說是壹種長久以來的想法吧。壹直以來我都十分關註蓋倫,從它的開始發展到逐步壯大再到迅速發展。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兒童培訓教育機構創始人的雲關秋,頗富傳奇色彩。要把這樣壹個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思維定勢的人物寫得有血有肉,就需要另辟蹊徑。
10月16日晚,我采訪了雲總。我的第壹個問題就是:“蓋倫的成功秘訣到底是什麽?”他接連提出了幾點,比如“蓋倫人做事總是腳踏實地”,“蓋倫人做什麽事情都很努力”,“蓋倫人做什麽事情總是深思熟慮以後才去做”等。我承認這些都是蓋倫成功的要素之壹,但感覺好像還差了點什麽。最後,雲總把問題丟還給了我,“那妳說說,蓋倫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麽?”我也有點回答不上來,但還是說了我的感覺:“依我看,蓋倫做任何事情都是萬眾壹心,眾誌成城,這樣又怎能不成功呢?”的確,蓋倫就是壹個整體,每壹個人都甘願做其中的壹顆螺絲釘,對蓋倫有壹份難得的歸屬感,壹種“家”的感覺。原因何在?“可能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吧,我們自己的理念,我們自己的‘場’。”雲總指了指擺放在案頭的藍皮書——《蓋倫理念》。這部厚達348頁的專著,四易其稿,是他嘔心瀝血的結晶,也使得蓋倫在眾多的企業中顯示出壹份與眾不同來。
記者:您認定蓋倫的成功秘訣是理念,那麽您是怎樣看待蓋倫特有的企業文化及其對蓋倫的意義的?
陳靖:翻閱過《蓋倫理念》之後,我的第壹感覺就是:這是壹種道德的力量,同時也是壹種文化的力量和價值的力量。在采訪中,雲總曾這樣說過:“我們做企業的在倡導財富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道德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在中國目前許多制度不完善的狀況下,談論道德力量、文化力量仿佛離我們很遠。但是,這兩種力量在我們今後的每壹天都會體現,其中涉及到決策者的人格魅力與員工的職業道德。人格的魅力,決定事業的成敗。”可以說,正是這樣壹種理念,伴隨著蓋倫發展壯大,也必將伴隨蓋倫走向未來。
有人講,在21世紀將流行這樣的理念:民眾富強靠經濟,經濟興旺靠企業,企業發達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可見,文化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蓋倫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現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是蓋倫的核心和基石。優秀而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可以說是蓋倫最寶貴的資產——不會被競爭者所竊取,甚至不能模仿,它將與企業同在。
記者:您覺得這次采訪的收獲有什麽地方是其他企業可以借鑒的?什麽地方又是蓋倫需要再努力的?
陳靖: 在我曾采訪過的老總中,雲總可以說是最清醒的企業家。他經常認識自己並做自我剖析。的確,壹個現代化企業絕不能陶醉在領導者的個人智慧中。壹個企業的穩定發展,需要優秀團體的***同的理想。永不滿足,挑戰昨日之我,是蓋倫生存不可更改的理念。要做百年企業,蓋倫必須要準備百年的思考,百年的奮進和努力,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敢於創新,勇於變革。
記者:在《沈陽日報》上登這樣壹篇文章的現實意義是什麽?您和您的同行是怎樣看的?
陳靖:<才俊版>每壹期人物都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如東大阿爾派集團董事長劉基仁、羅布泊之花王弭力、國內民俗學領軍人吳炳安、著名文物鑒賞家楊仁鍇,以及深受人們喜愛的主持人水均益等等。透過文章,讀者既可以了解他們的奮鬥歷程,也可以感受他們個人的情趣以及人格上的魅力。能夠登上這個版面本身意味著已經被社會承認,已經成為所在行業的翹楚。壹直以來,<才俊版>的選材都十分謹慎,是要上報到社裏審批的。對這次采訪,有的就有不同看法:“有什麽秘訣,要我看,就是‘點兒脆’。”但我感覺這中間沒有那麽簡單,否則為什麽只有蓋倫成功了?壹定有我們不了解的東西在裏面,這也激起了我要壹探究竟的欲望。
做這篇文章還有另外壹個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企業家,對企業家有壹個實事求是的認識。企業家既不是“能人”,也不是“聖人”,更不是“能人+聖人”。他應該是經營企業的專才,而不是無所不能的全才。企業家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才是這篇文章的真正意義所在。如果被訪的成功人士認為我把他們寫得平實如常,是壹個個有血有肉、執著追求事業目標的普通人,那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