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博格達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博格達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博格達峰北鄰準噶爾盆地,南隔達阪城谷地與吐魯番盆地遙遙相望,處於荒漠包圍之中。由於山體高大,攔截了較多水汽,在3500米以上高山地區,年降水 量600~700毫米,年均溫-6℃,雪線以上低於-9℃。峰 區地表多冰雪覆蓋,為東天山最大的現代冰川作用中心, 分布有113條冰川,總面積101.42平方公裏。 冰雪融水 是河流重要補給來源之壹,北坡發育有三工河、四工河、 甘河子、白楊河;南坡有古班博格達河、白楊河等,滋孕了阜康、達阪城和托克遜等綠洲。

博格達峰從山頂到平原,在植被和土壤等方面,垂直分帶景觀均十分明顯,由上至下為冰雪帶—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帶—山地草原— 荒漠帶。相應發育有冰沼土—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 栗鈣土—荒漠灰鈣土。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麓、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屬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植被垂直分布明顯。野生動物有16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棕熊、北山羊、黑鸛等25種。藥用植物較多,如貝母、雪 蓮、肉蓯蓉等。是研究荒漠生態系統的理想場所。 1987年中國科學院在此設荒漠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1990年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

博格達山位於烏蘭巴托南圖拉河畔,是蒙古國王博格達汗的名字命名的聖山,這裏翠柏,景色誘人,是壹個自然保護區,也是蒙古的國家公園。這裏可以鳥瞰烏蘭巴托市全貌及蜿蜒的圖拉河,山北坡——三坡上的蘇聯紅軍紀念碑記載著蘇蒙紅色革命的篇章。 中國境內北天山東段近東西走向的博格達山主峰, 亦為東天山最高峰,海拔5445米。博格達山西部以博格 達峰為頂點呈向北突出弧形,中部以科依提達阪為頂點 呈向南突出弧形,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山峰基本分 布於弧形西翼,為華力西褶皺的復背斜,於晚古生代形 成山地,至中生代已剝蝕成準平原,在晚第三紀末和早 第四紀喜馬拉雅運動後,形成現今山地外貌。

保護區的東南隅的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向南望去博峰陡亢而起,在縱深25公裏的距離內,高程上升4000多米,其上冰川極度發育。區內的主幹河流三工河、水磨溝及四工河即發源於博峰的西脈冰川。由於山體驟升,保護區南部山峰均在4000米高度以上,北冰洋來的濕氣流在山麓受阻,故氣候濕潤多雨。保護區的核心部分正處在天山的逆溫層中,氣溫溫和穩定,年均溫2℃;年降水量497.5毫米;最大積雪厚度為47厘米。上述氣候條件不僅有利於植被發育與動物生存,也使天池成為四季宜人的旅遊勝地。 保護區自上而下分為四個自然景觀垂直帶:

1、冰川積雪帶,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山區,土壤為高山冰川雪原凍土及山地石質原始土,植被僅有極少的高山苔蘚和地衣,動物有高山類群的種類分布;

2、高山亞高山帶,海拔3700-2700米之間,土壤以山地草甸土為主,植被在3700-3200米,為高山墊狀植物,3200米-2900米為高山草甸,2900-2700米為亞高山草甸,動物為高山類群種類;

3、山地針葉林帶,分布在海拔2700-1500米之間,土壤為山地灰褐土和草甸草原土,分別發育著茂密的雲杉林和亞高山草甸草原植被,分布有森林和林間動物類群;

4、低山帶,海拔在1500米以下,地勢較平緩,氣候較幹旱,分布著山地草原土與山地草原植被。 保護區種子植物有200多種。植被垂直分布明顯,自上而下可分為:

1、高山墊狀植被帶,有四蕊梅、叢生囊種草墊狀植被,亂石堆間還生長有雪蓮、虎兒草等植物;

2、高山草甸帶,以線葉蒿草、苔草為主,混生許多高山——亞高山雜草類植物;

3、亞高山草甸帶,主要類型為以老鸛草、金蓮花、苔草組成的五花草甸,種類組成復雜,分布面積大。海拔較高處還有高山蓼、馬先蒿、苔草草甸;

4、山地森林帶,占據著中山帶的廣闊地段,以雪嶺雲杉為主,下部與山地草甸草原相交錯,呈疏林景觀;

5、山地草原帶,陰坡以雜類草、薔薇、忍冬灌木草甸草原為主;陽坡為蒿子、苔草草甸草原分布;

6、河谷落葉闊葉林,沿河谷中的河漫灘分布、種類以密葉楊和歐洲楊為主。 森林以原始雪嶺雲杉林為主,廣布於中山帶陰坡與河谷。中心保護區森林覆蓋面積占41.5%,***358公頃,無論在景觀上還是在生態功能方面都非常重要。

草原中優良牧草約80多種,以豆科種類質量最優,以禾本科種類最多。放牧草場主要草種為溝葉羊茅;刈割草場的主要種類有看麥娘、無芒雀麥、異燕麥、鵝冠草等。豐富的牧草資源為畜牧業生產和食草野生物棲息創造了良好條件。

國家保護植物有雪蓮、胡楊、梭梭等。經濟植物中有糖類、野果類、藥用類、觀賞類、綠化類等植物。

胡楊——頑強的沙漠守護神,楊柳科,落葉喬木。葉形多變異,披針形或線狀披狀形。葉表面有壹層白霜,可以反射部分陽光,減少水分的蒸騰。使胡楊非常耐旱,能適應鹽潰化的土壤,是天然的綠洲,是亞洲荒漠平原中分布最廣的喬木樹種之壹。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據說胡楊“壹千年不死;死後壹千年不倒;倒後壹千年不朽”。正是因為有那些頑強的守護神,才能使沙漠不那麽容易流動。 保護區內分布有天山山地的各種獸類,代表性的獸類有馬鹿、麅、北山羊、野豬、盤羊、棕熊、雪豹、狼、狐、猞猁、水獺、石貂、掃雪、艾鼬等。鳥類中有石雞、斑翅山鶉、暗腹雪雞、柳鶯、金額熊雀、紅額金翅雀、朱雀等。

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雪豹、北山羊、石貂、猞猁、盤羊、馬鹿、暗腹雪雞等。其中馬鹿種群規模最大。

暗腹雪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雞形目、雉科。又名高山雪雞。體長52-70cm。頜、喉白色,耳羽淡棕。耳羽後沿頸側有壹條白紋,其與喉部白色之間有壹狹窄的由灰色羽毛組成的線紋。胸、腹部羽毛呈柳葉狀,有深棕色羽緣。尾羽背面棕色,近尾端為深栗色。棲息在海拔2000-5000米左右的裸巖、荒漠、或半灌叢地帶,活動於雪線附近。非生殖季節5只成群。繁殖季節成對。以莎草科、禾本科的瘦果、嫩葉為食,偶食昆蟲、蝸牛等。每窩產卵10枚,為留鳥。

猞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食肉目,貓科。體長90-130 cm,尾長11-24cm,體重18-32千克。體型似貓,四肢粗長,尾短粗,耳端著生有直立的簇毛。體背灰棕色,背中線棕色較深,背及四肢兩側有棕褐色斑點;上唇灰白,眼周具白色邊緣;耳背、耳緣,耳端簇毛均黑色;尾端黑色,爪白色。

生活在高大密林中,築巢巖隙中。多晨昏活動;善爬樹、奔走和遊泳。以兔、松鼠等小型獸類和雉雞等大型鳥類為食。每年3-4月交配,妊娠期2個月左右,每胎產仔2-4只,哺乳期2個月,壽命可達12-15年。 博格達山和它的母體天山壹樣,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山脈之人,它在三億年前的造山運時於海水中初露頭角,及至六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才脫穎而出。博格達山主峰在天池南側,其上三峰並立,成山字形,中峰略高,海拔5445米,東峰海拔5287米。遠望三峰,屹立在壹片茫茫雪海之上,就像三個擎天捧日的巨人,英武神勇,讓人感慨萬千。所以這被世人稱作雪海三峰的美景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贊頌,寫了大量的贊美詩篇。長春真人邱處機在那首《宿輪臺東南望陰山》壹詩中贊道:三峰並起插雲寒,四壁橫陳繞澗盤。清代學者宋伯魯贊曰三峰絕倚傍,終古插蒼冥。《新疆圖誌》的編修人王樹楠則更加形象地寫出了三峰的高大雄偉,詩曰南山伸臂雲天處,西域昂頭到日邊。從這裏我們多少可以領略到三峰的奇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