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裏?
宋·秦觀《浣溪沙·孤寒·歸小樓》
-原創作品
帶著壹絲寒意,獨自壹人在小樓裏,清晨涼涼的,沈悶的,仿佛是深秋。回望屏風,輕煙,潺潺流水,心情幽幽。
窗外,花兒灑脫地起舞,就像夢裏壹樣,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漫無目的地飄著,像憂郁。再看,珠寶的幕布隨意掛在銀鉤上。
——作品翻譯。
壹波又壹波溫柔的春寒打在小樓上,清晨的天空陰沈得像深秋,令人生厭。回望畫屏,有淡淡的煙,潺潺的水,淡淡的意境。
飛花舞似幻夢,細雨落似我愁。看隨意掛在小銀鉤上的寶石裝飾的窗簾。
-相關說明。
《浣溪沙》最初是唐的歌名,最初是壹種舞曲。“沙”也寫成“紗”。又稱“小院花”、“滿院春”。正文也有56個字。
絕望:冷如冰霜。
小寒:薄寒,不同於嚴寒和春寒。
小銀:早上多雲。
流氓:無聊無趣。
可憐的秋天:秋天已經結束了。
輕煙流水:畫屏輕煙幽幽,流水潺潺。
妳:意境遠了。
絲雨:毛毛雨。
寶簾:用珠寶裝飾的窗簾,指華麗的窗簾。
閑掛:隨便掛。
——作品鑒賞。
此詞以清淡的筆調,幽靜的意境,描繪了《春音》中壹個女子在清晨的淡淡憂傷和淡淡孤獨。整個詞的意境安靜閑適,有壹種微妙的味道。
每次春天來了,都是壹次傷春的經歷。詩人的心中,早就發出了“欲問新憂,年年何事”的哀怨和憤懣。然而,他們的命運往往是年復壹年地品嘗春愁。這個詞表達了淡淡的春愁。它以淡彩筆和線描手法寫出環境氛圍,即把淡淡的哀愁化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並滲透其中,表情深沈婉約。“自然風景是壹種心情”。是主角在沙漠的寒冷中升起的溫柔的孤獨和百無聊賴的閑適。情從景來,景從情來。情感只能稱之為風景,風景只能傳達感情。這就是詞的境界。
此詞用溫柔曲折的筆,寫出了淡淡的閑情逸致。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那份閑暇。不知何時何地,它無緣無故地從妳的心裏升起,無法拂去,讓人感到孤獨,難以忍受。詩人總能更敏銳地感受到它,抓住它,寫下來。這時候,必然會滲透到他們對時代生活的獨特感受。馮延巳的《喜鵲踏月》表達了每個人心中的這種閑適,但也包含著壹種難以言喻的、不可阻擋的時代氛圍造成的悲傷。年輕時喪父,仕途內斂的秦觀,在新舊黨重疊時屢遭打壓。他把人生的苦難和感受,概括為壹種悲涼的情緒,彌漫在他的詞中,表現出含蓄蘊藉和深情厚誼之美。詞曲折傳情,淒美,詞第二卷飄逸,謂之“轉苦,文薇派”。作為婉約派詩人,他是遠祖文薇,承襲了劉燕,集諸子之長於壹身,形成了他細膩含蓄卻又悲涼的風格,唱出了比《花兒》《尊前》更悲涼的號角聲,有著獨特的魅力。
就思想內容而言,秦觀詞多以描寫情色為主,與顏、柳永詞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壹直以其語言的翻新和情感的趣味為人們所欣賞。這首詞講的是春愁,壹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感覺,但作者卻以其過人的功力和具體的景物描寫、形象比喻表現出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自由飛翔輕如夢幻,綿綿不絕雨細如愁。”它將微妙的風景與微妙的感情非常巧妙地、和諧地結合在壹起,使抽象的難以捕捉的夢境和心事變成可以聯系的具體形象。沈祖芬在《宋詞鑒賞》中分析這兩句話時說:“其奇可分兩層。第壹,‘飛花’和‘夢’,‘絲雨’和‘愁’不相似,沒有類比。但詩人發現兩者有兩個相似點:‘輕’和‘細’,於是把四個互不相幹的東西組合成兩組,構成了壹個貼切而新穎的比喻。二、壹般比喻用具體的事物來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用難以捉摸的事物來比喻難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詩人在這裏做了相反的事情。他不是說夢如飛花愁如絲雨,而是說飛花如夢絲雨也很新奇。”這兩句話妙不可言,尤其帶有壹種音樂美、詩意美、畫意美。
在文學大師的作品中,處理情感和意義的表達方式有兩種:“舉重若輕”和“舉重若輕”。都有比較理想的表達效果,但是秦觀這裏的感傷表達有這樣的效果,有賴於他良好的渲染,細膩的語言,神奇的比喻,但更重要的是裏面的那種深情。馮旭稱贊說:“別人的話只是話;少遊泳,就會滿口臟話。得之於內,不可傳也。”秦觀的個人氣質和文體特征已經融為壹體。這個詞裏沒有沈重的筆,沒有痛苦的呼喊,沒有深情的傾訴,沒有自我放縱,沒有不堪回首的對過去的執念。只有對大自然“沙漠與寒冷”的細微感受,對“小銀流氓”的敏銳觀察,對“輕煙與流水”畫屏的無限感受。這個春天的煩惱與政治、愛情、友情或其他任何事情都無關。其實只是寫了壹種人生的空虛感。在壹個敏感的學者心中,這種空虛和孤獨伴隨著人生的全過程,與願望、理想、珍愛生命成正比,而且無窮無盡,無從消除。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這個詞太虛了,詞太少了。又叫韓溝居士,人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國子監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壹生坎坷,寫的詩清高厚重,寄托了他的人生經歷,感人至深。秦觀生前所到之處,遺物眾多。如浙江杭州的秦少遊廟、麗水的秦少遊雕像、淮海先生廟、華英亭;青田秦學士寺;湖南郴州三碑;廣西橫縣海棠亭、醉香亭、淮海會館、淮海書院。秦觀墓位於無錫惠山北麓,墓碑上寫著“隆慶地圖墓”字樣。有秦家村、秦家大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