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芯國際是中資。企業核心高管來自臺灣是因為臺積電第三大股東占股6.9%。
中芯國際到底是大陸企業還是外資的?為何領航人都是臺灣人?今天戰略企劃槍手就來具體說壹說這件事。
中芯國際商標主要是兩家公司,壹個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這個是母公司,壹個是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這個子公司,兩家公司各司其職,母公司負責生產研發,而子公司則負責進行市場打理。
這兩家公司的工商信息上的企業類型都寫著“外國法人獨資”,看起來就是外資企業,跟中國到底有啥關系呢?
這就要說到中芯國際的股權架構了。中芯國際剛起步的時候也是壹波三折,篳路藍縷,創始人張汝京懷著壹腔報國熱情,遵從父命想到大陸辦廠,但是由於美國的政策限制,只能采用曲線的方式,先以外資的身份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在上海辦廠,然後到美國上市的同時也在港股上市。
開始為了募集資金,張汝京的母親利用自己教會的背景,找到了美國的五大教會為自己背書,並向美國商務部保證將來的芯片產品只作為工業民用,不會作為軍方用途,就這樣獲得了華登國際、漢鼎亞太、高盛資本、祥峰資本等5家海外資本的投資,後來張汝京***募集到14.8億美元。當時外資大約占到了20%左右,下面這張圖是中芯國際早期的股權結構。
2004年,中芯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最大股東是上海實業,這是上海市政府創辦的國有企業,當時的持股比例達到了13%。2009年,因為持續幾年的專利糾紛,遭到臺積電纏鬥不休的中芯國際最後和臺積電達成了和解,臺積電因而獲得中芯國際8%的股份。
2010年,中芯國際進行了壹次新股配售,籌得了1億美元的資金,此後,大唐電信成為最大股東,持股14.3%,上海實業為第二大股東,占股8.7%,臺積電為第三大股東占股6.9%。
2011年的時候,中芯國際引入戰略投資,中國大型央企中投公司又以2.5億美元入股中芯國際,拿下了中芯國際11.6%的股份,取代上實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此時,中芯國際前三大股東都已是國有資本。
2013年,中芯國際再壹次發行可換股債券,大唐電信和中投公司再次加碼,而大唐電信此時占股已經接近20%。2015年我國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目標是扶持國內半導體企業的發展。中芯國際成為首批扶持對象。
2015年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認購中芯國際47億股新股份,持股達到11.58%。2016年,中芯國際的前三大股東分別是:大唐電信,占股17.16%、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占股15.91%、紫光集團,占股9.35%。
中芯國際歷經了多年的運作,主要股東都是國有資本,外資總***占股不足5%,但這並不影響註冊時的企業類型定位。那麽,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何中芯國際要大量引入國有資本呢?這要從兩點說起。
第壹,張汝京創辦中芯國際的本意就是懷著壹顆報國之心,企業使命裏有壹條就是“提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所以從內心裏講,他也不願意中芯國際最後被外資控制。
第二,中芯國際壹直希望能夠尋找到具有較強政府背景的大型國有電子企業入股。因為根據中國的國情,大型國企的加盟有利於中芯國際在爭取國家“863”、“十壹五”專項等重大產業基金及產業配套政策方面享受更多福利和優先扶持。
所以,綜上所述,目前來看,中芯國際是妥妥的能代表中國制造的芯片企業,不管他背景多麽復雜,它都將是中國人自己來主導,因為臺灣人本來就是中國人,臺灣人愛國,我們應該多給他們機會,請同樣把您的掌聲也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