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來到西涼女兒國。皇後見唐僧長得帥,就想委身。悟空用了壹招穩住皇後,趁機賺通關,四人逃之夭夭。劉二獼猴假扮悟空,想取經,結果修成正果。
劉二獼猴故意當著唐僧的面殺人,好讓唐僧把悟空趕走。當他到達壹個山洞時,唐僧告訴他的弟子們在外面等著。過了壹會,悟空見師父不出來,就變成了和尚。他看到壹個強盜抓了主人,就把金箍棒變大,把強盜打死了。
唐僧見孫悟空又殺了壹個人,壹心為惡,想把孫悟空趕走。受此委屈後,孫悟空改忠義了。為了保護唐僧不去西天取經,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向觀音菩薩求助。
兩只猴子都使出渾身解數,使出渾身解數,不停地在奇觀大廳裏玩耍。玉帝命令他們停下來,但是劉二獼猴不服從玉帝的命令,玉帝很無奈。真假美猴王壹路奮戰到靈山,讓如來說實話,說是非。面對佛教無盡的如來,劉二獼猴終於原形畢露,自食其果。
擴展數據
在吳承恩的《百家講壇》中,雖然大鬧天宮的結局是悲劇性的,但卻塑造了具有無限生命力的叛逆者英雄形象。相比之下,天宮的統治者卻是色厲內荏,既可笑又惡心。他們用各種陰謀詭計來對付孫悟空。孫悟空被鎮壓在五行山腳下。讀者根本沒覺得他“罪有應得”。相反,他們非常同情他,為他惋惜。
作者在這個故事中表達的叛逆思想,就是當時的進步思想。它使這七章成為《西遊記》必不可少的壹部分,為全書增添了不少光彩。七回之後,寫如來之言、觀音之令、唐僧降生、鄭偉斬龍、太宗死於鬼門關,都是取經故事的序曲,主要在情節上起組織作用,本身沒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西天取經的故事正式從第十三章開始。是全書的主體,作者用了八十七章。它與前七章的故事聯系,是描述孫悟空被征服後的遭遇。他皈依佛門,保護唐僧取經,依然以頑強勇敢的姿態出現,戒備著應對路上的壹切。
也和前七章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轉到另外壹個故事,描寫取經者和阻撓取經者的鬥爭,唐僧師徒和各種妖魔的鬥爭。取經在這裏被視為壹項偉大的事業,主角歷盡艱辛,為之進行了不懈的奮鬥。
百度百科-真假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