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康師傅和白象商標

康師傅和白象商標

作者陳曉

編輯郁芳

圖源百祥淘寶

繼紅星鴻星爾克、蜂花等國產品牌被網民瘋狂消費後,網民又迎來了壹個新的瘋狂消費對象——白象方便面。過去的315成了白象的“東風”。

之後,白象為了掌握話語權,拒絕了日企給自己註資的經歷,激發了網友的愛國熱潮,稱贊白象是“國貨之光”。

無獨有偶,315晚會上曝光的“坑爹酸菜”問題,恰好涉及到目前國內方便面品牌孔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面。在巨頭忙著道歉的時候,白象食品表示:“白象食品和插旗蔬菜行業從來沒有合作過。謝謝妳的關心。25年堅持品質,白象始終如壹。”

沈寂許久的白象方便面終於迎來爆發,但“爆紅”會不會只是曇花壹現?已經淡出方便面市場的白象能否借著這股東風,在康師傅、統壹、今麥郎的夾縫中,再次躋身方便面行業的“第壹梯隊”?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油炸方便面曾經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奢侈品”。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騰飛,大量農民工來到城市打工。隨著綠皮列車,方便面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中國盛產方便面的地方是河南。20世紀90年代以來,河南將優質小麥及小麥制品加工作為全省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當時,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河南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加工基地。於是那個時候,河南本土方便面品牌的發展開始井噴,白象、南街村、玉竹、田放等方便面品牌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百香,成立於1997,曾經是名副其實的第壹代方便面霸主。說到白象,我不得不提到它背後的舵手——姚忠良。

在姚忠良接手之前,白象也經歷了產能過剩和大規模虧損。軍人出身的姚忠良接到任命後迅速上任,接手白象方便面廠任總經理,並立即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姚忠良的努力下,這只白象“復活了”。執掌白象的第二年,他就扭虧為盈,銷售額超過6543.8億元。四年後的2001,白象創造了超6億元的銷售額。

幾年後,姚忠良帶領白象走出河南,向全國擴張。通過租賃場地盤活存量買斷產權設立新廠,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成湖南、山東等生產基地。

不僅如此,姚忠良根據當時的市場情況,抓住方便面健康的需求,把重點放在湯料上,推出了“白象大骨面”。據了解,該產品上市僅8個月就售出6000萬包。經過不斷改進,白象大骨面獲得了2012年世界食品科技大會的最高獎,即全球食品工業獎。

白象曾壹度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早些年,在與“死對頭”金競爭時,白象成功押寶下沈市場,將原本1.3元的袋裝面克數降低,定價1元。當時,今麥郎因為方便面原料漲價,放棄了1元的價格帶,全力進攻大中城市,在這個市場上與康師傅、統壹集團宣戰。最終的結果是金在低端市場的原有份額幾乎被白象完全吞噬。

2007年,白象盈利40億,僅次於康師傅,行業第壹。此時的康師傅、白象、統壹集團、今麥郎在國內市場並稱為“四大金剛”方便面品牌。

不同的是,白象是“四大金剛”中唯壹拒絕日企註資的方便面企業。早在1999,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就已經擁有康師傅33.18%的股份;2008年,統壹集團也開始與日資企業合作。2004年,日清食品投資654.38+0.554億元,與華龍面業(今麥郎前身)合資成立全球最大的面條制作企業——中日合資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但兩家公司在合作了10年後分道揚鑣。

戰爭的轉折點在2010左右。白象調整策略,決定走向高端市場,將主要精力從1.5元/包產品轉移到2.5元/包產品。相反,今麥郎開始大力推廣1.5元/代大金葉方便面。相互攻擊的結果是,“低價策略”奏效了。今麥郎成功從中等價位的面條霸主白象手中搶奪了近3000萬/月的銷售額,開始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

此後,白象的市場份額開始下滑。雖然有過幾次努力,但始終沒有找到正確的突破口。比如2011年,白象提出要進攻面食行業,開了150多家福喜面坊連鎖店,但最後門店連河南都沒走出。

近年來,隨著高端消費熱潮的到來,誕生了很多網絡名人中的方便面品牌,如拉面面碩、阿寬等。白象曾表示,拉面推出了“鮮面傳”的品牌,但基於拉面提前占領市場的消費心態,白象此舉並沒有在市場上濺起太多的水花。

此外,拒絕日資收購讓白象錯失了與外資發展的機會。由於現金流,白象壹度靠賣饅頭和煎餃維持企業。由於日資壟斷了中國幾乎所有的方便面行業,在重壓之下,所有超市和經銷商只能“二選壹”,壹二線城市的大超市裏面都是壹排排貨架,白色方便面已經沒有位置了。

據白象官網介紹,白象食品已形成河南、河北、山東、四川、吉林、山西等12個省份的優質面制品12生產基地布局,分子公司超過20家。生產實力方面,白象擁有方便面生產線90余條,銷售終端近654.38+0.2萬臺,年產方便面近654.38+0億包,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地區。

盡管如此,白象依然難以重現當年的輝煌。方便食品大會數據顯示,2020年,康師傅、統壹、今麥郎在中國大陸方便面市場的銷售額占比分別為46%、15%、11%,保持前三的位置。白象的份額不到10%,只有7%,排名第四。

對於白象來說,現在無疑是壹個絕佳的宣傳節點。但感情雖然好用,卻未必長久,網絡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去年,紅星鴻星爾克因慈善捐款起火後,其直播間的產品全部斷貨,甚至有消費者闖入線下門店,給錢就跑,不拿產品。

然而僅僅過了100天,直播間就開始每天掉壹萬粉,壹個月就損失了26.9萬粉絲。粉絲因為情緒而闖入,因為熱情的消失而離開。潮起潮落。顯然,白象缺少的不是壹兩波宣傳節奏,而是對自身品牌和產品的明確定位和規劃。

雖然白象在微博中很受歡迎,但是大部分用戶都表示沒聽說過這款產品,或者說周圍的超市根本買不到這款產品。很少有人說白象好吃,只有說到白象的拳頭產品——骨湯面,才會有網友回應。可見,成立20多年的白象,產品屈指可數。

另外,在健康的理念下,新消費者對傳統方便面的需求越來越少,方便面也越來越不方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我國方便面產量連續三年下降。與2018年的699.48萬噸和201032年的11032萬噸相比,當年的產量更加險峻。

自熱火鍋、拉面等半成品、調理菜等新品類的出現,也擠壓了原有的方便面市場。此外,美團、餓了麽等外賣平臺逐漸成為農民工的必備APP,方便面原有的“方便”優勢不再。現在的方便面只有壹個價格優勢,但是面對接二連三的漲價,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小。

在網絡名人消費時代,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其實並不容易揣摩。很多熱點和爆款產品來的快去的也快。如果白象只是簡單的復制市場上的爆款產品,很容易壹端有新產品,另壹端就過時了。對於白象來說,單純的跟隨策略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發揮自己的優勢。

殘疾員工、拒絕日企註資、不與“土坑酸菜”合作等標簽,讓白象方便面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也為這個被遺忘的巨頭重新燃起了東山再起的火焰。但熱度終究會過去,購買熱情也會下降。白象需要抓住這個絕佳的市場情緒窗口期,這樣即使撕掉市場上的情緒標簽,依然可以用產品圈粉。這個時候,白象才會真正成長為“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