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自然地理
經濟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添加新圖片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是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黃海經濟圈交匯處,京滬鐵路幹線的中點,是棗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棗莊礦業集團所在地。
下轄8鎮3個街道辦事處,面積420.5平方公裏,人口50萬。
2004年6月,棗莊市委市 *** 西遷該區,薛城成為棗莊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薛城,曾名臨城,古稱薛國,為歷代註目的戰略要地。
早在4000年前,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奚仲造車,飲譽華夏;夏商時期建立薛國;仲虺作國書,助湯滅夏;戰國孟嘗君,四君子留名;毛遂自薦,壹馬當先;叔孫通演禮,儒教初漢;匡衡鑿壁,好學典範;臨城劫車案,震驚中外;抗日戰爭以來,因鐵道遊擊隊而蜚聲中外。
薛城資源豐富,地下可采礦藏資源30余種,已探明優質煤儲量2.6億噸,被列入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石灰石等建材儲量10億噸,是山東省的富水區。
薛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南北,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全區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裏達126公裏。
特別是棗莊市委、市 *** 搬遷薛城的順利實施,為薛城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使薛城成為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黃金寶地。
近年來,薛城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
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33.5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達1.67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425元和3415元,。
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
形成15萬畝大棚瓜菜、10萬畝優質林果、10萬畝花生、240萬只長毛兔、15萬頭生豬基地,冬棗、石榴、雪桃等幹鮮果品馳名南北,是國家確定的世行項目和黃淮海平原綜合開發區。
工業結構合理。
擁有45萬噸機制紙、15萬噸啤酒、30萬噸玻璃制品、16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5.7萬千瓦發電、5萬噸鑄鋼以及機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導產業,800多種產品。
“山峰”板紙、“南極洲”啤酒、“多樂”多用爐、“神農”面粉等8個產品被命名為省、部級名牌產品。
城市建設迅速發展。
建成區面積達14.2平方公裏,區駐地人口達15萬人;城市功能日趨完善,通訊、通氣、供電、給排水、學校、醫院、星級賓館等基礎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教育教學水平省內壹流,衛生保健服務非常先進,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區、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區、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區。
隨著我國加入WTO,區委、區 *** 進壹步全方位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堅定不移地把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出臺了《薛城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關於改善外商投資軟環境的決定》,制定了《招商引資獎勵暫行辦法》,成立了外來投資者服務中心和外商投訴中心,在全社會形成了愛商、重商、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全區每年利用外資都在10億左右,壹大批投資過千萬元的重點項目落戶薛城。
特別是薛城造紙總廠與印尼光彩集團、新加坡堯泰私人有限公司,累計投入12.3億元,資產總額16.8億元,是全市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薛城區東西最大橫距29.5公裏,南北最大縱距35.25公裏。
境域地質構造屬於華北臺魯西隆起區南緣。
千山山脈和聖土山脈呈東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脈出境後與魯南第壹高峰抱犢崮相連,再向東綿延數百裏至沂蒙山。
千山山脈和聖土山脈呈東西走向蜿蜒境域,千山山脈出境後與魯南第壹高峰抱犢崮相連,再向東綿延數百裏至沂蒙山。
抱犢崮,海拔584米,漢代稱樓山,魏晉稱仙臺山,明清稱君山。
古人有雲:“昔有五老抱犢耕稈其上,後仙去”,故又稱為抱犢崮,歷史上素有“魯南小泰山”之稱。
地處溫帶和亞熱帶過度地帶,植物區系有著明顯地帶過渡性。
園內有植物165科627個品種,古代和近代植物混生,多達十幾個品種,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腳下有周村水庫,為鳥獸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境內***有鳥類39科89種,獸類8科21種。
其中有許多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薛城區水系屬淮河流域京杭大運河水系,有主要河流17條,總長175公裏。
薛城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在壹定程度上受海洋調節的影響,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熱同季,降水集中。
春季回暖快,降雨量少,多風,蒸發量大,易幹旱;夏季炎熱、多雨,潮濕,易澇;秋季降溫快,雨量驟減,多晴朗天氣,晚秋易旱;冬季雨量稀少,寒冷幹燥。
全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532.1小時,整個作物生長期3月至10月份總日照時數為1826.9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72%,光照條件優越。
全區多年年平均氣溫14℃,最高氣溫極值40.5℃,最低氣溫極值-22.3℃。
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04毫米,季節降水明顯不均,春季占年降水量的16.3%,夏季占59.2%,秋季占19.2%,冬季占5.3%。
本區多年平均蒸發量757.5毫米,夏季是全年蒸發量最大的季節,月平均蒸發量166.4毫米。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鋁、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30余種。
現探明煤儲量2.6億噸,煤質優良,煤種有氣煤、肥煤、天然焦等;石灰石儲量9億噸;脈英石1000萬噸;磷3.2億噸。
地下水資源已探明2.5億立方米。
農副土特產品眾多,盛產花生、核桃、板栗、冬棗、石榴等。
薛城特產
薛城冬棗果品中的佼佼者,從果實上分為光圓型與扁圓突棱型兩種,圓型冬棗果實光滑,果肉脆甜;扁圓突棱型冬棗果實有不規則的突起,果肉肉綿而甜。
冬棗霜降前成熟,品質優良而身價倍增,堪稱薛城壹秀,現已註冊為“雪丹”牌商標,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張莊石榴栽培歷史600余年,面積大8000余畝。
大青皮果大味甜、耐貯運,遠銷京、津之地;大紅袍單果重達千克以上,粒粒透明如瑪瑙,以其美觀艷麗、汁多味濃著稱“九州名果”,1987年進京參展,被譽“京華壹絕”、“壹大奇果”。
薛城臨城桃:百多年前就形成集中產地,後戰火頻繁,臨城桃資源已近滅絕。
農藝師周瑞芳在陶莊鎮吳村發現8棵臨城桃後代植株,經山東省果樹專家現場考察評議,確認其性能優良,列為古老良種桃,系薛城特產名果。
臨城桃早熟豐產,是同齡水蜜桃單株產量的3.7倍,品質上等,果肉乳白,密甜多汁,果型大,平均重250克,最大單果重370克,果品艷麗,耐貯運,上市期恰逢瓜果空擋。
風土人情
柳琴戲是蘇魯地區***有的壹個地方劇種,後來分北路和中路兩種。
薛城地區是北路柳琴戲的源頭,以“蘇家”班和“華家”班為始創。
1994年薛城豫劇團劉春翔創作的柳琴戲《娘家人》參加了蘇、魯、皖柳琴節演出。
並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1998年,薛城區文化局孫晉強創作的柳琴戲《驢王嫂》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文化藝術節,獲演出二等獎和劇目壹等獎並獲山東省第五屆精品工程獎。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全區預計完成生產總值48.5億元,增長22.8%,其中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6%、29.1%和15.6%,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0.6∶55.9∶33.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6億元、利稅7.9億元,分別增長30%和76%。
非公有制經濟註冊資金8.5億元,納稅額1.8億元,增幅均在30%以上。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23.1億元,增長65%。
全區總財力達到3.13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2.28億元,同口徑增長43.2%。
全區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較年初增長7.17億元和5.61億元。
主要經濟指標除進出口總額外,均提前壹年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確定的目標,是1999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壹年。
農業:到2004年底,全區耕地面積18946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12畝,糧食總產量11.4萬噸。
近年來,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金虹食品、捷利木業、東盛木業、中華乳業、銀牛面業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初步顯現;新建了清泉無公害農產品交易市場,組織參加了上海、棗莊、北京等農產品交易會,進壹步拓寬了農產品流通的“綠色通道”。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56個會員達到2100人;信用聯保協會達到72個,聯保農戶達到3300人。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全區新建成了7萬畝蔬菜、15萬畝優質糧、6萬畝花生、6萬畝果品、1萬畝食用菌和2萬畝良種基地,被認定的省、部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8個,無公害農產品品牌16個。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全區擁有28個工業門類、392家企業,已形成煤炭、水泥、機制紙、鋼鐵、玻璃、啤酒、印染機械和塑料化工等十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產業,工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市場前景良好,園區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薛城區位於棗莊市西部,是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距濟南市250千米,南距徐州市67千米。
總面積506.72平方千米。
Xuecheng Qu
0632
370403
277000
區人民 *** 駐永福中路2號。
陶莊鎮 薛城區位於棗莊市西部,是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距濟南市250千米,南距徐州市67千米。
全境東西最大橫距29.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35.25千米。
總面積506.72平方千米。
郵政編碼:277000。
區人民 *** 駐永福中路2號。
位於薛城區北部,總面積80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轄30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3個居委會。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自夏時奚仲封薛,春秋戰國時期,齊相國田文(孟嘗君)大規模增築薛城,成為東方大城,薛城原名於此。
西漢分屬魯南薛縣、沛郡廣戚縣和東海郡新陽縣、郡陽縣。
東漢分屬魯國薛縣、彭城國廣戚縣和東海郡丞縣、陰平縣。
隋至清,薛城隸屬蕃縣(曾更名為滕陽、滕縣)、丞縣(曾更名蘭陵縣、嶧縣)。
民國中期,廢縣建區、鄉、鎮,分屬滕、沛、嶧。
抗戰時期建置臨城縣。
1952年改稱薛城縣,1962年建置薛城區。
1994年11月24日,撤銷常莊鄉,設立常莊鎮。
1996年12月25日,撤銷薛城區張範鄉,設立張範鎮(魯政函民字[1996]57號)。
1998年10月19日,撤銷南石鄉,設立南石鎮(魯政函民字[1998]26號)。
2000年,薛城區轄8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454051人,各鄉鎮人口: 薛城鎮 72291 沙溝鎮 26695 周營鎮 32433 陶莊鎮 55174 鄒塢鎮 47606 常莊鎮 33835 張範鎮 35174 南石鎮 24209 夏莊鄉 26108 興仁鄉 36485 金河鄉 19742 南常鄉 25439 陶官鄉 18860。
2001年,全區總面積506.72平方千米。
轄1個街道、6個鎮,359個行政村,17個居委會。
年底全區總人口45.6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06萬人。
2002年,全區總面積506.72平方千米。
轄2個街道、6個鎮,237個行政村(居委會)。
年底全區總人口4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萬人。
2003年,全區總面積506.72平方千米。
轄2個街道、6個鎮,237個行政村(居委會)。
年底全區總人口4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