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不僅自然景觀美麗迷人,而且以佛寺建築聞名於世。五臺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因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而居四大名山之首。早在東漢時期,五臺山就有寺廟建築。相傳漢明帝帶著莫頓和朱發蘭在中國傳播佛教的照片來到梁青山時,看到腹地臺懷鎮周圍有五個梯田,其山體地貌與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修行地靈鷲山極為相似。於是他邀請漢明帝在五臺山修建了壹座佛寺,並在獲得許可後,修建了五臺山第壹座寺廟——大福靈鷲寺,也就是現在的顯通寺。此後,隨著佛教的傳播,帝王的崇拜,以及佛經中記載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表演教區,五臺山的地位被擡得越來越高。從北魏、北齊、隋唐到明清,寺廟建築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清朝以來,喇嘛教傳入五臺山,五臺山新建了黃廟,使五臺山成為中國唯壹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並存的佛教聖地。目前臺灣有39座寺廟,臺灣以外有8座。臺灣著名的禪宗遺跡有仙通寺、塔院寺、菩薩峰、雕像寺和羅綺寺。臺灣以外最著名的禪宗遺跡是南禪寺和北居士。這些不同時期修建的寺廟,或古樸蒼勁,或氣勢恢宏,或建築厚重,或亭臺幽深,或結構精巧;雕刻精美,裝飾豐富,色彩豐富的塑料壁畫比比皆是,使風景秀麗的五臺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成為千千成千上萬遊客和朝聖者向往的地方。五臺山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漢代古剎仙通寺
根據清代梁山的記載,仙通寺建於東漢永平年間(58-75)。因該寺山頂與釋迦牟尼筆下的靈九山極為相似,故名“大富靈九寺”。它和洛陽白馬寺壹起是中國最早的寺廟。後來,該廟又復興廢了,名字也改了好幾次。北魏孝文帝改名“園寺”,唐代因寺內新譯《華嚴經》而改名大華嚴寺。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重修此寺,賜名“大仙通寺”。為什麽叫“大仙通寺”?傳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花巖寺的住持要重修寺廟,於是四處遊歷,結識人。人們聽說是五臺山下來的施舍僧,都搶著給錢,不花百裏,財富可觀。和尚見此,打算再為寺院造五百羅漢,於是繼續沿路布施,賺夠了錢,沿途鑄了壹個羅漢,於是鑄好的羅漢散落在許多地方。當500羅漢投出時,和尚憂心忡忡。怎麽才能把所有的羅漢都運回寺廟?他心想:“佛令眾生願,心穿石硬。”於是在回去的路上,他看到壹個鐵羅漢就祈禱,請他在某月某日到五臺山來。他壹路祈禱回到五臺山,在大花巖寺以北十裏的曼居基(雨花池)重建了羅漢殿,等待五百羅漢的到來。到了約定的日子,羅漢們精神抖擻地到達,並依此入座,在五臺山引起了壹陣轟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高僧。得知這壹消息後,他立即派大臣到五臺山上祭拜,並將大花巖寺冊封為“大仙通寺”。此後,大花巖寺改名為大仙通寺。
仙通寺位於太淮鎮北側,占地8萬平方米,各類建築400余座。中軸線上有七殿,從正門起依次為觀音殿、菩薩殿、大佛殿、無量殿、文殊殿、青銅殿、經堂。其中以無量殿最為宏偉,寬七間,深四間。它歇息在重檐的山頂上,供奉著長生不老的佛祖。它是中國磚石藝術的傑作。寺內青銅殿是中國現存四大青銅殿之壹。它有三個房間寬,不到5米高。它小巧玲瓏。鑄造於明朝萬歷年間。據說是五臺山的和尚苗豐建造的。相傳苗豐曾路過峨眉拜見普賢,當時正殿被火燒,普賢塑像暴露在風雨中。苗豐非常傷心,發誓要為莆仙建造壹座永久的建築。他到處布施,積累了足夠的金銅,招募工匠,鑄造青銅廟宇。然而,觀音和文殊聲稱苗豐只為普賢建造了壹座青銅廟,這是不公平的。苗豐發誓要重建兩座壹模壹樣的青銅寺廟,壹座供奉華山觀音,另壹座供奉五臺山文殊菩薩。後者是仙通寺中的青銅殿,由十萬斤銅制成。該寺共兩層,內墻上有壹萬尊小銅佛,中間戲臺上有壹尊大銅佛。相傳康熙皇帝巡視仙通寺銅殿時,拔劍朝殿左隅的銅柱砍去,才發現那銅柱真的是純銅。至今銅柱上仍有壹條裂紋。銅廟前有五座銅塔,象征五臺山五頂。現在只有兩座,每座8米高。在右邊,壹層樓的西南角,有壹個拇指大小的青銅小廟,裏面有壹尊青銅土地神。這個小土地神也有奇聞。據說康熙皇帝來拜謁五臺山時,看到五臺山很小,就幽默地說:“好大的地啊。”沒想到,這小土地壹躍而起,跪下磕頭,連稱“感謝主恩。”從此,這個小土地神被封為山西大土地神,成為五臺山著名的觀賞神。
仙通寺的壹些文物也有有趣的傳說。比如文殊殿前的兩座八角石亭,建於康熙四十六年,其中壹座有康熙禦筆題字,右邊壹座是無字碑。為什麽碑上沒有字?傳說在建碑亭之前,曾經有兩個圓形的水池,池裏的水清澈如鏡。有壹年康熙巡遊到這裏,擡頭看見菩薩峰像壹條龍壹樣昂著頭躺在靈九山上。他不禁疑惑道:“難道這裏沒有壹條真正的龍來奪取我的國家嗎?”於是他想找點證據證明菩薩不是龍,以此來擺脫自己的心病。正當他誦經時,仙通寺方丈走上前來說:“開光萬歲,那麽靈九峰就是壹條龍,菩薩頂的牌坊就在龍頭上。”康熙裝作若無其事的說:“靈九峰是條龍,但不是活龍。它沒有眼睛。”方丈此時不明白皇上的心思,馬上說:“皇上說話,這條龍有眼睛。每當太陽照在這兩個池上,菩薩頂上的木牌坊兩側就會出現兩個圓形光環。”現在康熙再也忍不住了,生氣地說:“龍有眼,不會飛走嗎?”馬上把這兩個池子灌滿,然後立兩塊石碑壓住。”這時,方丈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命眾僧將池子灌滿,立起壹塊石碑。康熙只寫了壹個碑文,回朝了,於是仙通寺就有了這個無字碑。
仙通寺有很多奇珍異寶。比如位於藏經閣的五臺山文物陳列室,裏面收藏了很多文物珍品,寶塔圖案的華嚴經寶塔就是由小篆經書組成的。遠遠望去風景如畫的塔,有80卷《華嚴經》,還有銅牛拉車、人皮鼓等。
靈峰聖境菩薩峰
菩薩峰,位於靈九峰之巔,金碧輝煌,五彩繽紛,占地965,438+000平方米,殿閣百余座。是五臺山的壹個景點,清朝康熙皇帝在這裏題寫了“靈峰景區”的牌匾。
丁菩薩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原名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法雲和尚要雕壹尊文殊菩薩,雕塑家安生前來雕琢。壹天晚上,文殊出現在長明燈下的藍光中,於是寺廟改名為真容園。明初永樂重修時,改名為大文殊殿,俗稱菩薩頂。
菩薩的巔峰是在清代。清順治十三年,改為雍和宮。康熙帝曾賜菩薩喇嘛府尹印,命山西省在此朝貢。原因據說和康熙皇帝的壹則軼事有關。相傳康熙皇帝曾遊覽五臺山,路過方盈街。他看到壹個名叫梅芝的平民在碾米,她非常漂亮。康熙在五臺山皇城過夜,感慨萬千。他朗誦了壹首詩:“騎著好馬,過黃莊,遇見壹個跑過黃梁的女人。玉指桿頭撐,金蓮裙底忙。輕輕提起鏟子,慢慢揚起來,回頭看看整容。汗與粉,花與露,塵與柳霜。可惜這麽浪漫的女孩,誰會嫁給田舍郎呢?”內侍太監猜到康熙的意思,夜訪梅芝,召來皇城。後來,梅芝懷孕生子,被康熙帶到了另壹個地方。長大後送菩薩出家,封為大喇嘛,稱“朝為品”。梅枝被做了妾,住在菩薩頂下的妾廟裏。
也許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五臺山雍和宮中菩薩頂的地位被高舉。每年6月14日,為紀念文殊菩薩誕辰而舉行的雍和宮會議,都是以菩薩峰為中心,山上所有的喇嘛都聚集在這裏。菩薩峰的建築也充滿皇家氣派,超過了其他黃帝廟的規模。山門前有象征山西老108郡的108級臺階,還有壹座四柱三門的木牌坊。在牌坊上,遠山近寺盡收眼底。牌樓兩側蹲著壹對無舌石獅。據說那對石獅子有壹次去寺廟廚房偷食物,被和尚發現了,用鐵鍬鏟掉了它們的舌頭。此後,他們壹直老老實實地蹲在牌樓下。
山西五臺山書香寺文殊菩薩像
菩薩峰門分為前、中、後三個院落,布局緊湊多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寶殿。寺內所有殿宇都覆蓋著三色玻璃,看起來金碧輝煌。寺內有三口大銅壺,為菩薩所奇。
這些銅鍋直徑5英尺,深4英尺,用於每年六月的廟會和臘月初八喇嘛們做齋飯。因為銅壺比較少見,所以人們會附上壹些有趣的傳說。
相傳臘八前壹天,老和尚們在商量派誰去刷大銅鍋的時候,被壹個剛出家的小和尚聽到了。小和尚悄悄來到後院,下到大銅鍋裏洗。晚上,和尚們都去寺廟做功課了。老和尚發現少了小和尚,忙四處尋找。當他找到後院時,他聽到壹口大銅鍋裏傳來小和尚的叫聲。原來小和尚是拖著繩子蹬著梯子出鍋的,天寒地凍的。小和尚刷到最後壹口鍋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沒有力氣爬繩梯,爬出鍋外。
菩薩頂上有壹塊石碑,高6米,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為五臺山第壹塊石碑。
佛祖示真像寺
書香寺是五臺山五大禪宗遺跡之壹。該寺始建於唐代,元代重建,毀於火災,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重建。殿中央有文殊亭和鐘鼓二樓。文殊閣寬五間,深四間,重檐九脊,檐下密拱,檐上琉璃飾邊。是五臺山中心區最大的寺廟。文殊閣有壹尊文殊菩薩騎獅像,高約9米。神獅睜大眼睛在地上跺腳。文殊菩薩騎在獅子背上,雙眼仰視,雙手微舉。在他身後,有壹個黃亮,就像菩薩的光環。據說五臺山所有文殊騎獅塑像中,此塑像最為傳神,因此得名。
關於這座雕像有壹個傳說。相傳它的頭是蕎麥面做的。本來塑工在塑這個像的時候不知道要把菩薩的臉塑造成什麽樣子。廚子壹邊爭論不休,壹邊大聲說了壹句“文殊菩薩的樣子不能隨便捏”,就回廚房了。忽然炊事員看見院中金光閃耀,文殊菩薩現出真面目。廚子急中生智,拿起面板上的蕎麥面,按照菩薩的真面目揉起來。他壹捏頭,文殊菩薩就消失在空氣中。後來,塑工把蕎麥頭放在神像上,外面貼金。因此,人們把這尊菩薩像稱為“蕎面頭菩薩”。這個故事在內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區廣為流傳,書香寺的“獨特”就是指這個特殊的雕像。
在書香寺後面的西北角,有壹個客廳叫“山景室”。關於這間客房還有壹個歷史故事。清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的妹妹,康熙帝的姑姑三翠公主出家,來到五臺山居住,取名“靜室”。當時有個小和尚,因為婚姻不幸出家了。他英俊優雅,通曉書籍和禮儀。三公主經常和他在壹個安靜的房間裏討論禪。久而久之,外界就有了很多小道消息。康熙皇帝聽說後,閆隆大怒,派人到五臺山放火燒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寺廟被燒成了碎片,只有靜室沒有被燒毀,三公主和小和尚在室內安然無恙。康熙得知,以為是佛祖庇護。佛陀告訴人們,三公主和和尚是無私的,是真正的佛教徒。於是康熙帝撥出巨資重建雕像廟。寺內康熙時期的禦碑文記載了該寺的重建。今天,人們在參觀雕像寺時,仍然可以看到這個受佛陀庇護的安靜房間。
“盛開的佛”羅哲寺
羅綺寺位於五臺山臺淮區東部,是五臺山五大禪宗遺跡之壹。寺廟的名字來源於佛經。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前已結婚生子,兒子取名羅啟洛。後來羅啟洛出家,成為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壹。相傳每年農歷6月14日,佛祖之子羅羅都會來為文殊菩薩祝壽,以跳鬼相娛。所以每年的這壹天,羅邊寺都會有跳鬼活動。廟裏的和尚們都戴著鬼面,穿著不同的衣服,隨著鼓聲跳躍,好不熱鬧。
落邊寺始建於唐代,明代弘治五年(1492)重修,明萬歷年間由李皇後重修。相傳明朝萬歷皇帝的父親去世時,萬歷皇帝還年輕,李皇後就把土地給了她的皇族,而把李皇後和少爺打入冷宮,鎖在昭陽院。李皇後後悔了,就在佛祖面前許了願。如果佛祖能保佑少爺登基,她會出巨資重建五臺山的羅綺寺。後來,當和其他人支持年輕的主人成為皇帝,李皇後返回她的老願望,重建寺廟。清朝康熙年間,該寺由喇嘛主持,俗稱黃廟。
羅邊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和藏經閣。寺廟裏的雕像具有明顯的喇嘛教風格。比如文殊殿的文殊菩薩雕像,就明顯不同於其他寺廟。文殊菩薩的臉不是金色的,是白色的;肩膀兩側也有肩花。肩花上,壹邊是智劍,壹邊是經書,體現了雍和宮文殊造像的特點。廟裏最奇特的是壹尊“盛開的佛”。位於寺院後殿正中,壹木輪上雕有水波和十八羅漢,正中蓮花座上雕有猩紅的蓮花花瓣,四方佛坐於其中。平時,蓮瓣緊閉,呈蓮蕾狀。當蓮花臺旋轉時,蓮花花瓣緩緩張開,四面佛像緩緩出現,呈現出“花開顯佛”的奇景。千裏之外來五臺山朝拜的蒙藏佛教徒,以看開花佛像為終身幸福。
西藏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也在羅邊寺供奉。據史書記載,明朝永樂皇帝邀請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進京,宗喀巴不能去,派弟子降全宋。先去了北京,然後去五臺山祭拜文殊菩薩聖地。當地漢族僧人與他交流漢藏佛教。此後,喇嘛們多次到五臺山進香,使得五臺山既有漢藏僧人。到清朝順治時,五臺山的十座青廟已改為黃廟,並修建了雍和宮。羅子寺是五臺山喇嘛教興起的代表。
文殊菩薩鎮海龍
在五臺山臺懷鎮以南5公裏的山腰上,有壹座山寺隱藏在郁郁蔥蔥的古松中,名為鎮海寺。鎮海寺矗立在兩座山相擁的石山口上,就像兩條龍在嬉戲的聚寶盆。寺邊有壹股清泉,名曰“海底泉”。據說這個泉水和鎮海寺的修建有關。
相傳,海底泉原是壹個海眼,與遙遠的東海相通。附近的人們經常在泉水邊洗澡和喝水。有壹個漂亮的姑娘,每天采完蘑菇都去泉水邊洗臉穿衣。女孩叫小美,和媽媽相依為命。壹天,她在泉水邊梳洗。突然,泉邊來了壹股激流,小美被卷入水中。小美睜開眼睛,就被帶到了東海龍宮。原來,小梅在泉邊洗臉時,美麗的容顏走進了龍宮。龍王九太子看中了小美,把她搶進了海裏。龍王九王子逼小美嫁給他。小梅有了打算,說:“我是佛教徒。結婚前我得回家齋戒三天。”龍王九太子信以為真,答應了小美的要求。小美被送回家後,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媽媽。母親帶著小梅到菩薩頂上,祈求文殊菩薩保佑。晚上,母女倆都夢見壹個老和尚對她們說:“三天後去菩薩峰進香,就可以避禍了。”第三天,龍王的九個王子用轎子來迎接新娘。沒想到,小梅和她媽媽已經不見了。龍王九王子勃然大怒,掀起狂風巨浪,頃刻間洪水泛濫,淹沒了無數村莊。這時,天上出現了壹朵五彩祥雲,壹個大銅鍋從天而降,扣在流淌的洪水的泉上,壹只綠獅子落到地上吸起地上的洪水。文殊菩薩也施咒活捉了龍王的九王子,五臺山人民才從洪水中解脫出來。後來人們在這個大銅鍋上建了壹座塔,叫“鎮海塔”;山腰上建起了壹座名為鎮海寺的寺廟。
鎮海寺占地1.6萬平方米,有100個大殿和建築。主要建築有三重殿,天王殿,中殿和後殿,都是由透明塑料制成。寺的南面是永樂寺,是張家第十五世活佛的住所。現在張家有壹座乾隆五十壹年修建的活佛墓塔。塔高9米,塔周圍雕刻著佛的故事。雕刻精細美觀,上部為方形佛像。張家活佛是黃教歷代沿襲的佛教立場。自清康熙以來,被歷代皇帝尊為國師。張家第十五世活佛名為饒岱爾吉。他以前夏天常來五臺山鎮海寺靜坐,把它從綠廟改成了黃廟。死後靈骨被運到鎮海寺,建墓塔。和尚和藏民在山上拜佛,經常來這個聚會拜佛。
五件套雙寶
五臺山外最著名的佛寺南禪寺和北禪寺,在歷史上被稱為五臺山的“雙寶”。詩人趙樸初遊覽五臺山後,寫下五臺雜詠,盛贊二堂寺:“二堂寺,世間無珍寶,無存象之理。明朝不丟朱軒,就沈入海底,慶昭蘇。”
南禪寺,位於五臺山縣西南白溝小銀河北岸,是五臺山最小的佛寺。它占地面積只有4100平方米,包括30個大殿和寺院。寺廟雖小,卻有其珍貴之處。
南禪寺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唐建中三年(782)。寺內大殿縫在西邊壹根扁梁下,重修時有墨寶題字。唐武宗會昌五年毀佛,全國各地寺廟被拆。五臺山寺廟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只有南禪寺因為規模小,位置偏僻,沒有州、府、縣誌記載而幸存,所以獨居五臺山。
南禪寺的主體建築佛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大佛殿坐北朝南,三間方形房間,單檐灰瓦歇山頂,殿前有寬敞的平臺;正面設板門、直格子窗,其余三面設檐墻。正殿整體梁結構簡潔,十二根檐柱配英雄鬥拱。殿內無柱,屋頂重量主要由檐柱通過梁架支撐。1974—1976,在對正殿進行大修時,發現大廳內最大的兩個木質構件已經開裂彎曲。施工時去掉屋頂瓦的泥背後,西邊的木構件自動回彈,去掉後反向旋轉變平。大梁壹如既往的筆直,但東邊的木質構件被反向旋轉壓扁後依然彎曲。經過1200年的木質構件,還能保持如此好的彈性,堪稱世界建築技術的奇跡。此外,正殿屋頂輕輕擡起,四周的柱子向內傾斜,與梁形成斜角,四角柱略高,與凸出的鬥拱形成傾斜,既使梁、柱、檁條結合緊湊,又增加了建築的穩定性,又使正殿的屋檐深而不低、陰暗。整個大殿外形輪廓優美,古樸雄偉,具有中唐時期大型木結構建築古樸、堅實、莊重的風格。
大殿內有17尊唐代彩色雕塑,分布在長8.4米、寬6.3米、高0.7米的巨型佛壇上。整個雕像主次分明,動靜分明,各有表情。形制、服飾、技法與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如出壹轍。主像釋迦牟尼佛坐在束腰須彌山上,閃著慈祥的光芒,仿佛在傳道。兩邊和前面是弟子、菩薩、天王、仰視童子等。所有的形象豐滿而美麗,是中國唐代雕塑的傑作。此外,寺內的三只石獅和壹座石塔也是唐代的珍貴文物。
佛教建築藝術博物館
在五臺縣城東北30公裏的佛光山腳下,矗立著壹座東西向的宏偉古寺,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武科寺。
布科吉三面環山,松柏環繞,依山而建,有120多座殿堂和亭臺樓閣。據《顧傳》記載,武科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時期寺院興盛,遠至日本,傳至長安、敦煌等地。後來,唐武宗在會昌五年(845)毀佛,寺廟被毀。玄宗繼位後,於大中十壹年(857年)恢復佛教,重建北幸。後來有宋、元、明、清等朝代修建。現存的六角祖塔,形制簡單,為北魏遺物;半山腰的東廳氣勢恢宏,建於唐代。前院的文殊殿是阿津王朝建築;其他建築,如山門、珈藍神殿堂、萬山堂和翔鳳華宇樓,是在明清時期重建的。由於這座古寺保存了北魏至明清各代建築,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名古建專家梁思成在1937發表了壹篇關於布科吉的論文,說布科吉有魏、齊、唐、宋四種孤例,唐代有四種藝術。
北宮寺的正殿——東殿,是我國現存唐代木結構建築的代表作。正殿建在巖石上,削山時預留後柱基礎,所以地基非常穩固,抗震能力強。寺廟寬七間,深四間,單檐懸於山頂。前檐上的五根柱子之間安裝了兩扇木門,最外側的兩個山墻後面安裝了兩扇直格子窗,方便廳內采光。正殿屋檐深遠,屋檐下的外柱有古樸的鬥拱支撐橫梁。鬥拱體積大,結構復雜,高度約為柱高的五分之二。檐口長3.64米,但不按壹般建築慣例建角,而是將角梁後端加長。使用這種懸挑構件,保證了屋檐前端不會向下下沈,設計非常科學,這在國內木結構建築中並不多見。正殿屋頂的木架比較平整,上下橫梁被壹個方形的小吊頂隔開,底梁經過精細加工,裸露在外;上梁枋略加加工,是頂部有三角人字架的隱梁枋。廟裏的柱子排成壹排排。這種平面在古代被稱為“金箱鬥底槽”。大廳頂部的主脊兩端立著兩個高大有力的玻璃吻,使整個大廳顯得更加宏偉。
東殿的建築、雕像、壁畫、水墨被稱為北閣四絕,其中彩塑的藝術價值尤其高。大殿內有35尊彩色雕塑,其中包括33尊佛像,壹尊為大殿翻新做出貢獻的女恩人寧公雕像,壹尊項目負責人和尚雕像。這些雕像分布在0.74米高的佛壇上。釋迦牟尼佛的主像在正中央,文殊菩薩在普賢的右邊,與普賢左邊的文殊菩薩不同。雕像比例勻稱,豐滿,反映了唐代的雕塑風格。佛壇前是壹尊跪在蓮花上的守護神像,壹腳蹲著,壹腳跪著。這種圖像在國內很少見,除了敦煌石窟,只有大同的華嚴寺才有。其中壹張是壹個侍女的生動畫像,雙手奉上水果和蔬菜,但她的眼睛壹直望著殿外。關於這個侍女雕像還有壹個感人的故事。據傳說,北幸附近壹個村子裏有個叫玉山的牛郎,每天放牛歸來都會去北幸。久而久之,他對東殿的這尊侍女雕像產生了特殊的好感,經常將從山上采集的土地蓮花供奉給這尊雕像。玉山的深情感動了女仆,女仆悄悄來到玉山家為他洗衣做飯,最後被玉山發現。兩人壹拍即合,準備結拜為天。不料觀音菩薩得知此事,急忙帶走侍女。玉山出門回來,找不到丫環。他只聽到耳邊玉山哥的呼喚。他循著聲音,壹路來到北高寺東廳。只見丫鬟蹲跪在菩薩的蓮座下。只有她的臉向外翻著,好像在急切地盼望著玉山。感人的傳說使這個彩色的雕塑更加生動,充滿了人情味。看看北幸寺東廳的其他彩塑。佛像端莊,菩薩嫻靜,供養者虔誠,金剛威武雄健,可謂出神入化,出神入化,顯示了我國唐代雕塑藝術的高超水平。
東殿的十五幅唐代壁畫也是唐代的優秀藝術作品,是我國除敦煌莫高窟以外唯壹的殿景唐代原創作品。這些壁畫繪在寺廟的拱壁和佛座的背面,分為三組,中間壹組以佛為中心,左右壹組以菩薩為中心。顏色除了石綠就是深鐵藍。服裝線條流暢,富有唐風。
文殊殿,北科寺另壹著名建築,建於金天會十五年(1137),寬七間,深四間。屋架結構特殊,在我國晉代以前的古建築中相當少見。殿內空間較大,屋架前後槽采用跨越三室的大內額(方柱形木材),後槽采用斜材在內額與內額之間傳遞荷載,形成類似人字形桁架的屋架。屋頂為單檐懸山式,檐下鬥拱相互重疊,挑檐多,斜拱寬,猶如盛開的鮮花,體現了遼金建築的特點。
大白塔藏靈久。
登上五臺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塔院寺內的金頂白塔。白塔位於寺內殿宇之間,用粉筆繪制,潔白如玉;塔基呈方形,高約50米,雄偉挺拔,直指藍天。塔身形似藻瓶,粗細搭配方圓,造型優美;塔頂蓋上的八塊銅板按八卦排列成壹圈。塔腰和華蓋周圍掛著252個風鈴,風吹響鐘聲,悠哉悠哉。古人說此塔:“天高,夜亮燈,是第壹涼處。”
白塔的佛名是“佛塔”。據說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佛圓寂時,他的屍骨被煉成84000件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寶鑄造了84000座鐵塔,分布在廣闊的世界裏,每座塔裏都有壹件舍利。五臺山原有的慈壽塔就是其中之壹。明朝萬歷十年修建大白塔時,大白塔腹中藏著舍利子的慈壽塔。所以明代真成大師稱大白塔為:“靈藏久,神崇千古。”據說蒙古和西藏的佛教徒來到五臺山,首先朝拜的聖地是大白塔,塔原寺也是以白塔命名的。
除了大白塔,塔院寺內還有壹處隱蔽處,就是大白塔東側的壹座兩尺多高的磚塔,名為“文殊寶塔”。據說文殊菩薩出現時留下的金發就藏在佛塔裏。《梁青山誌》載:“大塔東側,舊文殊化為窮婦,遺於此。萬歷年間,元光路人重修,與人不同。”古時候,塔院寺每年春三月設“開大會齋”。這個時候,不管和尚和人,窮人和富人,老人和年輕人,每個來的人都吃壹樣的飯。相傳有壹年裸齋之初,壹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女人抱著壹個孩子,手裏抱著壹個孩子,身後跟著壹條狗,隨著人群湧進了寺廟。輪到女人的時候,執事和尚給了可憐的女人三頓飯,可憐的女人說:“狗有命就該有飯吃。”和尚不情願地給她加了壹份。沒想到,那個可憐的女人又說:“我肚子裏有個兒子,還需要分著吃。”執事和尚壹臉憤怒地說:“孩子還沒出生就分享食物,真是貪得無厭!”可憐的女人辯解說“眾生平等,肚子裏的孩子是活的。”然後我從袖子裏拿出剪刀,剪下壹把頭發,放在書桌上,脫口而出四句話:“苦果連苦,瓜甜。我三界之外,卻被老師懷疑。”唱完就跳向空中,變成了文殊菩薩,狗變成了坐獅,小孩變成了仙童。這時候執事知道自己有眼睛卻不認識聖靈,就拿剪刀剜了他的眼睛。後來文殊菩薩出現的地方建了文殊菩薩塔,文殊菩薩留下的頭發藏在裏面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