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1254-1322)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壹世孫。他博覽群書,擅長詩詞、考證,精通音樂,兼營篆刻,以“圓朱文”著稱。趙孟頫經歷了宋元之變,既是官員又是隱士。雖然他是貴族,但他生不逢時。當時的南宋就像壹座即將倒塌的大樓,他在坎坷艱難的歲月中度過了青春期。善篆、隸書、楷書、書法、草書,是元代書壇當之無愧的領袖。他推崇書畫的質樸風格,他的山水取自董源、李成。人物,鞍馬老師,李和唐人;竹、花鳥都是以圓潤淡雅的筆法見長,以飛白畫石,以書法寫竹。他主張改變南宋院風,主張“畫貴有古意,無古意則無用工”,並追溯五代北宋的法度,批評者說“唐有欲失纖者,北宋有欲失精者”,開創了元代新的畫風。傳世的書很多,傳世的畫有《鵲華秋色圖》、《赤色羅漢圖》、《右玉秋和圖》、《秋郊飲馬圖》、《江村漁樂圖》等。著有《宋學齋文集》(10卷)。
趙孟頫壹生都是書法的伴侶。他曾多次研讀、臨摹鐘繇、王羲之、劉公權、黃庭堅、米芾、智勇、褚遂良、李詠等人的著作,對王羲之、王獻之的書帖情有獨鐘,寫了上百種。趙孟頫書法在廣泛研究古人的基礎上,能夠集金韻、唐法、宋軼於壹身,自成壹家。是壹位精通篆書、隸書、楷書、書法、草書的書法家。晚年創作了壹幅六體千字文長卷,集中了金文、篆書、隸書、章回、楷書、草書六種風格,是壹座璀璨奪目的藝術寶庫,其中楷書和行書最具創作價值和影響。
趙孟頫創立了楷書史上獨樹壹幟的“趙體”,與的歐體、燕體、六體並稱楷書四大體式。趙體沒有歐體或劉體那樣高大修長,但造型扁平,結構寬大簡潔;與顏體、劉體不同,他們更註重橫輕豎重或提壓等傳統程序,而是使用結構優雅的圓筆。這種楷書吸收了行書的壹些元素,點、橫、左、右之間的移動恰到好處,優美動人。同時,他的用筆不潦草、不含糊、不曖昧,起筆、運筆、收筆的用筆路徑非常清晰,讓學習者易於理解和學習。與的三體相比,趙體楷書既有晉人的嫵媚,又有唐人嚴律的雍容。讀它的文字,妳會覺得他既能從容駕馭臺詞,又能在平和淡定中展露鋒芒。就書法風格而言,如果說歐體豪放渾厚,婉約大方,劉體剛勁有力,趙體飄逸飄逸,是文人浪漫氣質的典型代表。楷書代表作有《丹巴碑》、《妙言廟》、《玄妙寺重修三門》等。《三門集》結構寬泛,知識淵博,筆畫穩重,最適合作字帖。如《紅墻賦》是傳世的書法經典,筆法細致,用字嚴謹。
在趙孟頫的書法藝術中,最傳世的應該是推崇草。它包括大量的信件和銘文。他的草書從各方面吸收了二王的精華,同時又融入了自己的意誌,清麗俊朗,風流瀟灑。傳世名作有《歸Xi詞》、《蘭亭十三後記》、《洛神賦》、《赤壁賦》、《七言詩集》等。晚年行書《七詩冊》曰:“煉為鶴形體,松下二字經書千首。我去問問有沒有事。雲在天上,水在瓶裏。”最後壹句“雲在青天,水在瓶中”,借用唐代李敖問禪師的故事。據說是佛祖黃堯指示李敖,要學會在天上的雲中無憂無慮,或者像瓶中的水壹樣寧靜淡泊。趙孟頫用這種語言,可能只是想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這個帖子只是五行漢字,字形從收斂到放大逐漸拉長。最後壹句,墨色也由濃變淡,就像作家的心境,在寫作中逐漸升華,開辟出壹片智慧與禪定。
趙孟頫在書法史上的意義不僅在於他豐富多彩、精美絕倫的書法痕跡,更在於他自己的書法實踐所倡導的藝術精神。北宋四家以後,世人追捧“尊意”之風,推崇個人氣質,卻越來越忽視書法技巧的積累和練習,從而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壹個薄與薄的怪圈。趙孟頫之所以推崇古風,模仿晉唐,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弊端。趙壹生幾乎遍行名家帖,對各種書法了如指掌。看他的書,鐘繇的質樸沈著,他的儒雅飄逸,他的博大精深,李詠的驕傲自豪,都能融入他的筆墨之中。沒有如此深厚的藝術積澱,是不可能成就這樣的書法大師的。如果說晉唐書法給了趙孟頫神韻與法度的雙重熏陶,那麽宋代書法則給了他推陳出新、隨性而為的勇氣和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趙孟頫既是宋代“尚義”書風的整頓者,也是最好的傳承者。既是晉唐書風的崇拜者,也是最全面的玩家。所以後人評價他是“唐代以後的大書法家”。被稱為“上下五百年,縱橫萬裏,復興二王,壹代風氣”的書法家。元代幾乎所有的書法都籠罩在他的陰影下,明清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也得益於外地。他是中國書法史上繼王羲之、顏真卿之後第三位有影響的大師。後人學習了趙孟頫的書法,趙的書法在朝鮮和日本也很流行。
在繪畫上,他開創了元代簡約、尊意、以書作畫的新潮流,使文人畫充分走向成熟。首先。在創作心態上,趙孟頫的畫顯得輕松自在,不像他之前的宋代畫家,視畫為敵,不敢有絲毫疏忽。所以他的繪畫形象簡潔籠統,細節描寫少,但註重整體氣勢。作為文人畫大師,他強調以書作畫。作為壹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用不同的筆觸表現了不同的世界意象,比如用飛白筆勾畫的石頭,八分的竹子,篆書的水。他的原創荷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 葉荷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蓮葉。 他還主張“畫貴以古意”,即以古為立面,創造新意。趙孟頫的古風與作品相得益彰,指的是南宋以來的院體畫“細長筆,濃艷色”的風格。趙體的繪畫在細節上是樸素的,他的畫風扭轉了北宋以來畫壇的頹勢,使繪畫跳出了細節的格局,創造了壹種樸素自然的生活。
《鵲華秋色圖》是趙孟頫的代表作,描繪了濟南郊區的鵲山和華埠湛山的秋景,采用平遠法構圖。畫中長汀有漁船,樹木村舍掩映,平原上的兩座山突起,遙相呼應。這幅畫裏有很多種樹,紅的綠的,幹的潤的;樹的高度多種多樣,排列得當,聚散自然,所以並不復雜,而是稀疏。作者以寫意的手法描繪岸邊的樹木,樹幹古樸雙鉤,樹葉隨意點墨,筆法靈動,書法趣味橫生。群山近在咫尺,蒼翠欲滴。房屋、人物、動物、蘆葦、船帆都是精心繪制的,然後渲染綠色、紅色、綠色。色彩明麗清淡,風格古雅帥氣。他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綠色山水結合起來。縱觀全圖,水陸交接,樹木的聚散,平原的遠近,兩座山的對峙,房屋人物,許多景物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顯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阿明王世貞曾說:“文人從東坡畫到宋雪。”客觀評價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趙孟頫優雅安詳的書畫姿態也影響了他的家庭。其妻關道生,擅長書畫墨竹梅花,筆法絕清。兒子趙勇也精通書法和繪畫。據說趙孟頫想買妾,曾經寫過壹句歌詞調侃管道:“我是光棍,妳是老婆。妳沒聞道有桃葉桃根,蘇有朝雲暮雲,我就多嫁,吳姬和也太過分了。妳四十多歲了,就占領玉堂春吧。”而管道寫了《我儂詞》來回答:“妳儂儂,妳充滿了情緒,很多情緒都像火壹樣熾熱。放壹塊泥,捏壹個妳,塑造壹個我。把我們兩個掰在壹起,用水調和,捏壹個妳,塑壹個我。我讓妳陷入泥沼,妳也讓我陷入泥沼。我生與妳,死與妳。”自始至終,感情沈重而深刻,骨子裏是血性的。據說“宋雪得到了話,但停止了笑”,納妾的事情再也沒有被提及。趙孟頫仕途搖搖欲墜的時候,是關道生用“漁翁之言”叫他回家的:“命貴為諸侯之極,非富貴成名所能自由。像船壹樣戰鬥。打完月亮就回家休息。”用這樣的才華和遠見去打擾妻子,也是趙萌壹生的大幸。
宋朝滅亡後,趙孟頫躲在家鄉潛心書畫,後被元世祖請到朝廷。趙萌,以他的氣勢和傑出的風度,是壹個很有才華的人,以出色的詩歌、書法和繪畫,贏得了元世祖的欽佩。此後,趙孟頫壹直在元世祖身邊,地位甚至在右丞相葉莉之上。有壹次,趙孟頫騎馬路過宮墻,不小心連馬壹起掉進了護城河。元世祖知道後,立即命令人們將宮墻後撤兩英尺,並拓寬道路,以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盡管元世祖高度贊揚趙孟頫的才能,但並沒有在政治上賦予他重任。其中,趙萌是唯壹知道苦與樂的人。他甚至投身書畫,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安撫。
趙作為趙宋宗的後代,在元朝做官,仕途壹帆風順,人生坎坷。“清初第壹作家”傅山堅持“高品格、高質量的書”,他的畫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洋溢著崇高的品格和崇高的氣節。“傅青主畫山川,不多揉,山川山谷是雷科,以骨取勝,墨竹亦氣十足”(《畫集》)。傅山“壹生重氣節,以聖賢自許”,認為“寫字先立人,人自古有怪字”,所以批評趙孟頫、董其昌的書,評價他們的作品軟弱無力,這是不夠的。這種“以人評書”顯然有失公允,有失偏頗。平心而論,趙不愧為壹代藝術大師。他沈浸在魏晉風度之中,優雅精致的氣質和凝練的筆法開創了元明書畫的先河。傅山也不得不承認趙孟頫的墨“圓而美”,非常喜愛。人們對書評的批判,使趙孟頫沈入了幾百年的美術史,但他仍然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少有的全才,只有宋代的蘇東坡和明代的董其昌能與之相比。
“先畫後寫是壹張紙,短距離內兩者皆美”。趙孟頫的書法、繪畫和詩歌是四種獨特的版畫,在當時已享譽海內外。日本人和印度人都很珍惜他的作品。作為壹代宗師,不僅他的好友高、、妻子管陶、兒子都受到他繪畫技藝的影響,而且他的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姚延慶、孫子王蒙,乃至元末的黃、、倪瓚等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揚了趙孟頫的審美觀,使元代文人畫得以長期繁榮,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美好的篇章。
鑒於趙孟頫在美術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