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霸就是大顆的珍珠 珍珠奶茶就是普通那種小顆的,好像只要買大杯的 放的都是波霸,個人感覺波霸比較有嚼勁 普通那種喝起來口感沒那麽好。
2、珍珠是small bubble,波霸是big bubble,也就是珍珠是小顆的,波霸是大顆的。
擴展資料:
珍珠奶茶(Bubble tea),又稱波霸奶茶,簡稱珍奶,是壹項流傳於臺灣的茶類飲料,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後,就成為珍珠奶茶。由於口感特殊,所以相當受到青少年歡迎。
珍珠奶茶是臺灣“泡沫紅茶”文化中的壹種,雖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圓,但卻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與小吃之壹。
傳說
臺灣有二間店鋪宣稱是珍珠奶茶發明者。壹說臺中市經營泡沫紅茶店“春水堂”的劉漢介先生,自稱於1983年開始實驗制作奶茶,又說是店內女職員無意中調制成功。當時所加材料為水果、糖漿、糖漬地瓜、和粉圓。他推出的奶茶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受到歡迎,但是偶然機緣下,經壹家日本電視節目的訪問後,終於吸引了生意人的註意。
另壹說則是臺南市翰林茶館塗宗和先生所發明,據稱約1987年在鴨母寮市場見得白色粉圓而得到靈感。故早期珍珠為白色,而後才改為黑色今貌。但這兩間店皆未申請專利權或商標權,使得珍珠奶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人民飲料。
1990年代前半,首先是列入“小歇”等連鎖泡沫紅茶店的菜單,由於泡沫紅茶店是咖啡店在臺灣流行之前,上班族談生意與學生聚會的熱門場所,珍珠奶茶開始廣受學生喜好。接著,在學校附近或補習班密集的地區、夜市等,逐漸出現珍珠奶茶的攤販。
1990年代後期,有業者引進“自動封口機”取代傳統杯蓋。許多新的投資業者,如航帆食品、樂立杯、綠的夢奶茶、休閑小站、大聯盟、快可立等,采用自動封口機開始拓展連鎖外帶飲料店業務。
自此,外帶式的珍珠奶茶店成為主流,也因為連鎖店的參加,商人開始將珍珠奶茶拓展到全世界,成為臺灣國際知曉的知名食物之壹。為了爭誰才是發明珍珠奶茶,"春水堂"和"翰林茶館"曾互相告到臺灣法院。
提起珍珠奶茶,臺中市是發源地,臺中市民最早享受它迷人的滋味。1987年,臺中市政府附近的茶館首先推出珍珠奶茶,因口感Q軟、搭配濃淡合宜的奶茶,滋味超優,原創者就是春水堂現任產品研發部經理林秀慧。
林秀慧回憶著說,父母親曾在菜市場擺攤做生意,她國小起假日必到菜市場幫忙,當時市場裏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壹位“粉圓伯”,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和哥哥分享壹碗熱熱、粘稠且口感滑Q的粉圓;從此嘴饞時, 她就會動手煮壹鍋粉圓解饞。
1984年,林秀慧進入當時四維街、春水堂的前身的“陽羨茶行”從事吧臺工作, 她學會調茶做飲料,尤其鐘情奶茶,隨後升任采購,到傳統場采買時,看到“粉圓”總順手買壹包回店裏,接著她嘗試讓粉圓與奶茶結合,壹杯杯動人口感的珍珠奶茶就這樣誕生。
初期,珍珠奶茶有如林秀慧的“私房茶”,只分享老板與同事,因大受好評,民國76年林秀慧升任四維店的店長時,想賣這款私房茶,同事們於是壹起動腦筋為茶飲命名,有人忽發奇想“奶茶裏的粉圓壹顆顆像珍珠般”,於是“珍珠奶茶”這個美麗名號就這樣叫開了。
很快地,這款茶飲紅遍臺中市各泡沫紅茶店,1個月後、整條四維街、市府路近大小紅茶店,全部賣起珍珠奶茶。有壹度珍珠奶茶成臺中飲品的特色飲品,外地民眾到臺中,必定來上壹杯;3個月後更驚人,幾乎全臺都看得到珍珠奶茶身影,因臺灣茶店拓展海外連鎖,帶著這款茶飲遠征中國大陸、東南亞;
歐洲與美洲都喝得到它,日本餐飲業者為了學“正統”的珍珠奶茶,還專程到臺中市茶店取經,希望調制出臺灣味的茶飲。直到今天,雖然茶飲不斷翻新,珍珠奶茶依然穩居各泡沫紅茶店、茶攤與連鎖店點單率前3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