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自古商業發達,人口密集,特別是到了清代中葉,平遙成為最繁榮的商業金融的文化中心,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平遙飲食文化的發展。不僅在傳統宴席方面積累了“四四”、“八八”、“四盤火鍋”、“八八壹領二”、“九碗九碟”、“十大碗”和“十二棋”等名菜譜,在名品還形成了“平遙牛肉”、“平遙碗托子”、“曹家熏肘”、“長山藥”和“叫花子雞”、“水煎包”、“澄沙油糕”、“黃酒、牛腰腰”和“白酒”等為世人所稱道的特色。1900年慈禧太後西巡路經平遙時,當時的知縣以30多道地方名優佳肴來款待這位皇太後,其中就有平遙牛肉、熏肘和長山藥等地方特產,深得這位皇太後的歡心。在面食方面“壹面做百樣吃”,“壹面百味”,“調湯百湯百味”,古城人把面食之鄉的特色做到了精致。據說僅古城面食種類就達108種,而當地文化人士卻認為,古城面食的種類遠不止這個數。目前經挖掘、搜集、整理、推出撰寫的古城菜肴就有600余種,並有百菜百味地方風味之說,色香味形的美味佳肴,食後令人久久回味。近來有《平遙飲食》壹書出版,對古城飲食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整理挖掘。
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是先於世界文化遺產之名而聞名於世的。據說,平遙牛肉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至唐宋時已成為平遙的招牌,明清時期進入輝煌,鼎盛時期平遙有幾百家加工牛肉的作坊,平遙人對牛肉的鐘愛可見壹斑。當今平遙牛肉仍是古城壹個最響亮的招牌,牛肉商標“冠雲”還是我省肉食品加工行業的第壹個中國馳名商標。平遙牛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雷秉義向記者介紹說,平遙牛肉最本質的特色就是“壹塊肉壹把鹽”,其口味本真純正,如果添加其它佐料那就不是平遙牛肉了。他說平遙牛肉的制作工藝,最初是因加工好的牛肉腐敗變質而誕生的。壹家名為“興盛雷”的平遙牛肉店老板,秉承晉商節儉之風,不舍得把變質牛肉丟棄,對其加大鹽分進行腌制並重新蒸煮,竟意外發現其口味奇香誘人,他脫口而出“這就是平遙牛肉”,從此這個地域性的品牌誕生了,平遙城內的牛肉作坊、店鋪隨處可見。
但在解放初期,由於物質匱乏,人們幾乎吃不起牛肉,平遙的牛肉加工廠也停產了。之後平遙的牛肉加工技術,形成了數十年的空白,幾乎使這項獨特的工藝失傳。後來經過挖掘搶救,新壹代平遙人在前人制作技術上加以改進,重新擦亮了古城這塊金字招牌。隨著改革開放和古城旅遊業的興起,上世紀90年代,平遙的牛肉加工進入全盛時期,直至“冠雲”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肉色紅潤、香高味醇、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平遙牛肉,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食客的青睞,目前牛肉和古城幾乎形影相隨,齊名於世,可以稱為除古城之外平遙的“第二張臉”。
百變面食和小吃 平遙面食品種繁多,制作精細。有花樣繁多,壹面百樣吃、用料廣泛,不拘壹格、吃法千變,百吃不厭三大特點,還有澆頭、菜碼兩大講究。平遙面食品種之多,連許多以面食為主、生長於山西的食客都叫不出名字,除大家所熟知的拉面、剔尖、削面等面食種類外,握溜面、瓠托兒、圪朵朵、切板板、握溜溜、油旋子等,恐怕正宗“老西兒”都叫不出名字來。
碗托子是平遙著名的風味小吃,相傳由平遙古城南門外城南堡村著名廚師董宣所創。平遙碗托子,呈圓形薄片、淡黃發亮、柔而筋、折卷隨意、入口滑爽、久吃不厭。無論涼拌、熱食均令人回味不盡。碗托子可以經過各種烹調手法可制作出風味各異的菜肴,即使僅以碗托子為主料,也可以做出壹桌豐盛可口的“碗托子宴席”。
曹家熏肘是平遙另壹傳統名吃,因入選宮廷貢品而譽滿天下。曹家熏肘選料考究,工藝獨特。清代無為山人有《熏肘》詩“色誘太後步履斜/味醉群臣夢也誇/譽滿皇城誰為最/人間珍品出曹家”,記述了這壹名吃的魅力。另外還有黃酒等也具有鮮明的平遙特色。
保健食品長山藥 平遙被稱為“長山藥之鄉”。平遙長山藥原為我省地方品種,以後引種到河南、山東等地。其栽培以土層厚、疏松肥沃、向陽、排水流暢,地下水位在下,氫離子濃度為10至1000納摩升,ph6.0-8.0之間的砂質土壤為好,平遙嶽壁鄉的土壤最適宜長山藥的栽培,那裏出產的長山藥價值最高。嶽壁鄉已有800多年的長山藥種植、加工歷史。
《本草綱目》中指出:山藥治諸虛百損,療五癆七傷,去頭面遊風,止腰痛,除煩熱,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強筋骨,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生搗貼腫,硬毒能治。《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玉液湯的滋培湯,以山藥配黃芪,可治消渴、虛勞喘逆。長山藥還具有壹定的抗腫瘤作用,可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神經衰弱和腰腿痛等病癥,長食長山藥還可以延緩衰老,素有“中國小人參”的美譽。
以長山藥加工成的許多佳肴備受歡迎,如雪花長山藥、蜜汁長山藥、燒烤長山藥等,特別是平遙烹飪協會成建玉、王樹英、鄧瑞林等先生推出的“古陶長參宴”,其中壹品長參、泡椒參丁、五彩參花、沙棘參片、幹媽參條、蔥燒青海參、參燉牛肉、蓉山菇參、參炒香米、蜜汁參球、神仙粥、蒲棒長壽參、長壽頭腦、蛋炒參撥爛、參糊塌、參九只、參肉湯面體現了平遙烹飪界精湛的技藝和獨到的文化含量。這些菜肴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來平遙觀光的遊客的青睞,有人說:“平遙三大寶——牛肉、漆器、長山藥。”
目前平遙長山藥的開發已具有相當規模,其加工手法也更加精彩多樣,受到了美食家及普通食客的壹致推崇。
古城的其他飲食文化種類不勝枚舉,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旅遊業的發展,給平遙的飲食文化註入了新的內涵。由於遊客來自五湖四海,口味千差萬別,平遙的傳統飲食中不斷地融入新的元素。也有許多外來飲食文化逐漸融入到平遙的飲食文化中,成為其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漫步在平遙街頭,隨處可見南北飲食的交融、東西文化的撞擊。記者經過平遙南大街民俗客棧時,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剛煮好的咖啡清香四溢,店主操壹口英語給外籍客人送上咖啡,並端出了西餐風味的菠蘿餅。店主說他曾在高校專門學習過英語口語,並在外賓的指導下學會了許多西餐的做法,還時常根據外賓的口味,改做壹些平遙小吃。長期以來,他壹直在摸索中西餐文化的切合點,壹來給外賓提供可口的飲食,二來也通過特殊的方式,向他們推介平遙的特色飲食。相信古城的飲食文化,會在東西文化的碰撞下,得到更加國際化的發展,並更好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