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知識產權對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首先,擁有更多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將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從目前的國際形式來看,貿易出口越來越依賴知識產權。由於各國擁有不同的知識產權,壹個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從而在國際貿易中充分發揮某些技術和產品的優勢。同時也可以倒逼其他國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可以給他們帶來競爭優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因此,當壹個國家擁有大量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時,在壹定程度上就擁有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最終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機制提升壹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第二,擁有知識產權擴大了世界貿易的範圍。據我們所知,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行為不僅滲透在貨物和服務貿易中,而且逐漸成為壹種獨立的貿易形式。知識產權保護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貿易,尤其是技術貿易。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保護專利技術所有者的權利,增加專利技術所有者對其新產品的保護程度,並在壹定時期內遏制其他企業對其新產品的模仿和偽造,從而加劇企業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增加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貿易,擴大世界貿易範圍。
第三,擁有知識產權可以帶來巨大的經貿利益。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將產品的組裝轉移到發展中的中國國家,是為了利用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使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成為其產品的制造商。通過開發自己國家的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從而利用知識產權擁有壟斷優勢——這不僅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還可以利用新產品的壟斷優勢擴大產品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從而獲得巨大的經貿利益。
(二)知識產權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
首先,過度的知識產權保護阻礙了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制度被普遍認為是推動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動力。但創新的根本動力來自競爭,知識產權保護本質上是壟斷。壟斷可以為創新者提供激勵,但也可以鼓勵前創新者依靠壟斷獲得高額利潤,從而削弱技術創新的驅動力。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越大,前創新者的壟斷收益越高,進壹步創新的動力越弱。這種不斷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對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會阻礙經濟增長,也會挫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二是知識產權保護實施中存在利益輸送問題。知識產權的主要權利人是現代工業,現代工業的壹個特點是大多數企業的銷售市場跨越多個行政區域,這就導致知識產權制度實施中的受益者和成本並不完全重合。受益者是企業,銷售地政府需要承擔更高的執行成本,受益企業增加的稅收收入不壹定被支付執行成本的銷售地政府獲得,從而產生利益輸送問題。國內地區間某種轉移支付機制可以部分解決上述問題,但國際上沒有這種機制。眾所周知,在中國,我們提倡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西方跨國公司從中受益最大。這些跨國公司享受比國內企業更高的稅收待遇,其逃稅規模也相當可觀;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單純加強有利於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必然會導致壹定程度上有利於跨國公司母國的利益轉移。
第三,過度的知識產權保護會導致貿易爭端。將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聯系起來是壹種新的國際趨勢,這使得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成員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貿易保護手段之壹。由於知識產權形成的貿易壁壘的合理性、復雜性、隱蔽性和合法性,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通過自身在技術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利用專利和標準建立了自己的貿易技術壁壘體系,再加上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在貿易領域的巧妙運用,使得其他國家的非知識產權所有者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面對專利申請受阻、產品被訴侵權、產品被專利阻止進入市場等困境,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之壹。
二、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壹)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取得的進展。
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中國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然而,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裏,走過了其他國家上百年的歷程。
第壹,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體系。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框架在二十多年前就基本建立了。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以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為主體,以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保護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修訂草案)等各種保護條例為補充的法律體系。中國知識產權立法的成就還體現在民法和刑法中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特別規定,新修訂的對外貿易法中有專門壹章保護知識產權。
第二,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實踐。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開始實行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並重,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最終由人民法院執行,同時加大了執法力度。同時,企業也開始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了自身的防範能力和保護意識。
(二)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
毫無疑問,與其他發達國家甚至壹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有巨大的差距。發達國家利用其大量專利和其他知識產權占領中國國內市場,控制中國海外投資和出口擴張,對中國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首先,中國缺乏保護知識產權的整體戰略。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智力勞動成果的壹項基本法律制度,也是促進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經濟和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激勵機制之壹。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占主導地位。知識產權制度作為激勵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重要法律機制之壹,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中國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戰略,知識產權在經濟和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影響了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第二,國家和企業的自主創新和R&D投資能力不夠。R&D活動是壹個國家、地區和企業獲取和擁有知識產權的源泉和基礎。但由於國家和企業科技投入不足,研發支出少,中國企業吸收消化新技術的能力,特別是自主開發新技術的能力普遍較低。很多企業走的是“引進來—落後—再引進—落後”的道路,這使得中國的產業結構和外貿結構很難快速升級,所以總是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第三,我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仍然不強,不能及時將其R&D成果轉化為知識產權,尤其是向國外申請知識產權的意識嚴重不足,導致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相關國家和地區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甚至壹些國有品牌在國外很多地方被惡意註冊;即使有些企業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不能及時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導致失敗。
第四,中國的知識產權立法與國際知識產權制度不壹致。雖然我國的立法體系建立的時間比發達國家短得多,但是我國的立法體系中沒有反壟斷法,與反壟斷相輔相成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也只是側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而沒有確立限制知識產權的立法思路。到目前為止,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在不同程度上可以適用於專利權的壟斷行為,但主要側重於調整專利權的許可行為,對其他濫用專利權的行為沒有明確的規定進行有效的約束,調整的範圍也不夠完整。同時,我國也沒有建立完整的標準體系。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參與國際標準和關鍵崗位的占有上存在較大差距。
三、中國應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主要措施。
在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同時,知識產權保護也為中國的發展亮起了紅燈。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時,知識產權危機給這壹全球化進程蒙上了陰影。因此,面對激烈的國際經貿競爭和深刻的知識產權壁壘,應努力創造發展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好環境,不斷提高相關企業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和水平。
(壹)將知識產權保護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中國是壹個擁有大量知識產權的國家,卻是壹個非知識產權大國。特別是入世後,市場的開放使中國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發達國家在專利方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構成了威脅。只有把知識產權問題作為重大國家戰略來重視,才能把知識產權危機轉化為科技發展的良好機遇,從根本上消除制約貿易發展的障礙。
第壹,完善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政府要為企業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保護知識產權。只有這樣,才能調動相關企事業單位及其知識產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快又好地創造和生產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確保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保持自身優勢。
二是國家提供資金支持企業知識產權的發展和形成。在開發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國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為企業知識產權的發展和形成提供資金支持,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如利用外貿發展基金、優惠信貸利率、政策性貸款和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時,建立和完善創收投資體系,充分利用社會資金支持自主知識產權的形成和產品出口。
第三,鼓勵企業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當前的知識產權危機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認識到國際貿易自由化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轉變觀念,加強學習
中國是世貿組織的成員。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時,應註意WTO和TRIPS對中國知識產權的規定。同時也要了解主要貿易國家的法律和實踐,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動向和法院判例,避免更大程度地落入知識產權保護的陷阱。當然,在認真履行義務的同時,也要充分借鑒國外的經驗,以充分享受WTO成員的權利,保護中國的產業和市場。
壹是轉變觀念,積極應對知識產權訴訟。改變過去對知識產權訴訟的被動態度,積極應訴。中國有很多企業沒有任何侵權行為,卻往往因為害怕訴訟影響企業發展而放棄應訴的機會,白白失去維權的機會;而實施了侵權的企業也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動應對,最後不得不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同時,我國企業界應完善商會的建立和利用,形成有效組織、協調、廣泛參與的企業聯盟,有利於增強向包括政府在內的各種力量尋求幫助和支持。
第二,加快人才培養和管理。以人為本的科技。開發、擁有和使用企業自主知識產權,首先要重視智力資本的作用,智力資本最集中體現在人的才能和價值上。目前企業乃至國家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誰的才能多,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近年來,跨國公司加大了在中國的人才掠奪。中國企業如果不重視人才,就會失去未來發展的動力源。同時,企業要加快自身人才制度和結構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完善的激勵和獎勵機制,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加強學習,盡快熟悉和掌握知識產權的各種知識和規則,強化全民學習的氛圍,讓全社會都明白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