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政治知識1
第壹課是踏上強國之路
1,目標:強國富民成為中華民族壹百多年來堅定不移的目標。
2.* * *生產黨是如何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
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富裕;改革開放,壯大。
3.中國如何做出改革開放的選擇?
1978,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4.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我國逐步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中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5、黨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興國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四項基本原則:立國之本,政治基石。
強國富民之路活力之源關鍵抉擇關鍵舉措必由之路。
黨的基本路線:幸福路線和政治保證。
6、改革開放的意義和作用
(1)改革開放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2)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經成為壹種社會意識。
(3)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活力之源。也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舉措。
7.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
(1)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壹大工業國、第壹大商品貿易國和第壹大外匯儲備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2)我國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快速增加,家庭財產穩步增加,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就。
(3)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8.十九大的意義:2017年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 * *制作方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9、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的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軍事和黨的建設。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是自我完善,不是根本改變,基本制度沒有改變)。
10,為什麽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3)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低、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
(4)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征。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1.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1)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2)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三)全社會繼續弘揚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勤於探索、勇於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
12.為什麽我們要享受發展的成果
(1)衡量壹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能只看經濟發展,還要看發展的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
(2)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鬥目標。
(3)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福祉。享受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如何* * *享受發展的成果
(1)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努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
(2)黨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 * *建設* *治理* * *的社會治理格局。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政治知識2
第二課創新驅動發展
1,正確理解創新:生活中處處都有創新,創新是壹種生活方式。
2.日常生活中為什麽需要創新?
(1)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給我們成就感。
(2)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都可以創新。
(3)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3.為什麽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2)總體上還存在科技創新能力弱、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低、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於發達國家等問題。
(3)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
(4)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5)時代呼喚創新,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
(6)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之本。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壹動力,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7)我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4.科技現狀令人欣喜:中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已經打下堅實基礎,在壹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5.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1)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2)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創新人才。
(3)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治理結構和協調機制,構建有利於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於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制環境。
(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
6.教育的作用
(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2)教育是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創新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3)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4)教育為個人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輸送燃料,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7.國家是如何鼓勵人們創業創新的?
(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創新者,渴望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是企業家,都可以通過努力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個人)
(2)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高創新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市場制勝之道。大國和核心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裏,要自強不息,敢於突破。(企業)
(3)在創新時代,我們不僅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當知識產權受到侵害時,要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從權利的角度)
人教版政治九年級知識3
第三課追求民主價值觀
1,如何理解民主的價值
(1)總的來說,人民民主價值的實現需要大多數人當家作主,有賴於民主形式和制度的建立。
(2)壹個國家選擇什麽樣的民主道路取決於其具體國情。
2.中國民主發展的歷程
自1840以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願望在近代壹直沒有實現。
俄國的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給追求民主進步和拯救民族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
1949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1956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民主真正建立在中華大地上。
改革開放後,不懈探索。
3、新民主主義的特點
(1),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壹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2)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有效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這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4.為什麽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1)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已經成為中國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2)法治所體現和保障的民主,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安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3)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
5.民主的實現形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獨特形式和優勢)。
中國的民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生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6.什麽是公民參與?
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渠道,以不同形式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7.公民參與的方式(形式):民主選舉、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8、民主監督的意義
(1)民主監督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和腐敗。
(2)實行民主監督有助於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
9.為什麽要增強民主意識?
(1)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壹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壹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
(2)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有利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也是保持社會主義制度活力的重要保證。
10,如何增強公民民主意識
(1)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待問題,正確、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
(2)公民要自覺增強憲法意識,始終按照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
(3)其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包容、批評、協商的民主態度。
(4)最後,公民要通過參與公共事務和民主生活,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政治知識4
第四個教訓是建設法治中國。
1.什麽是法治?法治就是依法執政。
2、法治的作用
(1)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們建立基本的、穩定的、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依法享有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權利和自由,使人們能夠安全而有尊嚴地生活。
(2)法治發揮引領和規範作用。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重要標誌,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正的有效途徑。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三)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3、法治的要求
法治需要良法的統治;良好的法治需要良好的治理。
4.什麽是良法?
好的法律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意誌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5.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的基礎:憲法和法律。
依法治國的核心:依憲治國。
依法治國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政府的作用:管理社會生活;提供公共服務。
7.什麽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原則運行的政府,政府的壹切權力都應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
8、依法行政的意義(=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
(1)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在行使權力時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則。
(2)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3)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從而推動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
9、如何依法行政
(1)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權力和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得到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並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
(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範政府的行政權力。
(3)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權力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10,如何全面依法治國
(1)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壹。
(二)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帶頭做尊法守法的表率,帶動全體公民守法。
(4)要強化尊法守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5)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明確樹立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秩序、公平正義。
11,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1)國家和社會治理既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發揮作用,既註重法律的規範作用,又註重道德的教育作用;
(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3)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在法治文化中的支撐作用;
(4)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政治知識5
第五課觀看精神家園
1,中國文化的特點: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2.中國文化的內容:①獨特的語言;(2)文化經典的汪洋大海;(3)世界著名的科學技術;④豐富多彩的文藝;等壹下。
3.文化自信的內涵: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發展更基礎、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4.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澱、傳承、創新和發展,也來自於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和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5.為什麽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1)文化使國家繁榮,民族強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認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精神動力。
(2)中國文化有迎接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3)文化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靈魂。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強大,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基礎,也是文化自信的水源,Kinomoto。
(4)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5)有利於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6.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國家)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原著,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2)增強文化自信,需要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代代傳承,代代保護;又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還要跨越時空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7.有哪些傳統美德?
《道紀》中有憂國憂民、天下的愛國情懷;具有勤奮、勇敢、自強不息的進取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諧風尚;具有誠實、守法、自以為是的高尚情操;具備尊師重道的道德規範;有壹個規範自己、寬恕他人、揚善抑惡的行為準則。
8.為什麽要弘揚傳統美德?
(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崇高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2)中華傳統美德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和精髓。
9.如何發揚傳統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於實踐。青少年有義務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建設。
(2)倡導向上的善良、孝順、愛父母、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青少年必須踐行。
10,民族精神的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愛好和平、艱苦奮鬥、勇敢自強的偉大民族精神。
11.為什麽要弘揚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壹個民族的“魂”。沒有它,壹個民族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
(3)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鬥的堅實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不竭精神動力。
如何弘揚民族精神?
(1)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在民族危機和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後繼。
(二)在他人生命財產面臨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3)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勤奮、努力、敬業、優秀。
(4)從自己和小事做起,自覺高舉民族精神。
1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什麽?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正義和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的個人價值觀。
14為什麽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核心。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也是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3)當代中國人評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劣的價值標準。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著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5,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做到細、小、落實。
(2)要自覺勤於學習,思維靈敏,註重修養,勇於實踐,明辨是非,善於選擇,做事認真踏實。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政治知識點文章;
★人教版九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1政治知識點
★人教版九年級政治知識點
★初中政治教育版知識點
★人教版初三政治知識點總結
★總結九年級政治重點知識點。
★2020年初中九年級政治知識點安排
★人教版初壹至初三政治知識點匯總
★人教版(二)
★人教版初三政治知識點總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