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模擬音響——從留聲機到LP唱盤
自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到1982年索尼/飛利浦公布CD格式後LP唱盤/唱片的逐步停產,在音響世界不過100多年的歷史中,模擬唱盤的存在足以傲視其它任何壹種影音訊號源。
回首留聲機到LP的發展歷史,揭開模擬時代的神秘面紗,通過本文,希望能夠引領讀者進入到模擬音響的世界中去。在iPod、MP3之類數字播放機充斥於我們面前之際,領略壹下模擬音響獨具的魅力吧!
瑪麗有只小羊羔
“瑪麗有只小羊羔,雪球兒似壹身毛……”
這是出自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之口的壹句兒歌。1877年,法國人克羅斯(Charles Cros)邀請愛迪生為他研制壹種能自動記錄電報信息的裝置。在機器試制完畢後,愛迪生取出壹張錫箔,將它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唱針的壹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壹頭與受話機相連。然後他搖動著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只小羊羔……”的“經典”唱段。當這壹切完成後,愛迪生又將唱針放回原處,再次搖動曲柄,接著機器裏就還原出了同壹句句子。
此後不久,這種被愛迪生稱為Phonograph(聲音記錄者,希臘文)的機器正式誕生。當時的它們只是被用來記錄話音,並非我們今天所謂的“音響”。而這壹點,愛迪生也是在10年後才領悟到的。
Gramophne的誕生
由於Phonograph必須在圓筒上以縱向刻有螺旋狀的音槽,因此有著復制困難的致命缺點,錄音效果也不盡理想。真要說它的好處,大概就只剩下可錄可播的雙重功效了。於是,早期就有人通過改良Phonograph來制成簡易型Dictaphone錄音機。音樂家巴爾托克在東歐各地采集民謠時就背過它,布拉姆斯也曾利用這種圓筒錄音機錄制過“匈牙利舞曲”。
1885年,貝爾兄弟與同事丁特(Charles Tainter)將錫箔圓筒改成了塗上蠟的紙筒,據此申請了Graphophone的專利,並在兩年後成立了American Graphophone Campany(美國留聲機公司)。
1887年可以說是留聲機發展史上的第壹個轉折點。除了AGC的創立外,愛迪生再壹次發現了Phonograph的價值(在此之前,他潛心於燈泡的研究),於是Edison Phonograph Company(愛迪生留聲機公司)誕生,它壹直維持到1894年破產為止。此外,德國人貝林納(Emil Berliner)進行了在塗蠟的鍍鋅圓盤上錄放聲音的試驗,並且為他發明的機器命名 Gramophon。由於Gramophon具有實用性與易於復制的特點,並且采用了與日後LP唱盤極為接近的圓板錄音片,因此也有人認為他才是留聲機的發明者。而到了第二年,留聲機才真正實現了商品化。
HMV的來歷
1890年,投幣式自動點唱機在美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只需要投入0.25美元,就能通過壹條插在耳朵上的管子來收聽到喜劇、笑話、吹口哨與銅管樂。1894年,哥倫比亞留聲機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 Co.)制造出壹種以彈簧驅動的家用留聲機,售價才40美元,這為留聲機進入家庭創造了契機。
與此同時,歌王卡羅素(1902年)和俄國男低音夏裏亞賓(1903年)相繼參與了唱片的錄音,不僅打開了唱片市場的需求,也帶動了留聲機的銷售。
當時采用愛迪生Phonograph的有美國哥倫比亞公司與法國百代公司;貝林納的圓盤唱片Gamophon後來成為了Victor(勝利,通常又可以取譯音“維克多”),不久又改用英國畫家巴勞德(Francis Barraud)所畫的油畫“它主人的聲音(His Master''''s Voice)”來作為標誌並更名為HMV。HMV其實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EMI(科藝百代)、DG(德國留聲機公司)、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等唱片公司的始祖。HMV和小狗的標記今天還出現在日本JVC的產品中。二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將當時的德國勝利公司更名為DG,日本勝利公司則只在國內使用Victor的品牌和標誌,於海外市場改稱JVC(Japan Victor Company)。這也就是為什麽在本地的二手市場,賣家習慣稱JVC為“狗頭牌”的緣故。
1925年Victor把貝爾實驗室所發明、內部裝有Exponential Hom的留聲機以Victorla商標發售,其最高檔的型號Victorla 30日後更為收藏家們所搶購。這下,家庭主婦們應該高興了,因為再也不必看到客廳中擺著壹支沾滿大灰塵的喇叭了。
開創電氣錄音時代
1906年,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發明了電子管,使得電訊號的放大成為可能。包括貝爾實驗室在內,許多人投入到這方面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聲音可以變成電流信號,利用電子管的電子增幅作用來轉動錄音機,將信號刻錄到唱片中。相對於之前,必須對著大喇叭進行演奏或吼叫的機械錄音(Acoustic),這無疑又是壹個重大突破。
1920年的11月11日,英國人傑斯特(Guest)和梅利曼(Merriman)將倫敦西敏寺舉行停戰紀念日典禮的實況透過電話線傳輸,記錄在了附近高樓上的圓盤中,這是最早的電氣錄音實驗。
1925年,英、美兩家哥倫比亞公司采用了貝爾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進行商用電氣錄音。這壹年由此被稱為“電氣錄音元年”,與1948年LP唱片問世和1957年立體聲唱片問世同屬於模擬音響時代的裏程碑之壹。當時的唱片稱為SP(即Standard Play),采用蟲膠加幹柏油粉的材料,轉速每分鐘78轉,壹面只能錄3~5分鐘的音樂。不過,即便有這許多限制,1925年的3月,哥倫比亞公司還是將錄音機搬進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錄下由900多人合唱的“聖子今夜誕生”,其壯麗的效果奠定了電氣錄音成功的基礎。
在唱片錄音品質改善的同時,重播設備也有了明顯進步。唱盤的驅動由發條變成了電氣馬達,重播時還采用到電子管放大。這時唱片公司把目標轉向古典曲目,1927年哥倫比亞為慶祝貝多芬逝世100周年,計劃錄制了貝多芬交響曲的全集。同時,唱片公司也進行了壹些整合:Victor入主RCA,成為RCA/Victor(所以今天RCA Red Seal Studio系列唱片中也能見到小狗標誌);1931年HMV與英國哥倫比亞合並成了今天的EMI;德國Graophon改用Polydor(即後來的寶麗金,今天的環球唱片公司)的名字;以便攜型留聲機Decca命名的唱片公司出現,今天它在臺灣被稱為“福茂”(環球唱片的子品牌之壹)。加上後來為索尼所收購的CBS(哥倫比亞/新力唱片,即CBS/SONY),今天的“5大”唱片公司在當時也已初具雛形。
發明家所特有的固執伴隨著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令愛迪生徹底退出了留聲機領域。此後的10多年,留聲機技術並沒有什麽根本性的突破,相反倒是錄音設備,如麥克風等在技術上有了不小的改進,這最終又將促進留聲機向LP的過渡。並且,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興起也帶動了音響行業的發展,這壹切,都有待於我們在下期分解了。
1883年,世界上最早的音響公司Thorens誕生,當時的產品是機械式音樂盒。1928年,它開始生產唱盤專用馬達,從而揭開其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史。
1893年,在芝加哥的美國博覽會上,愛迪生首次公開示範了Motion Picture,它被認為是有聲電影的雛形。
1899年,巴勞德將他為愛迪生創作的油畫His Master''''s Voice中的圓筒改成圓盤,賣給貝林納的Gamophon。1900年6月正式成為Gamophon的商標。
1904年8月,哥倫比亞公司在美國以1.5美元推出雙層唱片,超低價格得以順利進入平民家庭。
1918年,松下幸之助在大阪成立松下電器制作所,到1931年才開始生產收音機。
1918年,丹麥高度風(Ortonfon)成立,二戰後開始生產唱盤和MC唱頭。
1923年,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試驗將聲音與膠片同步播放。
1925年,美國Shure成立,以出品MM唱頭著稱。
1927年,西方電器的子公司Altec Lansing(劇院之聲)與Electro-Voice和JBL相繼成立,它們同為美國音響業的元老。
1932年,樂富豪(Wharfedale)於約克郡成立,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音箱制造廠之壹。
1939年,BBC開始試驗立體聲廣播。
20世紀30年代後的整整40年間,模擬音響的發展進入到了顛峰時期。除了1925年首次商用電氣錄音,被譽為模擬音響3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刻中,有兩個就發生在這40年裏:1948年LP(Long Playing)唱片的問世意味著現代意義上膠木唱盤/唱片的誕生;1957年美國錄音協會確定將45/45刻片技術采納為立體聲唱片的標準格式,結果它壹直被延續到了今天。
20世紀30年代前後,留聲機技術得到了壹定的發展,原先的發條驅動改為了電動馬達式,電子管放大技術也被運用到其中。此時,唱片公司將目標轉向了古典音樂,還是在1927年,哥倫比亞公司為了紀念貝多芬逝世100周年就錄制了貝多芬交響曲的全集。
這段時間裏,唱片公司也進行了壹些整合:Victor入主RCA,成立了RCA/Victor(所以今天RCA Red Seal Studio系列唱片中還能見到小狗的標誌);1931年HMV與英國哥倫比亞合並成了今天的EMI;德國Graophon改用Polydor的名字(即後來的飛利浦/寶麗金,現已為環球唱片所收購);以便攜式留聲機Decca命名的唱片公司出現,今天它在臺灣被稱為“福茂”(環球唱片的子品牌之壹);加上後來為索尼所收購的CBS(哥倫比亞/新力唱片),後世的“五大”唱片公司在當時已初具雛形。
高保真時代的來臨
所謂是“花開兩枝”,伴隨著電氣錄音的深入,麥克風、放大器等設備在性能和技術指標上都得到了突破。1930年之後的有聲電影已經開始采用多麥克風錄音,聲音的清晰度和頻率響應都遠比當時的SP(即Standard Play)唱片要好許多。這樣,就對唱片的制作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戰期間,為了能使海軍軍官分辨出英德潛艇不同的馬達聲,時任Decca技術主任的阿薩·哈替牽頭開發出了壹種能收錄10kHz以上高頻的監聽器,這就是後來所謂的“FFRR全頻錄音技術”(Full Frequercy Rang Recording)。不過真正被運用到唱片業則是在臨近戰爭結束的1944年。要知道,在戰前,電氣錄音的頻響被限制在了“可憐”的100Hz~500Hz以內,FFRR 40Hz~10kHz的頻寬幾乎涵蓋了所有樂器的基頻段,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了!
1944年12月22日,趕在聖誕節之前,第壹張FFRR技術制作的唱片在英國上市。它的出現令整個產業投入到了新壹輪的技術競賽中去。之後,沿用已久的蠟盤為噪音較小的醋酸盤所取代,加熱型錄音刻針的運用使唱片的音質顯著提高。家用留聲機的循跡能力變得剛好,並且改裝了采用寶石唱針的輕型唱頭……類似的改進令High-Fidelity(高保真)時代逐步來臨。
LP的誕生
音質的改善是壹個方面,但78轉SP唱片只能錄制3~5分鐘的音樂讓人難以接受。
1931年,RCA就嘗試推出33 1/3轉的LP(Long Playing)慢速唱片,但卻無疾而終。之後,哥倫比亞也開始了類似的嘗試。由於不清楚LP的前景將會如何,兩手準備的哥倫比亞同時采用78轉和33 1/3轉蠟板來進行錄音。結果,1948年LP唱片實驗成功,哥倫比亞成為了最大的贏家。這種唱片從最初的每面錄制16分鐘逐步增加到22分鐘,恰好可以容納大多數45分鐘以內的交響曲。
不甘落後的RCA在第二年推出了45轉的EP(Extended Play)唱片,音質等同於LP,每面錄音時間約5分鐘。由於配套的唱盤價格便宜,時長又恰好適合流行音樂的應用,很快在年輕人中打開了市場。
之後,還有種16 2/3轉的超慢速唱片問世,但很快被淘汰。
恰恰是這樣的原因,後世的我們可以在壹些唱盤上見到78、45、33 1/3轉等3種轉速的切換開關,就連唱頭也分成了SP、LP/EP兩種。1953年,RIAA(美國錄音工程協會)確定將RCA的New Orthophonic均衡電路設定為LP統壹的唱頭放大標準,結束了近10種規格混於壹世的局面。今天我們在放大器上見到的Phono端口,大多符合RIAA的這個標準。
革命性的立體聲
1953年,Decca在West Hampstead錄音室與曼托瓦尼樂隊合作進行了第壹次試驗性的立體聲錄音。3年後,它研制出了在同壹個音槽內錄制兩種不同訊號的方法。不過,最終采取的45/45立體聲唱片刻片模式卻是由美國人所掌握的,那是1957年的事了。
美國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膠木唱片的音槽裏以45度的V字型劃出兩路聲軌分別用來記錄左、右聲道的信號,然後唱頭內的線圈也被設計成45度讀取,最終產生出立體聲效果。相對Decca的方案,雖說各有優點,但由於前者在唱片的刻制與唱頭的裝配上比較方便而獲得了廣泛認同。
江山人才輩出,至此,LP開始了它的黃金歲月。
1956年,RCA與日本Victor開始出品45/45的立體聲唱片。只是初期的立體聲LP唱盤都為專業產品,主要提供給電臺等機構使用,直到1962年氣墊喇叭的創始人Edgar Villchur推出第壹部供音響發燒友使用的AR手動式唱盤為止。AR唱盤的避震懸掛系統在當年被稱為“什麽都不怕”,廣告裏那把準備擊向AR唱盤的鐵槌令許多人至今還印象深刻。
立體聲唱片推出後,Ortofon就有了它在MC唱頭中的代表作——SPU系列。1995年,Ortofon還造了顆以6N純銀線繞制的MC Rohmannh唱頭來誇耀他們的技術成就。Denon在1963年推出的DL-103唱頭至今仍有後續型號在生產。Shure在1964年推出的Vl5唱頭成為了MM 唱頭中的經典之作。
立體聲初期開始流行動態平衡型設計(Dynarc BalanceType)的唱臂,Grace於1958年發表的G-240 SemiIntergrated Tome Arm。1959年,英國SME推出了靜態平衡型(Static Balance)唱臂3009(短臂)和3012(長臂),其優秀的構想設計與精密的工藝立刻改變了唱臂的流行方向。3009日後成為第壹個獲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的唱臂。1957年Thorens推出了世界上第壹部非磁性轉盤TD124,1983年為慶祝建廠100周年推出的TD126MK CCentenial轉盤更為美好的模擬時代留下精彩見證。
那個時候,學習能力超強的日本廠家開始嶄露頭角。YAMAHA的KT-1唱盤就獲得了不錯的評價。Neumann的錄音室用轉盤同樣如此。
面向Digital的時代
這之後,LP唱盤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刻,但也開始了它退出主流舞臺的時刻。因為數字技術開始出現在我們面前。下壹期中,我們將為讀者分曉。
這壹時期值得我們關註的另外壹些話題:
1940年,Walt Disney制作了第壹部立體聲電影Fantasia(幻想曲)。60年之後,Disney發行了《幻想曲2000》DVD來紀念這壹歷史性時刻。
1946年,東京通訊株式會社成立。12年後,它以SONY的品牌推出了全世界第壹部晶體管收音機。
1947年,世界上第壹本音響雜誌《Audio》創刊。它曾是美國最為暢銷的音響雜誌,於本世紀初停刊。
1949年,Harry Reizes在Hotel New Yorker舉行了世界上第壹個音響展。
1952年,Harman Kardon成立。在收購了JBL、Mark Levinson、Infinity、Lexion和AKG等多家公司後它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音響制造企業。
1959年,各主要唱片公司開始發行立體聲唱片。
1963年,飛利浦在柏林的國際音響展中發表了卡式錄音帶。
1965年,Ray Dolby在倫敦向Decca展示了它的錄音噪聲降低裝置,這就是最早的杜比降噪技術。
1969年,以生產LP唱盤聞名的Linn在英國創立。
20世紀的最後30年對於LP的發展來說,是極富戲劇性的。在這其間,它經歷了從顛峰到沒落再到近乎消亡的巨大轉折。新技術的湧現令LP無論在性能和普及度上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然而,壹些更新的技術,比如說今天已經家喻戶曉的數字處理技術卻以更為強盛的生命力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它們的到來則預示著LP終將告別歷史舞臺。
圖00 Stanton STR8-30,直驅式LP唱盤中的翹楚(題圖說明)
如果說前面的40年,LP的世界是為歐美廠家所主導的,那麽,到了1970年代,勤奮好學的日本人終於有機會走到了前臺來。我們不得不感嘆歷史是多麽驚人地相似,之前我們在說到相機時可能首先會想到萊卡,但在今天,數碼相機的世界卻為大多數日系品牌所掌控。LP,或者說整個音響史中,這樣的壹幕壹而再,再而三地在重演。
新生代的崛起
1969年,日本松下(Technics)推出了第壹部Direct Drive馬達直接驅動式LP唱盤SP-10。這在當時還以Belt Drive皮帶傳動驅動為主導的LP世界裏引起了轟動。富有創新精神的驅動方式解決了壹個長期以來困擾著人們的難題,那就是伴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唱盤皮帶老化的問題,並且使得LP唱盤第壹次真正做到“收放自如”:想讓它轉就轉、停就停。如此壹來,也為後世那些熱衷於“打碟”和Remix的DJ們多了個炫技的法寶。
只是,直驅式唱盤在取代過皮帶傳動後不久又順應了“風水輪回轉”的說法,最終還是讓位給了發燒友普遍認同的、“音樂味更濃”的皮帶傳動。因此,現在流傳下來的馬達直驅唱盤大多都是日本制的產品,如索尼TTS-4000、天龍DP-5000和Micro DDX-1000等。
不過,正是源於它的不再流行,使得我們有機會在二手市場上見到大量直驅式LP唱盤。對於那些今天依舊想品味LP滋味的初級玩家,這種價廉、同時又易於維護和保養的直驅式唱盤倒就成了首選。
1974年,日本Victor開始采用水晶震蕩器的相位伺服方式來穩定轉盤的轉速,這就是所謂的“石英鎖定”方式。之後索尼等廠家也紛紛使用到這項技術,從而大幅提高了轉盤的精密度。
唱頭與唱臂的演變
除去唱盤驅動方式的演變,1970年代前後伴隨著新材料的出現,在唱針、唱臂等各個方面,LP都在不停“進化”著。
1973年索尼發表了采用碳纖維制造的唱臂;先鋒則以鈹來制作唱針的連桿;Technics用到了釤鈷(Samarium-Coblt)混和磁鐵來生產MM唱頭;今天以出品靜電耳機聞名的Stax推出了靜電式唱頭CP-X;而來自英國的Linn強調了高精密度的制造工藝,壹直到現在它都在出品高級的LP唱盤。正是這些廠家,為LP的迅速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時LP唱頭與唱臂的制造幾乎成了日本人的天下。
還是在1962年,朝倉收就創立了Supex,次年即以Ortofon(高度風)的品牌推出MC唱頭,這壹次,他讓全世界都領略到了來自日本的音響美學。同年,松下秀雄創建了Audio Technica(鐵三角),它在後來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唱頭生產商,其中的AT-l還是日本第壹款MM唱頭,之後的AT-35(VM式唱頭,1967年)和AT-34(第壹款雙動圈式MC唱頭,1977年)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壹個人”的唱頭
1977年,伴隨著Grado對MC唱頭專利的開放,更多日本制的MC唱頭出現,其中就包括了不少的“壹人”公司,Hi-End音響的“小眾”在這裏被發揮到了極至!像是只接受客戶訂貨制作的Win拉力測量式唱頭、采用象牙為原料的Miyabi、鑲上藍寶石的Argant和以石南根來制造Mr.Brier唱頭的Goldbug,它們的誕生為發燒友們帶來了更多樂趣。
另壹位東京技術學校畢業的Nabori Tominari從技術觀點制造MC唱頭,以Dvnavector品牌出售,他與光悅截然不同,但仍吸引壹些追隨者。
那個時候,由管野義信開創的Koetsu(光悅)唱頭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終極目標。此人不僅精通古典樂和油畫,還是位禦用的鑄劍師,就連日本天皇的佩劍都由他親手鑄造。多才多藝的他出於對市售制品的不滿,親手設計和制造起唱頭來。起初只是自用或贈於親朋好友,直到1978年拿到美國銷售後才聲名大起。他所強調的傳統技藝與自身的神秘氣氛讓發燒友為之瘋狂。另壹位東京技術學校畢業的Nabori Tominari則從技術觀點來制造MC唱頭,以Dvnavector品牌出售,他與光悅截然不同,卻也吸引了壹批追隨者。
數字時代降臨
現在,我們可以談壹下飛利浦了。以燈泡起家的它到那時已經有80年的歷史。
1969年,飛利浦率先提出了激光影碟的構想,5年後激光唱片的雛形出現,到了1979年它聯合索尼開始進行Compact Disc(CD)的開發。而當1981年松下電氣加入CD陣營時,CD與LP的大戰才正式上演。
其實,還是在1970年代,錄音師們已經開始了數字錄音的嘗試。這種被稱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脈沖碼變調)的技術也就是後來CD的編碼方式。
1972年,BBC在調頻廣播中試用數字設備。同期,NHK將PCM技術轉移給了Denon。那壹年的4月24日,在東京青山的TwerHall音樂廳,Denon錄制了史麥唐納弦樂四重奏演出的莫劄特第15號弦樂四重奏。這壹次的錄音後來被制作成LP發行。現在我們該明白,為什麽會在後期發行的那些LP唱片上看到Digital的字樣。除了表明這是通過數字錄音技術得到的之外,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意味著模擬音響代名詞的LP即將日落西山。
1979年元旦,Decca在維也納錄制了鮑斯考夫斯基指揮維也納愛樂的新年音樂會,這是英國唱片公司的首次PCM錄音。比較具有歷史意義的是,這個錄音在1980年代被制作成CD唱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DDD制作(即以數碼錄音、數碼混音和數碼制作的CD唱片)。
LP保衛戰
雖然CD在上市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難,包括被人詬病為“聲音粗糙”和“缺乏音樂味”(這種說法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它對LP的沖擊卻是巨大的。
很快,LP保衛戰拉開帷幕。
1982年,當寶麗金在漢堡的CD壓片廠正式投產之時,由Denon離職員工組成的Highphone在日本成立。
兩年後,海老澤澈創立了Roundale Research。而曾在日本最早的MC唱頭廠家Fudelity-Research工作的池田勇則成立了Ikeda公司,發表的Ikeda 9唱頭被稱為“夢幻終極唱頭”,算是在進入到數字時代後模擬音響的壹大進步。
在歐美, Goldmund(1984年,瑞士)、Roksan(1985年,英國)、VPI(美國)、Graham Engineering(1986年,美國)、Wilsonbenesch(1989年,英國)和Immedia(1990年)同樣是數字時代模擬音響的擁戴者。
到了1990年代,LP終於從大眾層面上消失。CD和磁帶錄音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各種各樣新格式都不斷湧現。在那個時期,“Digital”已深入人心,除了歌舞廳裏DJ用到的LP,它已經不再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家中。LP唱片的全面停產更是令這壹趨勢迅速蔓延。
然而,有趣的是,到了21世紀,伴隨著SACD和DVD-Audio這兩種被稱為下壹代音頻格式的唱片出現,人們似乎又回到了從前。“擁有LP才有的完美音質”成為了對SACD最好的褒獎,我們在音響展中見到越來越多以LP作訊源的演示,那些久未推出LP唱盤的老廠也從滿是灰塵的倉庫裏重新找到那些模具和圖紙,Opus之類唱片公司也重新開始了LP唱片的發行,這壹切,似乎都在述說著LP不死的神話,即便它們只在非常小眾的音響發燒友中傳開。
這壹時期值得我們關註的另外壹些話題:
1967年,《Stereo Sound》(立體聲)雜誌在日本創刊。側重Hi-End音響的《Stereo Sound》與側重於家庭影院的《Hi Vi》在今天同時還出中文版。
1970年,EV提出4聲道矩陣LP唱片格式。
1972年,日本Sansui(山水)推出QS矩陣式唱片,這是最早對LP環繞聲的嘗試。
1972年,Mark Levinson成立,它為現代的晶體管放大器奠定了新標準。12年後,Mark將公司轉手再成立Cello,之後又再次轉手並創建Red Rose。
1975年,Meridian(英國之寶)創立。如今以成為數碼音響的領導者之壹。
1977年,TEAC發表了DAD唱盤的試制品,為CD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
1982年,CD正式上市,DAT原型機誕生。後者由於其近乎“完美”的數碼錄音而遭到唱片商們前所未有的封殺,最終退出家用市場。
1984年,寶麗金的CD壓片廠裏誕生了第1000萬張CD唱片。
1991年,為了抗衡飛利浦的數碼錄音機DCC,索尼推出MD,但直到6年後才真正開始為人們所接受。
1997年,DVD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