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杏花村是什麽?

杏花村是什麽?

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

杏花村位於池州市城西,古時曾有“十裏煙村壹色紅,村酒村花兩***幽”的佳境記載,是全國唯壹以村建誌的村。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春遊池州杏花村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揚千古。古時的杏花村,村內茅屋酒簾,亭臺樓榭,十裏杏花、燦若紅霞,是歷代仕宦文人賞花沽酒之地。

杏花村1987年被列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區。 杏花村古井文化園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西郊壹公裏處,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遺址基礎上建成的新的旅遊景點。園區占地面積約13520平方米,主景區由黃公井院、釀酒坊、杏花亭、村誌館、煥園等組成。園區風格樸素、典雅,園內廣植花草、杏樹成林、溪流縱橫,仿唐建築錯落有致,古戲臺文藝演出、精彩紛呈,淡淡的酒香不時迎面撲來,是現代遊人憑吊懷古、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酒都杏花村,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北的太汾公路北側,有青銀高速公路過境,以汾酒聞名天下。早在壹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這裏的杏花村酒已聞名國內。而且,歷代的杏花村都以釀酒、酒文化聞名。盛唐時,這裏以“杏花村裏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成為酒文化的古都。歷史上,我國著名文人、學者李白、杜甫、二牧、宋延清、顧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賦詩贊譽。李自成進北京路經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盡善盡美”的題匾,杏花村曾壹度更名“盡善村”。

如今杏花村,廠景如畫,酒如泉湧。名酒汾酒、竹葉青、白玉汾、玫瑰汾、北特加都已打入國內外市場,成為酒中佳品。杏花村酒廠正經歷著它的最為繁榮的時期。 古井上有壹亭,名申明亭。據古碑文記載,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釀酒,馥郁芬芳,為汾酒和竹葉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釀酒始於北魏,已有壹千五百多年歷史。歷代文人墨客,題詩刻碑,盛贊佳釀.神化傳說中的“醉仙居”酒店,最為人樂道。有位仙翁老道,衣著襤褸,三次飲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變古井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陽,自然環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來,汾陽市政府為擴大杏花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使名特酒(汾酒、竹葉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於四業(服務業、餐飲業、娛樂業、旅遊業)建設,成效顯著。擁有全國唯壹壹座獨立的汾酒博物館,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書畫作品3000余幅,並興建了“酒都碑廊”。現在,酒都杏花村氣候宜人,環境舒適,正期盼客人的光臨。

麻城市岐亭鎮杏花村

據專家學者考證,即晚唐詩人杜牧《清明》詩中所寫的杏花村。  

這是壹座文化名村,風景幽美,楊柳依依,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隨著歷代文人的吟詠,早已聞名遐邇。北宋蘇軾貶謫黃州路經此處,意外地見到了隱居於此的友人陳季常。從此,他三次來杏花村飲酒賦詩,尤其是他撰寫的《方山子傳》,將此處記入其中,膾炙人口,流傳千古。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禦賜巨匾“杏花古剎”於村廟。

杏花村處在106國道和京廣—京九漢麻聯絡線旁,民風淳樸,好客多禮,村民住房仍保持著古代建築的風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晚唐著名詩人枚特寫的七絕《清明》,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卻眾說紛紜,或雲在山西的汾陽,或雲在安徽的貴池。其實,這“杏花村”卻是在齊安(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歧亭之旁。

歧亭處於洛陽至黃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來的古城,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誌》載,這裏於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縣,梁置歧亭縣(為十八蠻縣之壹),“古赤這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還載《唐書地理誌》雲:“麻城屬黃州齊安州。”又《讀史方輿紀要》雲:“歧亭在縣西七十裏,齊梁間為歧亭縣,變是蠻縣之壹,今為歧亭鎮。明嘉靖中初高郡丞於此。”《黃州府誌》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鎮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陂、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誌》還載:“杏花村在歧亭鎮北五裏處,因是交通要道,杜牧過此賦詩,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過這裏呢?有詩有證。請看《題木蘭廟》:“彎弓片戰作男兒,夢裏曾強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指雲堆上祝明妃。”這是杜牧任黃州刺史時登木蘭山(當時屬齊安郡,今為武漢黃陂縣)為木蘭廟所題的詩。杜牧從黃州到木蘭山,必定此過杏花會。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憂解乏,正是這裏,宋代蘇軾謫遷黃州,也曾路過這裏,與隱居在杏花村的舊友陳季常邂逅。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這裏流傳的民諺雲:“三裏桃花店,四裏杏花村,村頭有美酒,店裏有美人。”據《麻城縣誌前編》(卷之三)載,這裏的酒是與眾不同的“水酒”(又名“黃酒”)“純以糯米釀者,其曲內無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凈余滓,入瓷甕固封貯之,經年色黃,味尤美。”這種醇酒方法流傳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據《復齋漫錄》記載,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後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詞人謝無逸也路過裏,並於杏花村驛避上題《江城子》壹首:“杏花村裏酒旗風,煙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橫,楊柳陰濃……”這與“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