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壹個被改造過的老式商標。

壹個被改造過的老式商標。

百年雞變“金鳳凰”

說到石家莊的“老字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金鳳扒雞,這種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產品,至今仍“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

“金鳳扒雞”首發於1908。當時,石家莊大喬街上有壹對回族夫婦,名叫馬宏昌,開了壹家馬家雞店。他們采用了獨特的制作工藝,用蜂蜜油炸雞肉,用中藥秘方熬湯。做出的扒雞味道獨特。雖然當時店面很小,但是生意特別紅火。每當熱氣騰騰的扒雞做好的時候,店外總是擠滿了顧客。因為每天都是供不應求,去的晚的顧客往往買不到。

“扒雞色澤金黃,味道純正,清香撲鼻,衛生幹凈,幾乎全城聞名。”壹位在石家莊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先生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面。

“那時候在大喬街還只是叫馬甲集,店也叫大喬街扒雞店。”據金鳳扒雞傳人、現為石家莊洛杉基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分公司廠長的紀介紹,制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料組成,是雙重的,既是香料又是中草藥,在《本草綱目》中有其名稱,因此具有壹定的藥理作用和保健作用。“雖然幾經變遷,直到現在還在用百年老湯。每天清湯,去掉浮油老渣,加新料。配方是秘方,以前是壹個人傳下來的。所有的渣滓都應該用火燒掉。即使是現在,也只有少數人知道配方。制作時有專人負責食材,其他人回避。”

據紀說,還有壹種“竊以為論”。據說創始人壹開始也是給壹家雞店當學徒,後來不甘心生活在別人手下,創新了自己偷來的制雞秘方,於是另起爐竈,創立了自己的“馬加吉”。"由於年代久遠,這種說法沒有證據可考."

馬加吉壹直堅持前店後廠的作坊式生產模式。1956公私合營後,劃歸石家莊食品公司。“當時生意也很紅火。市民們不得不早起排隊買雞。很多來石頭出差的外國人也要帶壹兩回來當禮物送給親戚朋友。”據紀介紹,後來街改建,1983的老店從原址遷到了南馬路。因其工藝獨特,歷史悠久,更名為“扒雞老店”。“當時大喬街的馬家街和永新惠民雞合並,結合兩者優勢成立了惠民扒雞加工廠。”

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於1984正式註冊了金鳳扒雞商標。“金鳳的意思是‘雞舍裏飛出金鳳凰’,希望能像鳳凰涅槃壹樣,讓老品牌、老產品走出石門,沖出國門,獲得重生。”

馬家雞店傳承了中國燒雞的傳統工藝,靠的是自身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但過去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也限制了其進壹步發展。因此,“金鳳”扒雞的經營者在繼承老字號傳統的基礎上,改進了加工工藝,設計了特制的不銹鋼夾心鍋代替原來的大鐵鍋,將明火加熱改為蒸汽加熱,將產品結構從過去的單壹品種改為扒雞、燒雞、香雞、肉雞、烤鴨等十余種產品,並引入真空包裝,將產品的保質期從2-3天延長到90-65438天。

如今,金豐扒雞廠已經搬遷到石家莊北二環西路。經過多次改建和裝修,老扒雞店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銷售網點也從原來的壹家擴大到省會各大超市和中小商場的200多家。離開石家莊後,其銷售網絡已擴展至周邊地區及保定、太原、北京、天津,還遠銷日本。

德州扒雞、道口燒雞、符離記辣子雞、上海水煮雞...這些充滿地域色彩的老字號制雞品牌,都開始“南下北上,四處遊走”。在為自己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當地的“同事”帶來了壹定的沖擊:也許是當地居民對自己習慣的口味不再“感冒”,也許是外來的和尚真的很會念經,有時是妳。

這不禁讓記者想起兩個問題:

外來和尚“經典”的關鍵在於“新鮮”——口味的新鮮,管理模式的新鮮。這裏的關鍵詞告訴本土老字號,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永葆青春。就像紀的比喻,“老字號就像央視的春晚”——剛推出的時候大家都叫好,現在很難討好,因為觀眾的欣賞水平在提高,欣賞角度也多元化了。老字號也是如此。如果不隨著市場需求積極創新,很可能被市場淘汰,從閃閃發光的老字號變成塵封的古董。

洋和尚的另壹個“教訓”是“規模”——沒有規模,就不可能占領市場,更談不上在市場上搶占優勢。但是,規模絕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這需要資金支持和管理方式的創新。事實上,各種遍布城市大街小巷,以連鎖經營、特許加盟等方式占據人們眼球的牌匾,已經為老字號提供了壹個範本。

但是,新鮮和尺度不是壹勞永逸的。新鮮感壹定是不斷的新鮮。外地特色食品在省會市場壹招迅速打開的情況並不罕見,但壹招過後,人們的嘗鮮好奇心得到滿足,經營狀況可能壹去不復返。這種壹次性的新鮮感是沒有生命的,很可能成為曇花壹現。壹次新鮮感形成的規模,只能成為沙灘上的城堡。肯德基也是百年老店。之所以能長久保持年輕,與其不斷根據客戶口味推出新品,以及嚴格穩定的質量管理是分不開的。

正如紀在“金鳳”的經營中體會到的,要學會如何做壹個金字招牌的市場。似乎E時代的“金鳳凰”正面臨新的“鳳凰涅槃”。(王榮娟)

裕興昌,壹個沒有文字記載的老字號。

義安街是張家口著名的老街。目前,在時間的磨蝕下,街道兩旁的建築已經破敗不堪。走在街上,記憶中只留下模糊的面孔和高樓陰影下的矮老房子。

怡安街不再像過去那樣繁華了。人們說這條街明年可能會被拆除。

在感嘆世事滄桑的同時,路過壹家糕點店,不經意間擡頭。壹塊寫著“裕興昌”的牌匾映入眼簾。這是壹個只聽說過的老牌子,沒有找到文字記載。記者急著去找,卻又不想見到,不禁有些激動。

正在忙碌的的秘書孫,給了記者壹份“裕興昌”的店面記錄,“裕興昌,老字號了。這項業務始於1905年,當時北京-張家口鐵路剛剛開通...百年老店,歷經百年滄桑,尤其是糕點,在張遠很有名氣。”

“裕興昌”創立的年份沒有文字記載,店鋪記錄所寫的1905無法確認。孫曾走訪許多老人,以核實建國日期。據在1970擔任裕興昌作坊廠長的老人介紹,裕興昌是壹位姓沈的老人創辦的,以前的糕點作坊就是現在裕興昌的地址,生意興隆。

由於大部分知情者已經去世,孫不得不經過壹番周折,才能作出較為準確的考證。她有壹份要拜訪的人的名單。

孫在裕興昌幹了30年,人生所有的美好時光都是在這間200多平米的糕點店裏度過的。

1974在她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裕興昌”就已經在這裏了,面積269平米包括店面、倉庫、車間、院子。直到1990,營業區域沒有變化。

1990,店鋪由原來的平房擴建為兩層小樓,面積609平方米。1997新增三層,面積擴大到1115平米。在經營面積的擴大上,糕點店也幾易其主。現在裕興昌的名字是改革初期改回來的,曾經叫“新豐糕點店”。

沒變的是,裕興昌的蛋糕壹直賣得很好。孫說:“過年過節的時候,糕點早就賣光了”,“裕興昌的糕點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都買不到了”。

孫子曰:世間有五味,酸甜苦辣鹹,五味之變,不可克服。裕興昌的糕點品種也從過去單壹的餅酥發展到現在的300多種。員工隊伍也從過去的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56人,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多萬元的規模。

雖然建立商店的確切時間尚未得到證實,但裕興昌準備在2005年舉行百年慶典。為此,他們已經開始準備了。孫說:“公司於2004年投資420萬元,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糕點、月餅生產線。現在我們正在開發新的無糖綠色食品。”

在孫書記的辦公桌上,有壹份“裕興昌退出國有企業改制有限公司”的報告。雖然沒有史料可查,但這家實實在在陪伴張家口人走過近百年風雨的老店,會煥發出更大的生命力。(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