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鎮茂林
茂林建置於北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流水潺潺。集鎮東溪、古溪兩水相抱,魁山壹峯獨秀。昔有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六軒、七十二園、壹百零八座大夫第,二十余座牌坊之說,規模宏大。現尚存明、清風格的府第軒園300余處。
茂林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隸屬安徽省宣城市,為涇縣西南重鎮,距縣城36公裏,總面積233平方公裏,鎮區面積2.6平方公裏。
茂林地處皖南涇縣,由於歷史上官宦人家較多,生活極為講究,在傳統的鄉間宴席中,自然形成了壹整套菜肴體系,相傳“十二碗”、“八大碗”等等,由於眾人所知所愛的原因,這些菜肴壹直流傳至今。在涇縣縣城裏,以土菜為名招攬客人的多是以茂林土菜和茂林家宴菜自居。
據說茂林人吳芳培為大清乾隆四十九年進士,曾任左都禦史署吏部尚書、光祿大夫,正壹品文官,告老還鄉之時從京城帶回兩名廚藝非常好的家廚。還有潘村榮祿大夫潘錫恩,嘉慶十六年進士,衣錦榮歸之時,皇上禦賜宮廷食譜壹套,禦廚兩名。就這樣,茂林飲食既有山水之天然,又得禦膳之真傳。民間特色,皇家風範,朝野風味融合,遂成茂林飲食之獨特文化。
12碗
筵席出菜順序,依次為:子—紅燒蹄髈;醜—涼拌;寅—三鮮湯;卯—腸湯;辰—粉蒸肉;巳—純山藥湯;午—糊粉;未—子糕;申—紅燒魚塊;酉—鹵肉;戌—小炒;亥—漂圓。菜譜為何以地支排列?這象征茂林飲食文化兼容幷蓄,博采眾家之長。
蹄髈
熱鬧的宴席
子--紅燒蹄髈
“茂林十二碗”,頭牌大菜便是這“紅燒蹄髈”。髈,形聲字。形旁為“骨”,連骨帶肉;聲旁為“旁”,讀第三聲。該字為方言字,髈者,大腿也。特指豬大腿部位的肉,又叫“蹄髈”。
“蹄髈”,是指材料來源;“紅燒”,是指烹飪方式。二者合壹,便是“紅燒蹄髈”。紅燒蹄髈須是取之於當地優良豬種,以壹年之內生長的壹百五六十斤毛身的最佳。從四只大腿部位“挖”下來的叫“真髈”。其中,前腿的兩個叫“正髈”;後腿的兩個叫“副髈”。從其余部位“挖”下的壹概叫做“假髈”。蹄髈“挖”來了,壹般是3 斤左右壹只。
蹄髈 先清洗刮凈,整個滾湯,起鍋,油炸至金黃。抹紅曲,放冰糖,急火滾湯,燉兩個時辰。半熟時放入大茴等作料,有的蒙上壹張豆腐皮,用木炭文火再燉。根據豬肉老嫩豬皮厚薄視情而定,半個至壹個時辰不等。中途還須時不時用勺子舀出鍋中的湯汁在髈面上回澆壹下,保持髈面油潤光滑,以防皺褶,這叫“披湯”。
壹般情況下,壹桌筵席的品位,壹位廚師的功夫,壹道紅燒蹄髈上來大致可見分曉。賓客們筷子頭輕輕壹夾,各取皮肉大快朵頤的同時,看在眼裏,品在口裏,色香味形,立馬評在嘴上。真是“壹髈知廚藝”啊。
醜—涼拌
“茂林十二碗”的頭牌大菜“紅燒蹄髈”,連皮帶肉,大快朵頤,但多少有點油潤。而“茂林十二碗”第二道菜:“涼拌”。它與“紅燒蹄髈”相比,正好葷素搭配,濃淡相宜。“涼拌”,取“兩相伴”諧音。涼菜相拌,兩人相伴。婚嫁雙壽最貼切,少年夫妻老來伴。
“涼拌”菜,主料有荸薺、菠菜、老黃豆;配料是豆腐皮;調料:食鹽、白糖、香油。先將個大新鮮的荸薺洗凈、削皮、切片,再將菠菜洗凈、滾焯、切短,加入清燉爛熟的老黃豆和軟化後的豆腐皮碎片,白糖多許,食鹽少許,滴入香油,相拌。壹道鹹中帶甜,清淡爽口的“涼拌”就完成了。
寅—三鮮湯
“ 茂林十二碗”第三道菜為“三鮮湯”。主料:豬肝;配料:“三鮮”——板栗或蓮子、山藥、香菇(幹);調料:冰糖、食鹽,還有味精。主配調,三料齊。該洗洗,該刮刮,該剝剝,該泡泡,該燜燜,該切切。然後開水打底,先放香菇豬肝,後放板栗山藥,再放調料。舀勻,裝碗。壹碗熱氣騰騰、鮮美絲甜的“三鮮湯”呈現在賓客面前。
卯—腸湯
“茂林十二碗”第四道:“腸湯”。將豬腸剪開,洗凈,切段,用陶制肉罐,木炭文火,清燉至略有勁道,但不費齒力為恰到好處。起鍋時放入食鹽、蔥花少許。這道菜的關鍵是:壹是既要去除腸道異味,又不能把腸子洗苦了;二是不能把湯給燉糊了,要保證清澈見底;三是不能把腸子燉緊了或燉爛了,要講究火候拿捏。
辰—粉蒸肉
“茂林十二碗”第五道:“粉蒸肉”。主料:五花排骨肉;配料:五香熟米粉。調料:食鹽、白糖、醬油、蔥花。先將肉切成小塊,放入食鹽、白糖、醬油,和勻,熗壹個時辰後與米粉參和拌勻,上籠屜(用軟豆腐皮襯底,防漏添香)蒸壹到兩個時辰,待五花肉油慢慢滲出,滋潤著熟米粉,骨頭香伴著米粉香,肉塊粘著油粉,盛上來,以蔥花點綴。
巳—純山藥
“紅燒蹄髈”上過了,“粉蒸肉”也用過了,賓客們腹內難免有些油膩,那接下來就上壹碗“刮油”但不傷胃的菜。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六碗:“純山藥”。也就是以山藥為主,燉熟稍作調配即可。山藥,本名薯蕷,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塊根圓柱形,富含澱粉和蛋白質,為席中上品。能補脾氣而益胃陰,還能以清淡去油膩。緣何山藥還有本名現名?據《本草綱目》記載,為避唐代宗李豫音諱而改為“薯藥”,去掉壹個“蕷”字了;為避宋英宗趙曙音諱又去掉壹個“薯”字,到最後就叫“山藥”了。
午—糊粉
第七道菜,就是與“紅燒蹄髈”、“粉蒸肉”並稱“茂林三絕”的“糊粉”。主料:上色連骨瘦肉;配料:肉雞、山芋粉(最好是蕨根粉或葛根粉);調料:花生末、姜末、蔥花、蝦米、米醋、食鹽、白糖、味精。先將連骨瘦肉、肉雞燉成絲汁,剔骨。放入壹應調料,用山芋粉勾芡,做成糊狀。稠而不裹,滑而不流,芡汁厚薄均勻,調料五色可見。甜鹹合味,營養豐富,滑感爽口,老少最宜。不幹不稀,半葷半素,暖暖舀食,護胃養胃。糊粉,又名“茂林糊”,它與“紅燒蹄髈”、“粉蒸肉”壹道,只有茂林的廚師才做得地道,堪稱“茂林三絕”而享譽海內。連同其它九道菜壹起,也只有茂林的廚師才做得原汁原味,出了溪口就很難覓得此等口福了。難怪人說“壹碗稀裏糊塗的茂林糊,養育了清清白白的茂林人!”
未—子糕
子糕,又名子孫糕。子,壹字雙關,既指雞蛋(茂林人管雞蛋叫“雞子”,意為雞的兒子,簡稱“子”),又指人類子孫的“子”。糕,壹字雙關,既指雞蛋煎餅切出來形如茂林街上美味小吃菱形“九角糕”,又與“高”諧音。主料:土雞蛋;配料:瘦肉末。調料:蔥花、姜末、菜油、食鹽。將雞蛋若幹個敲開瀝在盆裏,放入瘦肉末、蔥花、姜末、食鹽,嘯打成稠糊;再將平鍋燒熱,澆油,將蛋糊瀝入鍋中烤成厚薄均勻、二面蛋黃色的煎餅,起鍋,切成菱形小塊;再放到大鍋中,加水,文火燜半個時辰,讓子糕凝結,起孔,老皮,入味。連湯帶水。吃塊糕,蛋肉蔥姜,鮮美勁道,有老皮包嫩肉的層次感;喝口湯,微辛,略鹹。
申—紅燒魚塊
主料:鯉魚;調料:食鹽、菜油、醬油、米醋、白糖、姜末、蔥花、味精、辣椒粉。將鯉魚洗凈切塊,待鍋熱,倒油,燒辣,放入,翻煎,噴米醋、醬油去腥上色,加水,放入白糖、
姜末,辣椒粉,稍煮片刻,起鍋前放味精少許,起鍋後蔥花裝點。
酉—鹵肉
主料:瘦肉;配料:酸菜。調料:鹵汁,辣椒粉。先將瘦肉洗凈,切塊,下鍋,放水,滾湯,起鍋,倒掉滾湯水,放進鹵汁,加水文火打點,待八成熟鹵汁入味後起鍋、冷卻、切片;待酸菜加辣椒粉熱炒後,裝起半碗襯底,將鹵肉片均勻覆蓋其上,即可端出待客。
戌—小炒
主料:五花肉,幹水筍;配料:醬油幹子;調料:食鹽、豬油、白糖。先將幹水筍泡開,燜熟,洗濾,切段,幹子切絲,待用。再將豬油下鍋熱化打底,放入五花肉爆炒出油,放入水筍、幹子,放入食鹽適量,白糖少許,熱燴,油津津,香噴噴,甜絲絲,盛碗上桌。
亥—漂圓
先將肉泥加入芡粉、姜末、蔥米,搓成彈珠大小的肉圓子,放入滾水鍋裏汆熟,加入食鹽、白糖,高湯,起鍋。
至此,“茂林十二碗”俱已上齊。整個壹桌菜,半葷半素,料湯均衡。“壹半稀來壹半乾,壹半水來壹半山。”筷勺並用,充實滋潤。以上十二碗俱為傳統“正菜”,除此還配有“插碟”。壹般為花生米、松花蛋或鹹鴨蛋、水果或罐頭、油炸方片糕之類的,無定規,全憑廚師巧手妙招。
做好“茂林十二碗”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壹應葷素原料,須是茂林地面土生家養的。山肴野蔌,時鮮果品,蕨筍香椿,天賜地送,都是門前屋後的;燉肉煮肉,雞蛋香菇,辣椒黃豆,青菜豆腐,都是土生家養的。柴米油鹽,美味佳肴,照樣能整的麻溜利索。連普通人家過年,也就是這樣家常烹調辦年飯的。
在這十二碗中,“除燒髈、粉蒸、糊粉、子糕等四品為必備菜外,其它菜也可調換,如煮肉可換為“獅子頭”,也就是豬肉大丸子,燉肉可以加海參或換成燉整雞,拌菜可以換成涼拌海蜇皮等。在十二碗外也可加菜,加菜數量不受限制,通常有加“八寶飯、冰糖蓮子湯、家常小炒肉、白切肉或館店菜譜中的炒菜、鹵菜家常菜中的醒酒、下飯菜。
這壹套菜沒有商業化的動聽菜名,講的是傳統。菜要豐厚,大碗滿裝,賓客愛吃的菜皆有備份添加,定讓吃飽喝足。做菜要掌握火候,使老少皆宜,大家滿意。菜味要有別於家常菜,家常菜以鹹、辣、酸為主,而十二碗中的多數菜味偏甜,使人吃起來有異樣的好感。十二之數又表示月月安好,年年富足,不同屬相的賓客都會歡樂安康。滿足了賓客分享喜慶、祈求幸福的良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