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於1961年3月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2011年3月公布為第壹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建築演變
●南北朝-隋朝
南北朝天寶年間(550 -559),文宣帝高陽將晉祠擴建為“建大建築觀,建池塘”。
讀書臺、輞川亭、劉備亭、薛永亭、仁智軒亭、君福堂亭、難老泉亭、李珊泉亭等都是這壹時期修建的。
從高陽開始就壹直在維修。
隋煬帝黃凱六年(581 -586),在祠堂區西南修建舍利保健塔,從山西引水灌溉稻田,每周收益41。
●唐朝-晉朝(唐宋是晉祠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赴晉祠,題寫《晉祠碑記》並重新展開。
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 -983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晉祠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建築,修繕完成後還刻有碑文。
天盛時期(1023 -1032),宋仁宗的趙真立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的母親弋江修建了宏偉的聖母堂。
宋哲宗元佑、少生年間(1086 -1098),鑄造了壹個鐵人,並修建了壹個蓮花臺,使他強大起來。
元佑二年(1087),太原府長官陸機等人呈上六雕龍和聖母像。
四年(1089)在金人臺東南角鑄造了壹尊鐵人,現存的鐵人部於15 (1926)重鑄。
少生四年(1097),在金人臺西南角鑄了壹個鐵人。
五年(1098)在金人臺西北角鑄造了壹個鐵人。
東北角的鐵人毀得早,民國二年(1913)重建。
宋徽宗崇寧中學(1102-1106)重修了聖母院,並將其命名為“慈恩寺”。
鄭和元年(1111),重修苗堂。
第八年(1118),魚塘裏鑄了壹對鐵獅子。
金大定八年(1168),在梁飛大東增建了壹座寺廟,專門供奉聖母瑪利亞。
3個房間寬,2個房間深。
●元朝-清朝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重修唐叔虞寺建築,劃定晉祠周圍的邊界。
伊尹寫了《重建汾東王渺》。
元仁宗清二年(1313),弘治禪師重建了盛豐寺。
何誌元年(1328),重建苗堂。
元順帝鄭智元年(1341),任命王思成為河東(宣慰司)山西道,整修晉祠。
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晉祠,是重建聖母院。
第三年(1343),石雕《孔子步步高》安放在清華殿。
明洪武元年(1368),玉華寺重建,有三個正殿和三個左右側殿。
第二年(1369)加聖母為“光輝聖母”。
三年(1370),創建仙翁閣,又名洪閣閣。
明朝永樂十年(1412),和尚覺遠禪師來到盛豐寺,增建觀音寺,鑄聖母殿左鐘。
十四年(1416)建聖思殿,有三個正殿和三個東西殿。
二十壹年(1423),蓮花臺西北角鐵頭重修。
明天順元年(1457),聖母院大殿右側將鑄大鐘。
五年(1461),山西巡撫毛標修繕晉祠,刻《重修晉祠銘》。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聖母院堂立禦禮碑。
明鄭德六年(1511),重建苗堂。
第八年(1513),西北角的鐵人加斯金重建。
十五年(1520),昊天寺鐘鑄。
明朝嘉靖年間,白鶴亭建成。
十壹年(1532),王在晉祠東南角創辦晉西書院。
二十七年(1548)建讀書臺,建四川館、唐叔虞廟、李珊館、難老館。
40年至41年(1561年-1562年),寧化宮修建了聖母院和魚橋飛梁。
四十二年(1563),水母之家成立。
明朝隆慶元年(1567),高汝興撰寫《重修晉祠》重修東嶽廟。
明朝萬歷年間(1573 -1620),在獻殿前建有對月廣場和鐘鼓樓。
然後在會仙橋東,重修了壹個宏偉的水鏡臺,用於演戲。
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輞川閣。
建安二十五年(1686),太原知府周於六月重修寺,並撰文記述。
三十八年(1699),呂祖閣建成。
民國四十八年(1709),唐叔虞廟重建。
57年(1718),重修寺,創立宣。
清雍正八年(1730),高重修太桂寺。
清乾隆元年(1736),君天樂臺建成。
第二年(1737),重建了三個神社和樂瞳亭。
乾隆十二年(1747)或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舍利保健塔。
十六年(1751),翰林楊二遊知事回到晉祠,致力於晉祠的恢復。
二十五年(1760),重修公伯祠。
三十六年(1771),山西巡撫朱貴、太原命周寬重修唐叔虞寺。
三十八年(1773)擴建文昌宮、金水七賢祠、鎖虹橋。
三十九年(1774)建魚塘飛梁。
四十三年(1778),白鶴亭建成。
五十年(1785),朝陽洞和讀書臺建成。
六十年(1795),擴建昊天寺,重修讀書臺。
嘉慶六年(1801),修建玉皇閣和三清洞,關帝廟落成。
十四年(1809),對晉祠進行了全面修繕,包括蓮池、水榭、梁飛、太貴寺、公伯子寺和三聖寺。
二十三年(1818),修建玉華寺。
道光五年(1825),重建東嶽廟。
二十四年(1844),晉祠部分建築修復。
清鹹豐五年(1855),重修清華殿。
清同治二年(1863),重建盛豐寺。
清光緒元年(1875),清朝皇帝愛新覺羅·載湉題寫“三晉遺風”匾額。
二十八年(1902),彜族人劉大鵬完成了《晉祠誌》手稿本。
三十年(1904),建晉祠以待馮諼。
民國六年(1917)建洗耳亭和真趣亭。
十五年(1926),晉祠金殿東南角鐵首重修。
十六年(1927),建山莊(容家花園)。
十九年(1930)石船“無船”造。
●1949-至今
1954,修建直博運河,改建船閘虹橋。
1960年重修輞川閣,重修苗毅殿,擴建文昌宮。
1964,新建晉祠門和輞川閣,整修蘆苞河和三臺閣。
同年,樂瞳館被拆除,陜西書畫室重建。
1965,擴建老泉堰,修建南湖廳和晉祠公園船臺。
1975年,文昌宮全面翻修。
1977年,省幹部療養院歸還了120盛豐廟遺址的房屋。
1978,晉祠全面整修,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22戶居民遷出文物區。在王瓊寺南山修建了壹座六角亭,修繕了治伯渠,重修了好泉渠,修繕了關帝廟、唐叔廟、三臺亭、金溪書院。
1980年,新遷建築在盛豐廟原址重建。
1980-1981年,在晉祠郭旺村附近發掘出距今1400年的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墓內保存了近200平方米的壁畫,為我國最早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歷史瑰寶。
1981,擴建唐碑亭。
同年,對玉華寺、老君洞、瑞雲閣、陶然山莊等主要建築進行了維修。
晉祠公園飲馬泉景區改造,玉鏡閣、荷花香榭、長廊、牌樓等建設。,均由1989完成。
1991年,董壽平美術館在晉祠博物館建成開放。
在晉祠內外雕刻八個風景碑,建碑廊。
恢復晉西書院。
太原王祖師廟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