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江西民俗

江西民俗

近年來,龍虎山景區著力加強道教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建設,推出“體”遊線路,了解道教概況,領略道教祖庭的雄偉。引入“遊道家仙境”的“心”遊線路,了解道家崇尚“無為而自然”的核心思想;還推出了以探尋張道陵創作為目的的“尋思崖墓”的“神”遊線路,完善各項設施,采取多種措施,使“百神用人之地”、“洞天福地”的龍虎山,抖落塵埃,紫紅玫瑰,迎客四海,扶天克難,造福百姓,受到旅遊業界的贊譽。由於地形高差較大,中國大多數丹霞地貌具有雄偉和險峻的特征。龍虎山則屬於丹霞地貌,發展到老年。山體塊塊離散,峰林似的,地形高差比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所以整體看起來很美。龍虎山丹霞地貌類型也多種多樣,集中在龍虎山和仙水巖景區約40平方公裏的區域內。景區內還有蘆溪河,串聯起兩岸的丫蛋地貌,也具有碧水丫蛋的特點。關於此山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即《廣信府山治傳篇》稱其為香山的壹枝,橫貫山勢十裏,折向南,分為兩枝,故名;《龍虎山記》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壹代石天在此煉成九天仙丹,仙丹成功時,龍虎見之,因山得名。”方圓200平方公裏,山巒疊嶂,樹木蔥郁,碧水如緞,以二十四巖,九十九峰,壹百零八景而聞名。道觀、寺廟遍布在山頂的河邊巖石上。據山誌記載,原有大小道教建築50余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上清宮、正壹關、天師府、凈營觀、寧貞觀、元熙觀、逍遙觀、古天觀、靈寶觀、雲錦觀、祈真觀、進賢觀、真英觀等遭受了多次自然災害和火災。《雲七簽》卷二十七《極樂凈土》將其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歷代《石天》、《龍虎山誌》稱之為道教二十九福地),享有“仙城”、“仙城”之譽。它是張天師出生的地方,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之壹。龍虎山在江西省貴溪縣西南部。關於其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壹種以山形命名。清雍正《江西通誌》卷十壹說:“龍虎山在貴溪縣城南八十裏,兩峰相對,狀如龍虎。”其次,它是以張玲的故事命名的。龍虎山①清代近壁龍虎山記載:“龍虎山位於江西省廣信府貴溪縣西南八十裏仁孚鄉...其本名雲金山,乃第壹代天師煉成九天仙丹之地,名聞遐邇。”(2)之後自然是道家人的識見。道教稱之為第三十二福地,司馬成鎮《天地宮圖·第七十二福地》雲:“第三十二龍虎山,在新洲貴溪縣,為神仙張居軍所有。”(3)龍虎山是石天道教發展到龍虎派時,張玲後裔居住的地方。它是龍虎派和正壹派的中心,在道教名山中占有重要地位。據道長石天說,張玲第四代傳人張生在三國時期或西晉永嘉(307 ~ 312)前往龍虎山,即龍虎山的道長和石天道長在三國或西晉演變為龍虎派。這種說法疑點重重,由於缺乏證據,很難被視為信任史。根據古代碑刻記載,龍虎山最早的道觀是南唐寶達八年(950)修建的張天師寺,最早居住在龍虎山的張玲的後裔是二十壹代張丙義。見五代陳樵《南唐新洲龍虎山張天師廟碑記》:“道行必先拜,故請執事在新洲龍虎山新建石天廟。.....張丙義,第二十壹代,準備充分,氣凝,根深蒂固...先建不合適!”(4)道教資料顯示,龍虎山最早的道觀是唐會昌(841 ~ 846)所建的真仙觀,最早居住在龍虎山的張玲後裔是張騫的第二十代。見婁建遠《龍虎山誌》卷二。本卷《上清宮》壹文稱,上清宮原為“第四代石天從漢中回龍虎山(所)築傳壇,唐會昌居中,賜其真仙觀。”⑤卷六《張傳》:“二十代,強,中唐會昌,武宗召見,賜真仙稱號。”⑥張生健《壇傳》不可信。張時,吳宗慈的《壇傳》似乎比較接近史實。7.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景區。位於中國首個生態城市宜春。因整座山呈半月形,故稱明月山。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適應多種動植物生長,有紅豆杉、木蓮等珍稀植物,還有溫湯、富硒溫泉。以奇峰險谷、溫泉瀑布、珍稀動植物、禪宗文化為特色。宜春市明月山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西南31公裏處。是集“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旅遊”為壹體的山嶽型景區。明月山主要由太平山、玉景山、嶗山、陽山等十幾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因為整座山呈半圓形,就像半個月亮,所以叫明月山。明月山川雄偉多變,有的以美著稱;有的擅長男秀;有的與險峰競爭;有些人靠沈默取勝。明月山的景色是天然的。山野天池茫茫雲海,獼猴出沒。這裏有“奇崖、怪石、美松、山花錦”四大奇觀,以峰、瀑、洞、石著稱。境內山巒疊嶂,怪石眾多;山花爛漫,蒼松傲岸。鳥獸遍地,鳥語花香;到處都是苔蘚,流泉飛瀑,身臨其境,如入仙境,有“形似黃山”之美譽。明月山有五個景區和壹個度假村,分別是:以雲谷瀑布和張騫懸崖絕壁為主要特色的潭下景區;以日出、高山草甸、奇峰怪石為特色的太平山景區;唐家山景區,以五雲崖絕壁、五雲崖氣象奇觀為特色;以禪宗文化和民俗為主要特色的陽山景區;以珍稀植物、叢林野趣為特色的玉景山景區,以溫泉療養、度假、休閑、娛樂為特色的溫塘溫泉度假村。嫦娥奔月中,“處處明月,宜春月最亮。”古人曾在壹首詩中這樣寫道。位於伊春市的明月山是這種豐富的月亮文化的發源地之壹。明月山,因山上“石照如月”而得名,有竹海、瀑布、松濤、奇峰等壹系列美景,使這座名山“美壹步,壹裏不同天”。據神話史詩記載,明月山是嫦娥的故鄉,也是當年嫦娥奔月的地方,所以宜春有“月都”、“月城”的美譽。在市政府的倡導下,宜春於2008年9月成功註冊了“月亮之都”、“月亮之城”等商標,並註冊了域名,並於2007年、2008年、2009年成功舉辦了三屆“月亮文化節”,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註。隨著2009年央視中秋晚會《宜春月亮,中國情》的全球直播,被稱為“月亮文化”的宜春在華人世界裏已經家喻戶曉。名字來源於明月山的名字。從兩個方面來說,明月山是因物而名,因人而名。指出吳雲在《古月山考》中寫道:“東有明月山,西有武學古月山,凡石皆可為月之光。”所以叫明月山。唐代高僧戚跡說:“山名明月,明月照滿山。如果妳想去山峰,午夜步行也無妨。”妳什麽意思?山中有石,夜光如月。即使妳晚上去參觀山峰也沒關系。我們說明月山是以人命名的,因為明月山下有壹個夏佳村。這個村子裏有個女孩叫夏雲谷。她的昵稱是嶽明,這個女孩美麗而聰明。南宋時,宋高宗被選入宮中,後來成為宋孝宗趙昚(shèn)的正式皇後,也就是歷史上的成公夏皇後。當然,村民們以她為榮,她彌足珍貴。為了紀念月亮女王,他們把這座山叫做明月山,這就是明月山的由來。迷人的自然風光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