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旅遊業怎樣發展起來的?
振興茶產業 讓大紅袍“紅”起來 將山水風光和茶產業捆綁營銷,以茶促旅,以旅帶茶,武夷山茶產業紅紅火火!從傳統的茶葉到茶飲料、茶食品、茶枕等壹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壹個綠色、環保的茶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采訪前,先坐下泡上壹壺茶,聊什麽話題都伴著淡淡茶香……在茶文化藝術之鄉武夷山,采訪顯得另有壹番韻味。 大紅袍是武夷山壹張響當當的金名片,也是我國十大名茶之壹。然而3年多前,武夷山的茶產業並不那麽紅火。2006年春茶上市時,茶青壹公斤只賣1.2元,壹畝茶園只能采壹二百公斤茶青。“當時武夷山的茶產業是分散式家庭生產,規模小,技術落後,茶農不了解市場信息。”武夷山市發改局局長林明生說。 怎麽讓大紅袍真正“紅”起來,讓武夷山特有的茶葉資源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引擎?2006年,武夷山市下決心把茶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成立茶葉產業領導小組,設立茶業局,制定《茶產業發展三年規劃》,全面分析了全市茶產業發展的優勢和薄弱環節,從增加面積、擴大規模、提升質量、提高附加值等13個環節提出了未來3年茶產業的發展規劃。壹套壯大茶產業的組合拳開始出擊——— 首先抓品牌,改變武夷巖茶“有名茶無名牌”的現狀。武夷山確立了主打大紅袍的品牌戰略。2007年10月8日,最後壹次采制的母樹大紅袍茶葉送藏國家博物館,成為該館收藏的惟壹現代茶葉,使大紅袍名氣大振。 其次抓品質,建立質量監管體系。要求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建立原材料可追溯臺賬,設立茶企質量檔案,產品茶上市前強制送質量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後,才允許貼上武夷巖茶地理標誌保護專用標誌,同時制定扶持政策,鼓勵茶企創建綠色食品茶、有機茶基地。 第三抓營銷。將武夷山的山水之美和茶韻之香有機結合起來,以茶促旅,以旅帶茶,在全國打響大紅袍品牌。 今年,茶產業3年規劃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很多農戶式小作坊已經成長為正規企業,武夷山獲得國家QS認證的茶企業136家,擁有“武夷星”、“戲球”、“元正”等6個茶葉類省著名商標,“武夷山大紅袍”正在申報中國馳名商標。2008年,武夷山已建立4.8萬畝綠色食品巖茶基地,已有10萬余畝無公害茶園基地,涉茶產業總產值達8.05億元,茶企(農)的直接經濟效益提高了30%。 現在,武夷茶更跳出大山闖入國際市場。在武夷山最大的茶葉出口企業凱捷公司,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國外的茶商。 “以前,茶農是挑著擔子來送茶,慢慢地變成開著摩托車來,後來開起了‘皮卡’,現在很多坐上了小轎車。”武夷星茶葉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益寧笑著說。 持續升溫的茶產業不僅富了茶農,還招來了金鳳凰,越來越多看好武夷山茶產業的企業前來投資。武夷星公司就是其中的壹家。 “當年到閩北山區投資設廠,大家都不看好。但是我們有信心,這麽好的茶葉不可能賣不出好價錢。經過10年的發展,2008年武夷星公司銷售額達到2億元。”劉益寧說。 和壹般茶飲料不同的是,大紅袍罐裝茶水是不添加任何輔料的純茶飲料。武夷山友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善明告訴記者,“這個產品成功解決了罐裝茶水保質期短的技術難題,計劃投入1.5億元建廠生產,初期規模預計年產4000萬瓶。” 如今,武夷山的茶產業鏈條已經延伸至茶飲料、茶食品、茶枕等保健用品、茶味牙膏、茶工藝品、茶酒、醒酒茶等壹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在仙店工業園區內,形成了壹個綠色、生態、環保的茶產業集群。 “下壹步,我們將通過茶葉深加工企業對周邊縣市的茶葉企業發揮吸納作用,將這裏打造成為高附加值茶的窪地,並進壹步帶動茶機械、包裝等相關產業集群的發展。”林明生說。 巖茶村裏話“鬥茶” 武夷山大紅袍如雷貫耳,但是知道武夷山巖茶的人卻不多。走進種植正宗巖茶的巖茶村,處處飄蕩著濃濃的茶韻。 壹進余盛良的家,偌大客廳裏只見壹張巨大的根雕茶案,案上茶壺、茶杯、茶勺、各色茶葉和茶食等壹應俱全。“我給妳們泡點陳年的巖茶嘗壹嘗。巖茶越陳越好,去掉茶葉的火氣,更潤澤。”余盛良邊說邊煮上了水。落地玻璃窗外,壹側是竿竿翠竹,壹側是郁郁蔥蔥的茶山。 什麽是巖茶?“因為武夷山的茶樹是長在巖石上。”身為高級評茶師的余盛良說,“妳看,那邊茶樹根部泥巴下面沒多深就是巖石,是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石頭經過漫長風化形成的土壤,它的PH值等特性和別處不壹樣。在這樣土壤裏的茶樹是長不大的,茶葉有壹種特別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巖韻’,也就是‘巖骨花香’!” 余盛良家做茶的歷史相當悠久,“到我已經是第六代了。巖茶村做茶歷史更長,有800多年。宋代範仲淹寫過壹首鬥茶的詩,說的就是這裏鬥茶的故事。” 範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對武夷山巖茶的品質贊譽頗高,“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近幾年,這壹民間鬥茶的習俗搞得更熱鬧了,已經成了標準化的賽事、技術交流的平臺和品牌推廣的渠道。 今年8月18日至22日,150多戶巖茶村的茶農帶著327個優質巖茶茶樣參賽,比去年增加了近65%。巖茶村裏,樹蔭下,數十張長條木桌擺放起來,品茶杯壹字排開,分為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品種4個系列,評委由特邀茶葉專家評審和送樣者、市外茶商等組成。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茶商紛紛慕名而來。 連續舉辦5屆的鬥茶賽“鬥”出了經濟效益,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巖茶不僅打開了銷路,價格更是壹路走高。以前茶葉積壓賣不出去的大有人在,現在是供不應求,8月份今年的茶葉已經基本售完。現在巖茶村有壹半以上茶農辦起自己的茶廠,年收入最多的茶農達到幾百萬元。今年4個系列的鬥茶狀元被福州君越茶葉有限公司以72萬元的高價收購。 多次獲獎的余盛良辦起了擎天巖茶廠,也從簡單的人力勞作升級到機械化制作,現在有綜合搖青機6臺、大型烘幹機1臺、小型烘幹機1臺、提香機2臺,每年采茶季節還要聘請40多名工人。 “我覺得鬥茶賽最重要的效益體現在生態上。”余盛良說,“環境對茶葉品質的影響非常大。通過麻雀、茶毛蟲等生物鏈治蟲,茶葉就能達到有機食品的標準;山上植被增加了,過強的日照就可以被樹木遮擋,保證茶樹生長的潮濕度,負氧離子含量也高了。” “為了賣出好價錢,村民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了,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少了,自覺施用有機肥,采取人工除草和生物殺蟲。武夷山的山更綠、水更清、動植物更多了。”余盛良望著“種”在屋裏、三棵碗口粗的竹子笑著說,“我蓋房子時,特意把這幾棵竹子包了進來,舍不得砍掉它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