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東阿阿膠還只是壹個固定資產幾萬,年產量不到壹萬斤的小作坊。小作坊怎麽變的?
傳統精華註入先進科技。
改革開放啟迪了橡膠煉制者的心智:幾千年來探索、積累、凝聚的阿膠中藥生產工藝,是特色,是精華,落後的生產方式必須用先進的工藝代替,而“變”就是發揚傳統的精華。
壹人壹幹法的經驗操作,成為全國首個統壹規範的阿膠生產工藝規程和崗位操作方法,被原國家醫藥管理局列為國家保密工藝,受到保護。
在剛剛過去的冬天,原本踩著冰渣在河裏洗、泡皮,揮舞著鐵叉鐵鏟在敞口的鍋裏融化橡膠的操作技術,變成了機械化操作。工人只要看著儀器,按下鍵盤,就能生產出阿膠。有了這種改變,車間裏不再有蒸汽,工人們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被蚊蠅纏身,走到哪裏都會被別人嫌棄;生產中的能耗降低了10多倍,而效率卻提高了幾十倍。
使用了空調制冷、恒溫恒濕技術,徹底打破了半年生產半年休閑的千年刻板印象。以前工人夏秋兩季沒事幹就曬驢皮,現在壹年四季都在生產,三班倒,壹天的產量比過去壹年都高。
2007年,東阿阿膠桃花姬、莊健口服液等新產品在日韓上市,結束了過去阿膠只能作為中藥出口原料,當地商家爭搶代理和訂單的歷史。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也是東阿阿膠不斷追求“變”的結果,采用現代生產工藝,適應現代消費習慣,更好地體現了阿膠的傳統特色。
產品和文化非常和諧。
在過去的很多年裏,東阿阿膠只是把阿膠當作壹種產品,並沒有把這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壹種文化。結果只留住了壹部分忠實的消費者,更多的人不了解阿膠深厚的文化底蘊。
“阿膠不僅是壹種傳統的中藥產品,還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經過長時間的艱辛和思考,東阿爾巴尼亞人對阿膠有了新的認識。
2006年,東阿阿膠推出了旨在恢復阿膠“補血良藥、滋補上品”地位的阿膠價值回歸項目,試圖讓消費者“有識選擇”,獲得包括產品和文化在內的更多價值。由此,與阿膠相關的歷史、哲學、水文化、中醫文化、養生滋補文化、美容文化、膏方文化、飲食文化、文學作品等,通過各種媒介進入全國消費者的視野,並拓展到海外。
把產品變成文化,或者挖掘產品中的文化價值,讓他們第壹次嘗到甜頭。東阿阿膠實施阿膠價值回歸項目已經兩年多了。東阿品牌成為“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中國行業標誌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商標100強,發展速度是近八年來最快的。今年上半年,其利潤同比增長45.52%。
在把產品變成文化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把阿膠文化變成產品。占東阿阿膠銷售額50%以上的復方阿膠漿暢銷28年,銷量達到6543.8+02億片。成為全國醫藥行業十大名牌產品之壹,全國各大藥店購買率最高的補血品牌。這個產品是文化轉化為產品的壹個例子。復方阿膠膏是國家秘密技術產品,其配方保密。它是根據明朝壹位醫生的處方改進的。“壹碗阿膠,壹盞芝麻,紅餡蜜餞白米,緋紅雙頰,杏花春雨含笑,滋潤了青春,保全了生命,獲得了資本”,這首元曲出自明代金毛《秋雨錦上花》。東阿公司根據其描述開發了壹種新產品——阿膠糕。在江浙上市僅兩個月,銷售額已經達到2000多萬元。目前正在全國各地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