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德化縣的陶瓷歷史

德化縣的陶瓷歷史

德化的瓷業,歷代燒制規模之大,分布之廣,確實壯觀,從人口密集的城關到偏僻的山村,從田野到叢山密林,經常可以發現古瓷片和古瓷窯的遺址,白瑩瑩、花艷艷的瓷片,象顆顆星鬥撒在人間,似片片白玉鑲織大地,把青翠翠、綠蔥蔥的山鄉點綴到更加美麗。全縣已發現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窯址達238處,全縣十八個鄉鎮都有古窯址分布,其中“屈鬥宮德化窯址”(包括潯中、龍潯、三班、蓋德,4個鄉鎮宋至明代的窯址)1988年被國務院頒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後期即開始生產和使用陶瓷。至唐代後期,德化三班、泗濱壹帶制瓷業已開始發展。唐末五代出現陶瓷專著《陶瓷法》、《繪梅嶺圖》。

宋元時代

德化瓷器隨著泉州港商業的系統工程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暢銷海外,成為“海上絲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時代德化以碗砰侖窯為代表的窯場,其制瓷工藝已彩輪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術。以龍窯大量燒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盤、杯、碟、瓶、罐、壺、盒、洗、花瓶為主,少量燒制黑釉茶碗等。裝飾方法以刻花、劃花和印花為主,於瓷器表面飾以蓮瓣、牡丹、雲水、蕉葉、纏枝花卉以及篾紋、菊瓣、葵紋、麥穗、卷草等紋飾,這些產品在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都有發現。到南宋時,瓷窯燒制技術又月新發展,燒制的白瓷,器型大、胎體薄、釉色滋潤、白度高、透光度強,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窯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壹種介於龍窯和階級窯之間,較易控制燒成火焰的“雞籠窯”。開始改變宋初以來,使用還原燒成的老技術進入采用氧化燒成新技術階段。1976年考古發掘的屈鬥宮宋元窯爐遺址,坡長達57.1米,***有17間窯室,出土了800多件生產工具和6790多件完、殘瓷器標本。這座窯的發現,特別是大量外銷瓷器的出土,對研究德化穴元時代的燒造規模、燒制工藝、窯爐發展和當時的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的發展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填補了過去德化龍窯的空白。

明 代

德化瓷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器物造型、燒制技術、產品質量、生產品種、工藝水平、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都遠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塑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和“天下***寶之”的珍品。獨樹壹幟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調素雅,被稱為中國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特別是道釋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調高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德化窯古代工藝技術成就的高峰。明代,德化窯爐也有新的創新,在全國首先出現了裝燒容量大,既節省燃料、又易於控制燒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階級窯。這種形式的窯爐流傳到國外,對國際瓷窯的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爭奪鬥艷,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躍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豐富,紋畫內容取材很廣,有歷史故事、人物仕女、生產活動、社會習俗、禽獸花果、山水景物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畫面明靜素雅,筆法樸實粗獷,構圖簡潔舒展,充滿生活氣息,顯示了民窯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濃郁艷麗的網絡,開創了德化窯彩瓷的新紀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陳設供器壹樣暢銷國外。

晚清以後

隨著封建王朝的沒落和外來侵略,中國城鄉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德化瓷業走向衰落。但是少數民間藝人如蘇學金、許友義等在艱難歲月中,堅持制瓷事業、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其作品仍獲得很高的評價。1915年,蘇學金首創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等獎。之後許友義創作的《木蘭從軍》、《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先後分別獲得在英國、日本和南京舉行的國際和全國博覽會的金獎。1930年,許友義師徒為仙遊龍紀寺特制的瓷塑《五百羅漢》,形態各異、行動逼真,亦為中國瓷壇首創的珍品。

新中國成立後

德化瓷業生產獲得了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1999年全縣有陶瓷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8萬多人,初步形成了傳統瓷雕、西洋工藝瓷、日用瓷三大陶瓷產品體系。也湧出了壹批陶瓷名企,如佳美集團、冠福集團、順美集團等等!也使很多大企將分公司設至美國、德國、英國等等國家……。1993年,李鵬委員長任總理時題詞德化名瓷,瓷國明珠,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國內的影響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等單位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改革開放以來,德化人民充分發揮山多、水足、礦富、瓷美四大優勢,大力實施大城關發展戰略,成功闖出壹條山區經濟發展路子,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繼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之後,2003年又被稱評為“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中國瓷都德化”。如今已形成了以瓷雕為特色,茶具、餐具為主的陶瓷重縣,現今德化瓷雕揚名於世,德化茶具生產約占到全國的百分七十,為發揚中國茶文化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中***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

中***福建省委機關革命遺址位於水口鎮昆阪村。1943年,在國民黨頑固派大肆“圍剿”革命根據地時,為隱蔽積蓄力量,中***福建省委從閩北轉移到閩中。同年12月,閩中工委書記林大蕃及遊擊隊20多人來到毛厝、阪裏。1944年正月下旬至二月間,省委機關遊擊隊陸續來到阪裏。在阪裏牛寮坑困狗形山上,蓋起了18座竹棚,開了2個操場。省委機關轉移到阪裏後,在德化大溪、永春和南安八都等地建立了幾個據點,使閩北、閩東北、福州、永泰、大田及閩中地區的莆仙、晉南惠等根據地聯結起來。這壹時期,阪裏村曾成為全省革命活動中心。省委機關在這裏召開省委會議進行整風文件學習。省委創辦《頑強鬥爭者》刊物。遊擊隊奇襲莆田縣涵江交通銀行所繳獲的偽幣,也是帶到阪裏由省委分別發送給閩北、閩東北和福州等地區的地下黨組織。還曾在這裏用電臺同中***中央聯系過壹次。並組織毛厝、阪裏村的群眾進行抗丁、抗稅的鬥爭。省委機關在阪裏住了4個月,於1944年6月,才分3批轉移到仙遊東湖。

岐山堂革命舊址

岐山堂革命舊址位於水口鎮毛厝村。1941年冬至1949年中***閩中地下黨在毛厝開展革命鬥爭,岐山堂是毛厝地區的革命據點之壹。1945年5至12月,中***閩中特委和司令部領導人率領遊擊隊駐此並於同年7月1日在岐山堂召開紀念建黨24周年的群眾大會,9月又在此召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群眾大會。1949年3月,中***仙德工委在岐山堂設立指揮中心,開展“搞槍籌款,武裝隊伍”的活動。嗣後,隨著革命工作的需要,建立永德仙人民遊擊隊總指揮部領導永德仙人民遊擊隊,在永德仙邊境地區遊擊鬥爭期間,曾在歧山堂設立指揮機構。 自然保護區是福建省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基因庫、水源涵養區、生態安全屏障和珍稀野生動植物

的生物安全島嶼,是中國單位面積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保護區之壹。它成立於1985年,總面積13472.4公頃,森林覆蓋率93.4%,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護區之壹。保護區內有珍稀瀕危或特有植物物種***115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植物有水松、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Ⅱ級國家保護植物17種,省級保護植物27種。國家Ⅰ級野生保護動物有雲豹、黃腹角雉、蟒蛇3種;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有白腹山雕、虎紋蛙、白鷴等36種。2004年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升格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東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重點保護中國大陸分布最南端、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黃山松林、重要的昆蟲、蘭科植物資源及其他瀕危動植物物種。 國寶雲龍谷景區裏的農業創意園區原是壹片荒田,經過壹年多的不斷完善規劃設計,這裏已被改造成集農業觀光、科普宣傳、花卉苗木培育基地為壹體的農業創意園區。雲龍谷農業創意園區占地50畝,香草培育區裏總***種植薰衣草、紫蘇草、迷叠香、薄荷等13種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