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酒家1958年開張,店址在中山北路7號,後來搬入食品大樓。許多人把雞鳴酒家當做普通飯店,其實它的地位與北京的四川飯店、譚家菜、來今雨軒等頗為類似,壹大批淮揚新菜在這裏研發、面世,雞鳴湯包只是其中聲名遠揚的壹例。
雞鳴酒家湯包餐廳的服務具有時代印記,從初創起幾乎沒有變化。壹上到二樓,先要排隊買“非子”,很多人不知道什麽是“非子”,其實它原本是壹種竹制長條形牌子,上面用毛筆寫著所購買的食品名稱和數量,在早年間的餐廳裏很通行。普通飯館的“非子”是成對的,壹只給客人拿著去桌子上等,後廚做好了菜帶著另壹只“非子”傳出來,上菜的時候服務員將客人手中的“非子”與隨菜傳出的“非子”對上,壹並收走,確保不會上錯菜。雞鳴酒家的“非子”是單個的,因為在那裏,客人不是在座位上等,而是自己拿著“非子”去取湯包。竹制“非子”不知何時被紙質的取代,人們還是習慣地稱之為“非子”。
不論何時去,買“非子”都要排隊,取包子更是。大部分的時候,座位也是要“搶”的,前壹撥客人離座,下壹撥馬上坐下。給湯包配的蛋絲湯免費,客人要自己去窗口端,透明清亮的湯水上面漂著些蔥花和攤雞蛋薄餅切成的細絲,配湯包既解油膩又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