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優勢
襄陽自古以來就有"七省通衢,南船北車"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陜,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宛洛,是鄂、渝、川、陜、豫五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如今的襄陽更是交通優勢突出,“壹條漢江、兩座機場、三條鐵路、四條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格局”是襄陽水、陸、空立體交通的寫照,不愧為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襄陽交通上也同樣有優勢,襄陽北站為路網性雙向縱列式三級七場特等編組站,是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壹,亞洲最大的單向縱列式鐵路編組站,是中國鐵路運輸八縱八橫網絡中的核心樞紐之壹,擔負著漢丹、焦柳、襄渝三條鐵路幹線五個方向(鄭州、重慶、柳州、洛陽、丹江)的列車解編工作,再建的襄陽東津站是全國非省會最大的高鐵站(站房規模9.8萬平方米,9臺20線),剛建成的襄陽機場T2航站樓也讓襄陽成為湖北第二大機場(2.4萬平方米),襄陽擁有襄陽港。所以註定襄陽這個城市不會默默無聞。
自身優勢
襄陽以工業立市工業基礎較好工業種類齊全。襄陽以 汽車 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裝備制造、醫藥化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有航空、航天、際華、兵器等軍工央企,有二汽、襄軸、臺基半導體、萬洲電氣、追日電氣、回天膠業、駱駝電池等企業。2016年工業產值為7054億元,可見工業在襄陽的地位突出。
壹主兩副
壹主兩副是湖北為了防止武漢壹城獨大而確立的戰略,及確立武漢輻射武漢城市圈,襄陽輻射襄十隨,宜昌輻射宜荊荊,最終帶動全省發展。舉個例子:武漢是湖北的班長,而襄陽和宜昌則是湖北的副班長。在政策和用人上都是屬於高配,壹主兩副,壹主及武漢,兩副及襄陽和宜昌,武漢是湖北的中心城市,襄陽則是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又叫:省域副中心城市。正是這些因素才成就了襄陽的今天。
襄陽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我國漢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經濟實力排在中西部地區(非省會、不含直轄市)同類城市第三名。
關於熱心網友提問:“湖北襄陽為何能夠發展的很好”這壹話題,本人觀點僅供參考:
①
上了年齡的本地人應該都知道,當地是“三線建設”核心區,從1960年左右開始布局國營工廠,最終形成湖北省第二大工業中心(可參照上圖)。據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襄陽經濟壹度達到全國四十強的水平,雖然襄陽是長江流域第壹座農業強市,但與工業城市的定位並不沖突。
②得益於工業基礎,1978年襄陽逐步建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城市,從後來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明星工業城市”就可以看出當時襄陽的影響力有多大。
③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老壹輩貢獻者應該或多或少地聽說過“襄陽長期參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同等待遇扶持本市,此外還比對“西部大開發”相關戰略支持,這與襄陽的發展產生最直接的幫助性作用。
以上均為本人從所接觸到的文獻、資料總結而來,僅為本話題作舉例說明的用處,本著實事求是的答題態度,理性認真回答,並非宣傳。
由於解釋的很清晰,所以就不再援引其他資料作為輔助參考。感謝大家了解襄陽,熱愛襄陽!
襄陽是 歷史 悠久的文化名城,戰略要地。這就好比是壹位習武多年的老者,顯然要比那些在近期才剛剛開發建設的宜昌略微遜色那麽壹點點,而已。必盡功為深厚,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咱襄陽絕對似比蛟龍出海,壹註傾天,躍進全國壹類大都市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