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女英雄)
花木蘭(412 -502),其事跡流傳至今,是中國古代的壹位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其父在軍中打敗了侵略民族而流傳千古。唐朝皇帝封她為“孝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民歌《木蘭詞》,但史書中並未記載花木蘭的姓氏和籍貫。
花木蘭的事跡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有所表現,如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中文名
花木蘭
另壹個名字
木蘭百合
民族
中國
民族
漢朝/漢族/漢語/人類
職業
壹般
主要成就
代表妳的父親出去和柔然戰鬥
被追封為蕭烈將軍。
目錄
1字符源
2歷史背景
3歷史爭論
歷史記錄
木蘭寺
墳場
4考證
相關記錄
斷代考證
5性格文化
中國木蘭的故鄉
從木蘭文化到產業品牌
電影花木蘭
字符的來源
木蘭雕像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傳奇女英雄之壹,也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傳奇女英雄。她的故事也是壹部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壹首敘事詩《木蘭詞》中,寫於南北朝北魏,南朝陳《古今樂錄》中原載。和尚智匠在《古今樂錄》中說:“木蘭無名。”長達300余字,後被隋唐文人潤色。[1]
明代作家徐渭將《木蘭詩》改編為《女木蘭從軍為父》。劇中她自稱“我姓華名木蘭,祖上西漢時,住在河北魏縣。我父親叫桑植,壹生習武。他也是舊時代著名的指揮官。”從此,木蘭的父親叫華弧,姐姐叫華夢蓮,哥哥叫華雄,母親叫華元時。清代《女木蘭》也說:“木蘭雖詳於古樂府。據明朝說,有壹個關於韓震女兒的故事,和木蘭的故事差不多,所以魏改做了。花木蘭不詳,書中所提花明弧之名,與王郎成親之事,皆是魏所杜撰。”
祖沖之的《史記貨殖列傳》和李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都提到花木蘭姓華。壹說木蘭本名朱,清康熙年間的《黃陂縣誌》說:“本縣朱之女木蘭,生於初唐...壹個假男人代替他父親參軍了,...而她的家還在木蘭山腳下。”焦紅在《屍佼·畢成》中也說:“木蘭,朱之女,代其父。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裏,即綏遠木蘭縣。有木蘭山、幕府神龍殿、忠烈寺,足以彌補樂府碑刻之不足。”但是,有木蘭姓魏的說法,也有木蘭姓韓的說法。據《新唐書》“少女木蘭,姓任”。
歷史背景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不斷騷擾南方,北魏政權規定每家要派壹名男子上前線。然而,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不能上戰場,弟弟還小,於是木蘭決定代替父親參軍,開始了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境打仗對很多男人來說都是壹件辛苦的事,而花木蘭還要隱藏身份,和朋友壹起殺敵,比壹般參軍的人還要難!幸運的是,木蘭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幾十年後凱旋而歸。由於她的巨大貢獻,皇帝赦免了她欺騙君主的罪行,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任職,擔任官職。但花木蘭以家裏有老父親要照顧為由拒絕了,請求皇上讓她回國補償,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木蘭壹直是中國人尊敬的女人,因為她勇敢而單純。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動畫片,受到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已被收入中學課本,並被千千成千上萬的人傳唱了幾代。花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了舞臺,將永垂不朽。她的精神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家衛國,令人感動。
歷史辯論
花木蘭
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上都沒有記載,所以木蘭之爭古往今來壹直存在。她的家鄉在哪裏?歷史上壹直有爭論。
徐鵬在1962《中國文選活頁頁》第97期發表的《木蘭詩》壹文中指出:“關於木蘭的姓氏和籍貫...有人說她是喬縣人,有人說她是松州人,有人說她是黃州人,還有人說她是商丘人。”
隋恭帝以寧年間,突厥入侵邊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12年,屢建功勛。沒人發現她是女的,回朝後取名尚書。唐代封他為“孝將軍”,並立祠紀念。
木蘭宗祠始建於唐代。晉代太和年間(公元1201-1208),吳敦壹校尉回德福固戍縣英過鎮酒監,分別重修三堂三廟,並造像木蘭。至元二年(公元1334),碑現木蘭宗祠大殿前。梁,綏陽縣尹,提出籌集2500元進行改擴建。清嘉慶十壹年(公元1807年),碑現木蘭宗祠大殿前。寺裏的和尚簡讓和簡可以及他們的弟子田禾、田震和松田集資建造了這座紀念碑。因歷代重建,該寺占地1萬平方米,寺地400余畝,住持僧人10余人。
不幸的是,這座古樸的神龕在1943年毀於戰火。現在有兩個幸存的紀念碑。第壹,元代,廟門東側立有“辨孝將軍之義”碑。紀念碑為青石,高3.6米,寬1米。碑身正反面均為深浮雕二龍雲裏戲珠,布局對稱,造型大方。篆書銘文為“辨正蕭烈將軍像”。碑的四面刻有圖案,頂部通過誇大波溫的方式刻有兩條龍玩珠。龍頭大而寫實,龍身簡約小巧,穿入行雲流水,生動奇妙。兩面均刻牡丹紋,線條活潑流暢,簡約而不俗。碑文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龜座高0.7米,頭呈龜形,尾直,四肢呈半弧形,看上去像在說謊,栩栩如生。碑文:元二年,祖籍唐德利,侯有藻撰。曹州·李克軍和李英雕刻了這塊石頭。這座紀念碑經專家鑒定,確實是真正的元代石雕。1982年,由省文物局出資,重修了碑樓。屋頂呈轎子形,尖頂四脊,檐上蓋17層。前後花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有圍墻。另壹個是清代的“謹記蕭烈將軍之名”碑,立在廟門西側。高2.14m,寬0.78m,座方,碑身刻有深浮雕蟠龍,題名篆書,題字為官書,由貴德府商丘縣學生孟、商丘縣大學生孟、邙山石工刻石。65438-0993,虞城縣舉辦中國首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齊聚商丘,分析《木蘭詞》內容和元貝的殘存記載。壹致認為木蘭的老家在虞城,這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記錄
元代侯友藻所作的碑刻《孝將軍塑像補正錄》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木蘭寺
《辨正孝將軍像》石碑配《木蘭詞》全詩。碑文開頭寫道:“魏將軍,女,名木蘭...綏陽在南,東八十裏,名曰應廓,即古博之方境,孝之市井。還建了壹座神社雕像,土人也在4月8日祭拜,這壹天是壹位將軍的誕生。”據《商丘縣誌·列女》卷十壹,“木蘭姓魏,是處女。可汗傳世招兵,木蘭之父毛獲勝,弟妹皆稚。慷慨地代表他,他拿了盔甲和箭袋。曹格疾馳而去,壹年之後,十裏八戰,無人知曉。凱回來後,天子表揚了他的功績。除了大臣們,我真心實意地奏著省親。然後回到家,脫下他的軍裝,穿上他的舊衣服。同行的人都嚇壞了,於是在朝鮮聽說了這件事。還建了壹座神社雕像,土人也在4月8日祭拜,這壹天是壹位將軍的誕生。”據《商丘縣誌·列女》卷十壹,“木蘭姓魏,是處女。可汗傳世招兵,木蘭之父毛獲勝,弟妹皆稚。慷慨地代表他,他拿了盔甲和箭袋。曹格疾馳而去,壹年之後,十裏八戰,無人知曉。凱回來後,天子表揚了他的功績。除了大臣們,我真心實意地奏著省親。然後回到家,脫下他的軍裝,穿上他的舊衣服。同行的人都嚇壞了,於是在朝鮮聽說了這件事。
木蘭寺
喚回闕,要收宮。木蘭說:“我沒有陛下那樣的禮貌。”。我用我的死亡誓言拒絕了它,但我被迫違抗它並自殺了。皇帝大驚,追授將軍,並‘孝’之。“意思是木蘭姓魏,為父從軍後辭職。皇帝知道真相後,想把她召到後宮,但木蘭寧死不屈,她自殺了。皇帝驚呆了,於是追授木蘭“將軍”稱號。目前河南禹城仍有壹座木蘭祠堂,廟內有壹尊木蘭像,還有兩座碑留存下來,壹座是元代的“識孝權”碑,壹座是清代的“識孝權”碑。在當地的各種民間傳說和歌謠中也有木蘭從軍的故事。[4]
到了隋朝,我國出現了壹位女扮男裝的巾幗英雄,就是大家熟知的花木蘭。後人在她的家鄉虞城縣英過鎮修建木蘭祠堂,為的是祭祀她。這座寺廟建於唐朝,曾多次重建和擴建。到了清朝,占地壹萬多平方米。原寺有100多間,包括大門、正殿、祭堂、後樓、配房、僧房等。圍墻內外,都有高大的湯懷翠柏。在大門的走廊裏,有壹尊木蘭的戰馬雕像,上面有壹尊木蘭全家的雕像。祠堂內外有十余處歷代名人、官員稱贊的詩詞書畫題字。唐代著名詩人杜曾寫道:“俯首而為俠,曾有畫眉之夢。想想幾回酒,堆在雲上祝費明。”清代查啟昌在壹首詩中說:“帕壽躬腰步出亭,寫完碑。姑娘留下花名,春風曾吹。”
原寺毀於1943年戰爭。現在有兩塊石碑。第壹,立於神社正門東側的元代孝將軍像的分化碑,高3.6米,寬1米。1982年重修碑碣樓,頂為轎子形,塔尖四脊,檐高17層,前後有園門,古樸典雅。壹、清代《蕭烈將軍廟記錯正名》碑立於廟門外西側,高2.14米,寬0.78米。兩碑的主要內容是考木蘭的時間、家鄉、事跡、木蘭祠堂、木蘭造像。
據碑文、《德鑒》及唐以來相關文獻分析,木蘭不姓華,而姓魏,木蘭,生於北周,卒於隋。我的家鄉是禹城英國北部的魏莊(現已廢棄)。北周時,韓招兵,本來木蘭的父親是要招的,但是他太老了,身體虛弱,就沒招了。而唯壹能代替他的木蘭兄弟,就是年輕。無奈之下,木蘭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參軍。十二年征戰沙場,屢立戰功。從邊防回來,北周已死,遇到隋文帝。文帝封她為尚書,她不肯授。回家後,她脫下軍裝,穿上舊衣服,又露出了女兒的本來面目。後來的朝廷知道了這件事,就把她召到北京,想收她為公主,但是木蘭以死拒絕了。
據現代人考證,《木蘭詩》這部名著是木蘭根據自己的經歷寫成的。在唐代,木蘭被追授為將軍,並在她的故居建了壹個神社來紀念她。
墳場
木蘭宗祠始建於唐代。晉代太和年間(1201-1208),壹校尉回德固府(今固戍縣(今商丘市虞城縣)),應國鎮酒監吳分別重修三堂三廟,並造像木蘭。元初二年(1334),綏陽巡撫梁提出集資2500元進行改擴建。清嘉慶十壹年(1807),該寺僧人簡讓、簡可及其弟子田禾、田震、松田集資修繕該寺並立碑。因歷代重建,該寺占地1萬平方米,寺地400余畝,住持僧人10余人。
做考證
相關記錄
花木蘭(壹說生於412,卒於502,享年90歲;壹個說他出生於406年。)的故事流傳甚廣,1000多年來家喻戶曉,但關於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月,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
至於她姓什麽,有人說是朱,有人說是木蘭,有人說是魏。明代徐渭在《四聲猿》中說,她姓華,名木蘭,父親華弧(朱)是預備役軍官,姐姐華夢蓮,弟弟華雄,母親姓袁,壹家五口。這仍然是壹個公認的說法。
明清以後,經過數百年的藝術再創造,“花木蘭”的藝術形象日趨完善。截至目前,木蘭戲已有京劇、越劇、漢劇、昆曲、秦腔、評劇、黃梅戲等20余種,尤其是大師常香玉《木蘭》全國巡演。花木蘭在民間的影響更加深遠,花木蘭的稱號也逐漸在人們心中“固定”。
況且朱姓木蘭。唐·白居易在《白玉蘭》中說:“奇怪木蘭以前是個姑娘。”杜牧還寫過壹首名為《木蘭寺》的詩:“弓戰為人,曾有畫眉之夢。幾番思量還酒,推雲何至朱。”由此可見,花木蘭的故事在唐代已經家喻戶曉。杜十裏木蘭廟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至今仍有木蘭宗祠、木蘭墓、將軍坊等遺址。還有木蘭山、幕府神龍殿、忠烈寺,足以彌補樂府碑刻的不足。根據以上史料,有專家學者認為木蘭應該姓朱。
此外,還有“漢”姓木蘭,四川閬中人,姓“木蘭”和鮮卑的說法。?查了最權威的詞語詞典,解釋是:“木蘭的姓不是花,就是朱,或者木,沒有確認。
侯友棗寫《蕭烈將軍塑像補正錄》說:“魏將軍,處女,名木蘭。這些年來,按紀律來說,十戰八勝,政策十二轉。朝覲期間,皇帝對他的勇敢很滿意,並授予尚書令的稱號。不去,就認真聽。傭兵回到譙府,趙無極的房間,沂容的服裝,經過閨房的裝束,都是驚恐的。鹹,是指從人民誕生之日起,就沒有遮掩。警衛帶著震動回來,聽到了朝鮮不壹樣的聲音。當他被召回闕,想帶他入宮時,將軍說,我沒有妳這樣的禮貌。拒絕死亡。迫於權力,他自殺了。所以有追悼孝……”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主要得益於《木蘭辭》的絕唱,這是壹部歌頌花木蘭女扮男裝為父從軍的傳奇故事的敘事長詩。
斷代考證
至於出生年月,姚穎在《西遊記》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
花木蘭
宣武帝人;宋翔鳳的《郭婷錄》說她是隋煬帝,程大昌的《演繁露》說她是初唐。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詞》(又稱《木蘭詩》)的描述,關於木蘭的歷史年代,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壹種說法是:
北魏太祖時期,花木蘭為父從軍,參加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加北魏攻大漠伐柔然之戰,表現突出,但沒人發現她是女的。戰後,朝廷想封她為商,但她婉言拒絕了。
第二種說法是:
這個說法出自清代楚人的小說《隋唐演義》。隋恭帝以寧年間,突厥入侵邊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多年,屢建功勛。與竇憲娘打鬥後被俘,憲娘確定了自己的女性身份,與她結為姐妹。竇建德戰敗,仙娘讓花木蘭給羅成捎個信。途中木蘭回老家探望父母,不巧可汗得知華英雄是她的女兒,想招她入宮。花木蘭將信交給妹妹華有蘭,委托她代為送信,然後自殺。(《隋唐演義》第56、57、60頁[2])。
性格文化
中國木蘭的故鄉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被中國民間作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為了紀念木蘭,河南商丘虞城縣還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飯店、木蘭度假村、木蘭產業集團、木蘭民兵連、木蘭巨像等。商丘市還成立了木蘭武術協會、木蘭鼓隊、木蘭舞龍隊。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人們都來祭祀,廟會盛大。
2009年6月26日上午,10,虞城縣新建的木蘭文化廣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備受關註的第五屆中國商丘國際木蘭文化節在這裏隆重舉行。木蘭文化源遠流長,木蘭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虞城縣木蘭傳說》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國務院確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弘揚木蘭精神和民族文化,商丘從2000年開始舉辦木蘭文化節系列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現在,女主角花木蘭的名字不僅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動畫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好名聲也傳遍了全世界。美國新聞媒體寫詩稱贊“古有中國花木蘭,為父名軍;如今有壹部漫畫《花木蘭》,融入中國,傳遍西方。隨著商丘虞城縣“中國木蘭之鄉”的美名遠播,木蘭品牌已深入人心。女主角花木蘭留下的不僅是精神財富,還有聰明的家鄉人以古人的名義唱響新時代花木蘭的品牌大戲。
近年來,隨著人們品牌意識的增強,受河南林州“紅旗渠”和山東泰安“泰山”成功經驗的啟發,商丘禹城人逐漸意識到“花木蘭”這壹家喻戶曉的傳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果將其作為壹個旅遊產品品牌,將是壹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該縣多次聘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對如何利用花木蘭進行學術研討,並為花木蘭的商標註冊撥付專項資金。通過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禹城是花木蘭之鄉,宣傳其花木蘭產品和花木蘭文化,達到了通過宣傳花木蘭來宣傳禹城及其產品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禹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嘗到甜頭的農民意識到了品牌在推廣中的作用,於是縣裏掀起了壹股農產品註冊商標熱。截至2009年底,全縣已有50多種農產品註冊了“禦果木蘭”、“木蘭”商標。
花木蘭的故鄉虞城縣,正在悄然經歷壹場“花木蘭”熱潮,從商店、酒店,到商店、小巷。以木蘭命名的企業、產品和各種設施近600種,如木蘭食品公司、木蘭飯店、木蘭大道、木蘭武術學校、木蘭小吃店等。以“花木蘭”之名成就事業,是令人欣慰的景象。
從木蘭文化到產業品牌
挖掘-盤活-放大,最終實現齊飛與木蘭文化在虞城縣打地鋪的文化經濟比較!
木蘭的家鄉到底在哪裏?歷史上壹直有爭論。徐鵬在1962《中國文選活頁頁》第97期發表的《木蘭詩》壹文中指出:“關於木蘭的姓氏和籍貫...有人說她是喬縣人,有人說她是松州人,有人說她是黃州人,還有人說她是商丘人。”據史料記載,無論是喬軍、宋州還是商丘,都是指虞城縣營廓鎮周莊村的莊小煒。
木蘭宗祠位於虞城縣營廓鎮周莊村。有記錄木蘭生平經歷的元、清兩個奏折,還有當年木蘭去世的陵墓。據史料記載,木蘭寺建於唐代。金太和年間,重修3殿3獻殿,塑木蘭像。童淵二年重建並擴建了元朝。清嘉慶十壹年,建廟立碑。到民國初年,木蘭宗祠占地壹萬多平方米,祠堂有四百多畝。最初的祠堂有三個庭院,包括壹個朝南的大門,壹個大廳,壹個紀念館,壹個後樓和100多個房間,每個庭院都有東西房間。正殿有木蘭閨閣的塑像,敬獻堂有壹尊軍像,後樓有木蘭全家的畫像。寺內外有歷代名人題寫的文章、詩詞、繪畫、香案等60余件。1943年,神社不幸毀於戰火,現僅存兩座古跡:壹座是元代孝烈將軍雕像《辯證法》碑,碑文詳細記錄了木蘭的生平經歷、英雄事跡及歷代對神社的修復情況;伊通是清代“壹般孝道記錯正名”碑,建立於嘉慶十壹年。
大量史料證明,木蘭故裏早就被虞城眾人所認知。1981出版的《中國風景名勝大辭典》已將木蘭祠堂收入詞條,並註明在虞城。1990出版的《中國測繪地圖集》標註為禹城西南木蘭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