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房價微漲或不漲的手段主要體現在備案上。開發商申報的價格必須達標。壹旦高了,會影響整體均價,很難獲批。
但這並不能打敗我們優秀的開發商。備案價格可能不漲,臺面上的錢不好賺,但臺面下的錢可以照賺不誤。目前市場上出現了新的對策。看看妳有沒有遇到過他們。
首先,支付手續費離開,以賺取利潤
據壹位網友爆料,某地某開發商為了促進銷售,想出了壹個支付提成假來盈利的套路,具體如下:
比如開發商的房子,備案價只能賣654.38+0萬,但是到了置業顧問那裏,這654.38+0萬就被包裝成了優惠價,買家必須再交壹筆錢,比如654.38+0萬所謂的手續費,才能以654.38+0萬的價格買房。
開發商利用信息不對稱,大部分購房者不會去房管局網站查詢項目備案價格。而且這壹萬元不會寫進購房合同,開發商多賺了這壹萬元,房價在明面上還沒漲。
妳看,購買合同和備案價格壹模壹樣。我真的沒有違規賣房!
二、贈送面積裝修費
眾所周知,以前為了提高自己商品房的競爭力,贈送面積幾乎成了標配,很多購房者也買了。
驗收前,沒有捐贈面積。驗收後,開發商找施工隊做捐贈面積。
以前購房者不用交這個費用,現在不行了。購房者要自己出壹筆裝修費,價格差不多在萬元以上。遠高於購房者自己裝修的費用。
筆者想提醒壹下,捐贈的區域有點風險。比如上海某開發商贈送的陽臺被發現違規,上百名業主不得不拆除贈送的陽臺。
第三,更名費
這種方式在新房銷售中比較常見。簡單來說,業主A買了房子,但是沒有網簽,所以突然不想買了。a在開發商的協調下解除相關協議,然後由B的業主購買房屋,之後開發商可能會向雙方業主收取壹定的費用。
如果是真的,花這個錢沒有錯,但是現在很多開發商以更名的名義向購房者收取所謂的更名費,實際上根本沒有更名的過程。
看下面這組對話:
買家:現在有房子賣嗎?
置業顧問:房子都賣了,手裏沒有房源。
購房者:不能做點什麽嗎?
置業顧問:我有壹個客戶已經交了定金,還在猶豫。如果可能的話,我改名賣給妳,不過要2萬塊。妳願意嗎?
買家:我考慮壹下。
這裏所謂的客戶可能是置業顧問捏造的。他們就是單純的想賺這兩萬塊錢,變相增加了買房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額外的費用不會包含在購房合同中,房管部門是看不到的。不會體現在房價上。他們統計房價的時候,結果是房價沒漲。
事實上,購房者已經支付了很多額外的費用。而且錢是壹個願打壹個願挨的,維權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