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白手起家,本人18,求指點

白手起家,本人18,求指點

白手起家如何創業?問到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但是給出答案的卻很少。沒有本錢的創業,做生意最不能缺的就是資金,如果啥也沒有的時候,妳是怎麽來做的。如果沒有本錢的創業,妳首先會想到的方法是幹什麽?沒有本錢的創業,下面我們通過這些白手起家範例,來告訴大家究竟該怎麽辦?

1、采用“排炮戰術”轟出壹名千萬富翁

10年前,壹家取名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廣州悄然誕生,老板是20歲的陳展鴻。

10年後,“壹加壹”由壹家庭制衣作坊發展成為時裝設計公司,進而組建“壹加壹”實業有限公司,沒有本錢的創業,10年間,陳展鴻由壹個個體戶變成了擁有20多家企業的大老板,資產達幾千萬元,每年僅出口服裝就創匯1500萬美元左右。

發展如此迅速顯赫,除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縱市場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產業包括服裝、電器、鞋類、餐飲等,但服裝是大頭,服裝收入占總收入的80%。而服裝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計、月計,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準市場的脈搏是至關重要的。陳展鴻說,他采用的是“排炮戰術”,即每設計出壹種新穎服裝,必是放壹排“排頭炮”投放到市場檢測壹下市場的需求情況,再根據第壹排炮的轟動效果,決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過人之處還在於有節制地“轟擊”市場,每種新產品投放到市場總留有余地,決不“轟”得過火,適可而止。陳展鴻的想法是顧客買東西就跟吃飯壹樣,某種東西壹下子吃得太飽,就會對這種東西膩味,再也提不起它的興趣。

壹種產品是壹次性的,但商標則是長期的。沒有本錢的創業,如果對“壹加壹”商標”膩味”了,以後的市場則難以打開,所以“壹加壹”在每壹種新產品最暢銷時,下壹個新品種又成熟了,這樣,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輪番轟炸市場。

為保證“壹加壹”產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陳展鴻十分註重信息,並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信息變成產品,搶占服裝“新潮頭”。目前,“壹加壹”僅西裝的款式就有20種之多。沒有本錢的創業,靠“快”和“新”還不能在市場穩操勝券。市場的真正主宰是顧客,只有贏得顧客,才能贏得市場,才能保證“轟”得有力。

於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終身保修”的辦法。出國訪問的、結婚的和壹些身材特殊的顧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訂做合體的高檔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終身保修”的辦法。出國訪問的、結婚的和壹些身材特殊的顧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訂做合體的高檔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購置西服,還可以“終身保修”身材發胖的、不合身的西服還可以拿來修改到合身。這招“壹加壹”專營西服的服裝店由壹間擴展到了七間,還滿足不了需要。 2、壹名雜工壹年賺了50萬元

他是壹個失敗者、說謊的人、商場上的逃兵,沒有人把他放在眼內,因為他根本沒有與人爭勝的條件。那麽,蘇宏達如何出人頭地。沒有本錢的創業,在成功的大道上遙遙領先,使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超過50萬元呢?蘇宏達算不上年少有為,他35歲時,仍是工廠的壹名雜工,每月收入僅可維持壹家三口的生活,還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縫紉工作,幫補家計。35歲,是宏達生命的轉折點,壹天,他經過住家附近的地產經紀公司,發覺裏面的職員在打瞌睡。雖然那時樓宇買賣情況熱鬧,偏偏就只有那個地產公司壹片冷清,門口張貼的樓宇資料也是寥寥可數,還附出公司的頂讓消息。宏達突然靈機壹動,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雖然他沒有足夠的金錢搞壹些小生意,但嶽母頗有積蓄,他決定跟她好好商量。開始經營業務的時候,他把顧客介紹費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傭金。

另外,他采取“死纏爛打”的政策,不怕浪費唇舌,不斷為上門的客戶介紹適合他們的房子,不到最後壹刻——對方終於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決不輕易放棄。很多顧客前來地產公司想購買房屋,其實心中也沒有什麽主意,如果推銷者懂得抓住他們的心理弱點,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顧客自然會壹切依賴妳,不願再跑到別家地產公司選購的了。

3、借雞生蛋

現代經濟活動中,自身經濟實力不足卻又要發展事業,許多人也會來個“借雞生蛋”“借得錢來,投資生產,賺回錢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這種經營謀略,也叫“負債經營,無錢走遍天下。”然而,時至今日,當人人都懂得借雞生蛋時,“雞”就不那麽好借,就得講究許多技法。給人“信”字,這是借雞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廣州,有壹位數百萬元資產的私營企業主嶽亞賢,當年家裏窮得叮當響。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資,別說擺脫個窮字,連生計也難,他下決心要做番事業。沒有本錢的創業,想到鄰居潘嬸有好幾個兒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錢。開始借10元,講好壹禮拜還,但他根本沒動那錢,只是鎖在箱裏,到期準時歸還。過了個把月,他又向潘嬸借20元,她講定歸還日,他壹樣不用,到期原錢加息奉還;如此壹次次借了還,還了借,大半年時間過去了,還真的沒動用過所借用過的任何壹分錢。待潘嬸壹再誇其“有信用”時,嶽亞賢順水推舟地向她講了自己的打算辦個”方便居民生活小賣店”的想法和難處。潘嬸也真爽快,笑著安慰他:“放心,妳亞賢要辦店,借妳個萬兒八千沒問題。”就這樣,嶽亞賢憑著良好的“信譽”籌到創業資本。 錢,是投資創業的硬資本,對於無錢或財力不足的人來說,能借到錢,就可心想事成。中國銀行有2000多個億個人存款,如果妳這個商人有信譽,就永遠不必為缺錢而發愁。

4、腰纏百萬的富人

黃光裕總算明白了這個理兒。22歲的廣東汕頭小夥子還沒大摸清賺錢的門道。他是做家電批發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競爭劇烈,他覺得生存余地大小,壹口氣向北,直跑到內蒙古。內蒙古很大,黃光裕轉悠了壹年,沒做成多少生意,卻從內蒙人的厚誠人格中學到了賺錢的竅門。1987年春節前,他從內蒙古轉道北京回汕頭的家裏過年,因為春運車票緊張滯留了幾天,悶著沒事,就在北京城裏逛電器行,遇到和氣的店員,老板,就試著聯系點業務。

憑著厚誠人格,黃光裕不“黑”不該賺的錢,把利潤最大限度地讓給客戶。沒有本錢的創業,連黃光裕自己也沒料到,三天逛下來,竟然得到了100多萬元的訂貨單。真是喜從天降。黃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竅門,也摸到了財富的大門。人間正途須奮勇。轉過年來,黃光裕說幹就幹,與北京人合資在牛街創辦國美電器商行。雖然談不上多大的實力,黃光裕卻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風度,他進最好、最俏的貨,賣的卻是全市最低的價,沒過多久,京津壹帶的同行們都知道了牛街有個不“黑”人的黃光裕。黃光裕憑的是厚誠,博得是信譽,做的是買賣。他的批發業務壹日千裏,蒸蒸日上。

壹年之後,他又幹起了零售,零售業比批發瑣細。競爭也更加激烈,各家電器商行老板挖空心思、招徠顧客,各有各的高招兒。沒有本錢的創業,黃光裕任憑商海變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紮紮實實地傅信譽。而且這壹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誠了,居然自己設起了“維修站”,只要是他店裏賣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亞華電器服務中心”的售後服務。如今,黃光裕的汕頭國美企業總公司在北京有7個分公司,年營業額達數千萬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已是腰纏百萬的富人了。

5、從流浪漢到百萬富翁

馮誌久原是壹名流浪漢,到處漂泊,雖歷盡艱辛,卻窮得叮當響。1990年,馮誌久跟隨數百萬淘金者湧到珠江三角洲,卻發現這裏早已人滿為患,他想到工廠打工,但因年齡大,無技術,工廠不收他。馮誌久百無聊賴,便在各工廠區轉悠,看到工人們下班後都端著飯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還有那在街上饑渴的盲流,他腦子壹轉,怎麽不再開壹個供打工者吃飯的小店呢

於是,他心壹橫,租了壹間民房作廚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擔起兩桶飯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銷,壹天下來能掙30元,很快他湊足37000元資金,在廣州黃埔大道邊租了壹間5平方的店鋪,辦了執照,把鞭炮壹放,快餐店開張了。 馮誌久的小飯店壹開張,就象鮮花引蝶似的引來了眾多的顧客,他經營主要的絕招,就是收費低。那時廣州的飯店快餐時價最低是2元,而他卻壹律為1元。沒有本錢的創業,1元錢吃飯誰不來!馮誌久辛辛苦苦忙了壹個月,結帳之後,除了開支,竟賺了2000元。後來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臨時工,擴大門面,每天早餐賣粉中晚餐賣飯,壹律壹元壹份。

這樣,每天的顧客少說也有500多人,最多達1000多人。他掙錢的奧妙在於薄利多銷。每份1元的飯菜其實是沒有掙頭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賺幾角錢,如果每天能賣1000份,就可掙300元,壹個月就是9000元。壹個流浪漢變得如此精於經營。幾年下來,馮誌久已身家上百萬元,直到現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價。人稱他“1元錢大享”。

6、白手起家的女大學生

李素兒斯文、溫馨,壹副學者的面容,鎮定而善良。她是中山大學物理系科班出身,曾經是學生會副主席。滿懷理想,準備走學術的道路,以科學獻身國家民族,希望將來造福人類。但是,1957年,內地的政治風暴使她心靈上受到了重大的創傷,家庭受到了傷害,耿直的丈夫居然壹夜之間淪為“右派”,她自己又被封為“右傾機會主義”。

從此,無盡的折磨降臨到她身上。1958年,她帶著四元港幣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土地,來到香港。照理,她可以得到在美國的父親的支持。但是,兩地相隔,壹言難盡。沒有本錢的創業,她,以壹個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堅持奮鬥。她,溫文中寓著剛毅的個性,從白手成家到興家,從最低下的工作做起。壹位懷抱科學家理想的年青人走進了工廠女工的行列。科學是踏實的,她也是默默而踏實的。人生總有風浪,潮頭也有高低,連科學實驗也要經過千百次才能成功。居裏夫人百折不撓的精神鼓舞她做工,晚上補習,讀上英專,又考上工專。 五年之後,丈夫也來團聚了,以後,她的三個孩子也都長大,懂事了,也同媽媽壹樣堅強,不怕困難,埋頭創業。她搞工廠從基礎做起,早年開加工廠,創業維艱,她從租用幾百平方米的地方開始,到今天廠房7000平方米,廠房增加近10倍。當年生產玩具、洋娃娃衣服,又為美國名廠加工,以車縫為主。三年後,她開始建立自己的工廠。她開的是五金廠,從制造家用普通制品(如釘)開始,逐步朝優質制品發展。沒有本錢的創業,到今天,她已成為華文實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兼總經理。她的產品有不少從原理到外形都達封申請專利水平,可見她產品原創性甚高。多年來,她堅持生產家庭制品,近年又擴展業務至生產家庭電器制品。產品遠銷歐美各國。 7、賺錢魔術師

1982年,剛剛放下“青苗”或紅十字衛生箱的周潮仁還只是位24歲的青年,“赤腳醫生”失去行醫資格,同時意味著他將回到農民的行列。沒有本錢的創業,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田裏沒有金子”是壹句人人都知曉的老行語。壹天,在家閑得發慌的周潮仁在鎮上喝早茶時聽人說:上海人愛吃蜜餞,男女老少都愛吃,根本不管這蜜餞腌缸裏有蛆蟲。周潮仁是個有心計的人,他想,當地人家家幾乎有口大腌缸,每年水果收獲時,都將吃不了的水果整理後倒入腌制成涼果,吃都吃不完。這些東西若拿到上海去,說不準能賺錢哩。於是周潮仁東拼西湊了70元車馬費,扛上了30公斤蜜餞闖蕩大上海去了。

到了上海,他扛著蜜餞壹連到好幾家食品店推銷,得到幾乎相同的回答:“沒有國營集體工商執照,什麽生意都不能和妳做!”這壹晚,他在南京路的屋檐下度過。守著壹大袋蜜餞直發愁。天無絕人之路。翌晨,壹位潮州同鄉和他相遇,並答應幫他解脫困境,同鄉用自己的營業執照,銀行帳號和批發票,很快將30公斤蜜餞以168元成交。同鄉付給周100元現金後走了。雖然100元對於當時的周潮仁來說不是壹筆巨款,但更使他振奮的是同行憑著壹張營業執照在10分鐘裏賺了68元,賺錢就像魔術師。他暗暗發誓:我也要當賺錢魔術師。

回到家鄉,周潮仁壹口氣辦了國營、集體和個體三種營業執照。該年12月,他以平均每公斤0。9元的成本在家鄉收購近1噸的蜜餞,再次闖蕩上海,由於這次他持有多種“版本”的營業執照,他的蜜餞生意格外紅火,這次他凈賺1500元,是他過去當“赤腳醫生”六年的收入。

這次的成功,使周潮仁的野心更大了。他在家鄉成立了“涼果收購站”,在上海租了壹套公寓,每天晚上,他根據上海蜜餞市場的銷售動向,讓自己的秘書編制生產計劃向家鄉電傳。沒有本錢的創業,與此同時,潮州每天發往上海的長途運輸車隊中,有壹輛車是他包下的。幾年過去,周潮仁成了響當當的上海蜜餞市場大王。

8、突破口

深圳海濱房產有限公司成立於壹九八七年夏,但直至壹九九○年秋,由於體制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公司並無大的建樹。現任總經理馮興民接手時,公司只剩職工5人,壹間辦公室,壹部電話分機,外加壹小塊土地。面對這個攤子,他們從擁有的那塊土地起步。按照國際慣例,將規劃、設計、地盤管理、基建、銷售等房地產經營環節解剖開來,讓利出去,使每個環節都能把最優秀的隊伍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項目上。沒有本錢的創業,這樣,整個房地產運作便成了系統工程,公司員工的精力集中於工程的宏觀控制,以及經濟測算、市場分析、信息收集等工作上。當年,便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實現人均創匯200萬港元。創利65萬港元,公司從虧損企業壹躍而成為令人矚目的盈利大戶。  9、小老扳大思路

廣州塑料軟包裝廠是壹家民政福利小廠,全廠100多名職工中,殘疾人占了54%。1986年的審計結果顯示,27萬元流動資金虧得壹幹二凈。欠下債務40多萬元,已經到了破產的境地。此時,謝耀臨危受命。上任廠長之後便引進風險機制,逐步把車間集體承包,很快使企業扭虧為盈。1988年,又通過招標實行風險承包,承包人要先交納2萬元的風險抵押金,確保上交廠部的利潤每年遞增7%,並保證車間職工的收入每年也遞增7%。沒有本錢的創業,風險機制促使承包人在經營中使出渾身解數,盡全力拓展業務盈利。

因為紙盒、紙箱、塑料3個車間都是獨立的產品車間,承包者可以自主經營,使他們擺脫了業務科室的繁瑣機制,能夠調度產、供、銷,用活業務費,業務經營異常活躍。他們在車間內對工人實行按件計工,對供銷人員實行任務承包,體現重獎重罰。壹下子調動起了工人的積極性。塑料車間六班的機臺利用率從承包前4%提高到97%。全廠的生產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好兆頭。三年下來,風險承包的風險經營方式使全廠利潤創歷史最高紀錄,1991年。盈利38萬元,是承包前的5倍。職工月均收入比3年前增長84%。此外,他們還增添了8臺機器設備,還清了債務。

沒有本錢的創業?掃地壹年賺了40萬元

在深圳,出現了全國第壹家掃地公司—日新清潔服務公司。沒有本錢的創業,這個被人不屑壹顧的公司,1984年起家時,只有兩輛平板三輪車,而到了1991年,他們用笤帚疙瘩“掃”出了150萬元的固定資產和每年40萬元的利潤。壹些酒樓、賓館、機關、工廠越來越歡迎這個掃地公司,他們認為自己雇清潔工,不光給他個人發工資,還要管住房、醫療、退休等許多問題。還要花錢購買吸塵器之類的掃除專用工具。所以,計算起來還是把衛生包給清潔公司合算。隨著深壩建設事業的發展,掃地公司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10、壹萬元如何變成100萬元

1987年5月,深圳第壹家股票發行公司—深圳發展銀行,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在當時,對絕大多數深圳人來說,股票還是壹個新鮮事物,對它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甚至抱著懷疑的態度仿徨觀望著。在這種情況下,壹個剛剛離休的老幹部在老同誌們的再三動員下,本著對黨和國家的熱忱,下決心用自己畢生積累的壹萬元錢買下股票,為國家再做壹次貢獻。那位老幹部做夢也沒想到,沒有本錢的創業,兩年後,他那壹萬元轉眼變成了十萬,而且,正在朝100萬元逼進。老幹部吃驚之余,羞愧難當。他急忙跑到黨的紀檢部門問這錢是不是非法所得,接待的同誌笑著告訴他,這些錢不是非法所得,而是妳投資股票的正當收入。 白手起家如何創業?金獎白蘭地

“皇天不負苦心人”。所謂“皇天”,其實正是我們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們的所願:風平浪靜的時候,輕如壹葉小舟;等到風濤怒作的時候,也會像淩空的天馬。張弼士,別名振勛,廣東潮州大浦人。17歲時家鄉鬧災荒,他告別家人,孤身逃荒,來到了荷屬的巴城(今印尼雅加達)。畢業實習時,張弼士特別註重觀察當地和外地的經濟狀況,研究什麽樣的買賣容易獲利。從買酒和稅收發家後,他又拓展到墾殖業、建築、金融、交通、礦業、商業等各個行業。他人企業全盛時期,資金達白銀七八千萬兩,故有“蘇島富翁”之稱。在張弼士的壹生中,最能說明他創業的艱辛和成就的應是張裕釀酒公司的創辦和成功。

張弼士於1892年開始籌建酒廠,壹開始,他就采取穩紮穩打的方針,著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設。幾經周折,公司耗費巨資,終於1906年建成了有124個品種,占地千余畝的葡萄園。我國當時生產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設備落後,難以與歐美新的生產技術相抗衡。為提高競爭能力,他註重科學技術,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引進先進的技術裝備。

他到處物色酒師,重金聘用。幾經周折,公司終於掌握了全套設備和關鍵技術。產品出來後,對於如何開拓市場,張弼士曾煞費了苦心,首先,他註重提高產品的信譽,其次,註意研究消費者的心理,講究廣告宣傳的藝術;再次,充分利用海外華僑思念祖國、眷戀故土之情和張氏在南洋華僑中的影響,開拓國外市場,特意精制張裕酒的宣傳品向華僑廣為贈送。沒有本錢的創業,此外,廣泛結交上層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後,別具特色的張裕酒,終於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和註意。康有為曾為張裕公司寫下了“淺飲張裕葡萄酒,移植豐臺芍藥花,更復法華寫新句,欣於所遇即為家”的詩句。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公司親筆題贈“品香醴泉”四個大字。特別是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商品比賽會上,張裕公司的白蘭地、紅葡萄酒、瓊瑤液和益壽漿獲金質獎章,“金質白蘭地”從此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