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是華為?
今天,我們之所以有機會從財報上分析華為,是因為它自願披露依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並經畢馬威(KPMG)審計的合並財務報表。
根據華為2017年年報:“華為公司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
目前,華為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壹以上的人口。華為員工約18萬名、擁有超過160種國籍,海外員工本地化比例約為70%。”
接下來,我將根據華為始自2008年、終至2017年的10年財報,利用穿透式四維分析法,分析提供以下結論。
2. 華為以多快的速度在增長?
2017年度,華為全球銷售收入6,036.21億人民幣,與2016年度的5,215.74億相比,增長15.73%。與2008年的1,252.17億相比,增長4.82倍,平均復合增長率19.09%。
2017年度,華為實現稅後凈利潤474.55億,較2016年度370.52億增長28.08%。與2008年的78.48億相比,增長6.05倍,平均復合增長率22.13%。
從分析結果來看,華為在過去10年有兩個增長高峰期,壹個高峰是09年和10年,分別為19.04%和22.47%;另壹個增長高峰是15年和16年,分別為37.06%和32.04%。競爭壓力最大的是12年和13年,分別為7.98%和8.55%。而且,從這裏也可看出,公司增長的快慢其實與公司規模的大小無關。
由此可知,華為的增長說不上有多快,當然也說不上多慢。用我自己的標準,算快速增長,但不算高速增長。
3. 華為的主營業務是否賺錢?
華為2017年度稅後凈利潤為474.55億,同期銷售收入6,036.21億,銷售凈利潤率為7.86%。略高於上年7.1%的水平。如果縱觀過去10年,其加權平均銷售凈利潤率為8.48%。雖然它遠低於思科(Cisco Systems Inc)18.71%的水平,但卻遠高於愛立信(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2.17%的水平。與韓國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9.87%接近。
如果進壹步穿透財報上的凈利潤,2017年度稅後凈利潤474.55億,交納所得稅86.73億,實際所得稅率15.45%。如果還原至稅前總利潤561.28億,其中:源於各類政府補助等其他業務收支凈額為6.13億,占稅前利潤總額的1.09%;聯營/合營公司凈收益3.17億,占0.56%;財務費用5.73億,占1.02%。換言之,主營業務利潤對稅前利潤總額的貢獻高達100.46%。
由此,我們也可以說這是壹家利潤完全由主營業務貢獻的公司。當然,這其中是否存在財報計量標準上的差異,由於缺乏更詳細、系統的公開資料,無從查證。
4. 華為算不算是壹家高科技公司?
根據華為2017年財報,公司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64,091件;外國專利48,758件。其中90%以上的專利為發明專利。相對於追求更多的專利數量而言,華為更加“致力於把領先技術轉化為更優、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至於華為的技術是否領先,本人無從知曉。但從財報角度,衡量壹家公司產品技術是否領先的重要指標是銷售毛利率,而不是各種獲獎證書或專利證書。公司銷售毛利率越高,說明其產品的技術含量或差異性也就越大。在這壹點上,與華為的理念完全壹致。科技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頌的。
2017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39.45%,較上年40.29%略有下降。過去10年,華為的銷售毛利率非常穩定,其中最高的年份為2014年,達到44.22%,最低的年份為2011年,為37.49%,10年來的加權平均銷售毛利率為40.69%。
由此,用我的話說,華為在10年前便已經躋身高科技企業俱樂部,但只是剛剛及格。與韓國三星非常接近。三星過去10年的平均銷售毛利率為40.42%。但與思科等世界級高科技企業還有較大的差距。思科2017年銷售毛利率為62.96%,而過去10年的加權平均銷售毛利率高達61.96%。這也可看出華為與世界級領先高科技企業之間的差距。
當然,我們毫不否認的是,華為在過去10年已經超越了很多對手,甚至逼迫很多競爭對手已經退出了行業競爭的舞臺。但同時也要面對現實的是,華為前面的路還很長,要成為世界高科技企業的領頭羊,依然任重道遠。
5. 研發投入,奮起直追
2017年度,華為投入研發費用896.9億,占當年度銷售毛利的37.66%,無論是在投入金額還是占銷售毛利的比重上,都創出歷史新高,為歷史最高水平。這充分表達了公司管理層在研發投入上奮起直追的願望。讓國人敬佩,讓對手望而生畏。
過去10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費用3,921.1億,占同期銷售毛利的32.9%;思科同期研發投入577.43億美元,占銷售毛利的20.84%。在研發投入的規模體量上,二者已經非常接近,但在研發投入的力度上,華為要遠遠超過思科公司。
思科公司在過去10年的研發投入占比上,基本維持不變,10年的加權平均占比為20.84%。但華為卻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三星在過去10年投入研發經費總額為975億美元,平均占銷售毛利率的比重為17.82%。雖然規模體量更大,但在重視程度上遠不及華為。
如果說華為在過去10年追趕和超越諸多對手有什麽法寶的話,那麽,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法寶壹定是持續不斷的對研發追加投入的重視。
6. 華為的管理和理財
不斷追加的研發投入雖然是華為引領行業發展、超越競爭對手的主要法寶,但卻並不是唯壹法寶。華為在過去10年的另壹個致勝秘籍就是它不斷提升的銷售及管理費用效率。
2017年度,公司***發生銷售及管理費用926.81億,占銷售毛利的38.92%;與2016年度的41.14%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更是遠遠低於2008年45.06%的水平。縱觀過去10年,其銷售及管理費用的占比壹路保持持續、穩定下降的態勢,表明公司單位銷售及管理費用的投入/產出效率得以提升。
與此同時,公司2017年資產周轉率達到創紀錄的1.19次,略高於2016年的1.18次水平。較2008年1.06次,保持了持續穩定的提升。這壹方面說明公司管理風格在過去10年非常穩健、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另外壹方面也展示出少有的大規模公司的卓越管理風範。
在我多年的財報分析生涯中,這是我第壹次見到這個指標可以在10年內穩定到小數點後的兩位,看到這個分析結果,內心油然而生出壹種喜悅,忍不住要為華為的管理點個贊。公司應收款項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也同樣保持了持續穩定的改善,而且是大幅度的改善。
再就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來看,2017年末,華為資產總額為5,052.25億,負債總額為3,296.09億,資產負債率為65.24%。縱觀過去10年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始終保持在60-70%區間,10年加權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24%。看到穩定性類似於教科書的案例,又忍不住要再為華為的理財點個贊。
7. 業績與股東回報
華為是壹家非上市公司,缺少公開募集股本的資料,我們也難以追溯華為股東的原始投入。僅僅根據過去10年的財報而言,累計實現稅後凈利潤2,483.95億,加權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27.22%。2017年度,公司實現稅後凈利潤474.55億,股東權益合計期末余額1,756.16億,股東權益報酬率27.02%,接近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2017年度,華為收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963.36億,創歷史最高水平。凈利潤的現金保障倍數高達2.03倍。過去10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累計達到3,617.24億,是10年凈利潤2,483.95億的1.46倍。因此,我們說,華為的稅後凈利潤是有現金支持和保險的,具有較高的含金量。
綜合上述,華為是壹家經營、管理、財務和業績四個維度上表現都非常成功的公司。通過穿透其10年財報,可以看出公司經營在過去10年,保持穩定、快速的增長,平均復合增長率為19.09%。凈利潤也獲得了快速增長,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13%。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快於銷售收入,說明公司並未隨規模擴張而導致盈利能力下降。公司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壹定的技術領先優勢和差異性,從而奠定了其高科技公司的定位。過去10年平均銷售毛利率達到40.49%。如果說把40%以上高毛利的公司定義為高科技公司的話,那麽,華為只可以說是剛剛跨入高科技俱樂部的門坎,前面的路還很長,未來任重道遠。
當然,華為的成功並非只是產品和經營上的成功。公司持續改善的供應鏈系統(存貨與應收賬款管理),以及不斷提升的費用使用效率,使得公司的管理開始從優秀走向卓越,也可以說,這是我所分析過的案例中,在這類指標上表現最傑出的壹家公司。除此之外,公司雖然具有較高的負債率,平均達高66.24%,但始終保持穩定,風險可控。過去10年的流動比率也基本維持在1.5倍左右,短期償債能力較強。
在業績方面,公司凈利潤具有較高的現金保障倍數,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高達27.22%,是壹家顯而易見的績優公司。我為中國擁有這樣壹家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高科技公司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