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矮山地區隸屬於漢陽縣湘陰鄉,大致隸屬於湘陰二裏和湘陰李三。“鄉音”這個詞可能是“鄉音”的錯誤。香河現在是漢江,水的陰是南。矮山、永安、索河、張灣,古稱湘陰,皆因在漢水之南。民國初年,實行區制。矮子山、小寺地區、永安地區、索河獅山地區都在同壹個區,按數字排列,因時而變。打電話給四區花了很長時間。抗戰勝利後,實行新鄉體制,四區改名矮鄉。這個時候省略矮山的“山”字,不是建國以後,只是跟著故事走。建國之初,仍稱第四區,漢陽縣。1952土改復查時,第四區有東山、鐵路、武功、勞動、薛山、金雞、閘房、鶴峰、白土、金土、老隆、橫北、橫南等矮鎮、小城鎮。1956農業合作化高潮時,漢陽縣撤區,成立五個指導小組代行區職能。矮山屬於永安督導團。1957年,縣裏把指導組改成了區,每個區都以地名命名,不是數字,而是矮化區。1958年9月,放棄鄉鎮制,實行人民公社制,均以革命名稱命名。侏儒區改名為幸福公社,由永安、侏儒、獅山、小寺、呈貢五個行政區組成。同年65438+年2月,公社以歷史名稱更名,快樂公社更名為侏儒公社。1960年恢復區制,改名矮人區。鶴峰、恒隆、武功、獅山、呈貢、小寺、永安、舊鎮、季翔、新民有矮鎮(下轄鎮)和10小公社。5月,1961,從矮化區劃出永安、舊鎮、季翔、新民四個公社,另設永安區。從此,永安地區不再進入矮山領地。1975年2月,區合並,改大公社制。原來的小公社改成了管理區,侏儒區改成了侏儒公社。原本歸侏儒區管轄的Si的成功和消失被擱置,成功公社和消失公社被擱置。獅山也從侏儒區劃出,成為Soho公社下的管理區。1976年3月,小四公社撤銷,並入侏儒公社。1981年4月,小四公社被恢復,從此小四地區不再進入矮山境內。1984後恢復鄉鎮體制,原侏儒公社撤至1鎮和侏儒鎮、恒隆鄉、武功鄉2個鄉,其中恒隆鄉由恒隆、白土、鶴峰3個行政區組成。呈貢公社遷至呈貢鄉,同時為了開發矮化地區的河漫灘,新成立了紅貝鄉。8月,1992,恒隆鄉、武功鄉、矮子鎮合並,組成新的矮子鎮,失去了第壹次更名的好機會。1992年9月,撤銷漢陽縣,設立蔡甸區。2000年6月,撤銷矮子鎮,成立矮子街道辦事處。這時候,第二次改名的好機會就失去了。
2001,呈貢鄉撤銷,並入矮子街道辦。同時,撤銷紅貝鄉,所轄各村由新成立的紅貝農業綜合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但納入矮街行政序列。這時候我失去了第三次改名的好機會。
行政區劃更名繁瑣復雜。如果壹開始就抓住機會,借著行政區劃的東風重新命名,會事半功倍。大多數人對改名沒有異議,但對改名的意見很多,至少有七種意見。試分析如下七種意見:
朱儒街1,將去掉“侏羅紀”二字。據說何祚庥先生(原籍索河)持這種意見。表示符合當地文化背景,改動不大,既用還原法,又用改字法。但“諸儒”二字實在無法理解,無法保持本土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和連貫性。
2、珠玉街,這個名字太俗了,雖然借用了諧音,但是有點莫名其妙。珍珠玉不產於矮山區,歷史上從未接觸過珍珠玉。雖然產砂巖,但把砂巖比作珍珠玉有點浪漫。
3.呈貢街,名字是合並前呈貢鄉的名字,但“呈貢”二字太有時代烙印,是那個激進時代的產物。沒有文化背景,最不可取。就像大躍進時侏儒公社改名為“幸福公社”壹樣,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是經過整頓,恢復了原名。另外,成功區只是矮化區的壹部分,用這個名字很容易概括。
4,巨人街,不用說,這個名字很俗,沒有小矮人,有巨人,走逆向思維,有糾錯之嫌。估計沒幾個人贊同,抱著這個意見,而且是開玩笑。
5.榨坊街,建議這個出名的人為矮山的香油造勢,香油只是矮山的特產之壹,不是經濟支柱。更何況矮山油廠在申請商標的時候,並不想用這個名字。另外,閘房村屬於矮子街道管轄的壹個村,用村名代替鄉名顯然不妥。
6.乳山街,比以上五大名都好,有書香,真正符合當地的文化底蘊。記得侏儒山周氏在編家譜時自稱“乳山周氏”,以避免“侏儒”帶來的尷尬,可見前人已註意到這個問題。但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名字脫離了原來的名字,不具備穩定性。
7.矮山街,也就是恢復本名,我支持這個意見。恢復“矮山”原名有幾個原因:壹是矮山名稱從明初壹直沿用到民國數百年,充分代表了歷史文化傳承,保持了地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第二,60多年前,李先念領導的新五師發起的矮子山戰役在當地打響。說實話,五師沒打贏幾場大仗,這是五師唯壹引以為豪的大仗,可以和新四軍黃橋戰役、八路軍平型關戰役相提並論。當地有很多戰鬥遺跡,將來還會建紀念碑。如果用這個名字,可以相得益彰;第三,矮山雖然還有矮的意思,但對人不對,山矮,不妨礙人。古人雲,山不在高,而在於靈。郁秀生於斯已有壹千年,百年數字增氣象。山的名字雖然笨拙,卻收獲了壹份寶藏。第四,矮山原名的恢復,只是矮山香油、矮山石灰、矮山蔬果等名優產品,有了發展勢頭;第五,只加了壹個“山”字,改動極小,書寫和說話無障礙。更名後,各種證書牌匾不用馬上換,按自然變化換就行了。
如果政府能夠順應民意,及時將矮街改名為矮山街,這將是矮山歷史上的壹個新亮點,壹個新的轉折點。
我已經說了很久了。讓我用張先生寫的壹副對聯來結束這篇文章,他是漢陽人,著名的建築師,紅學大師,也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文史學家。
浩浩蕩蕩聚碩果累累,漢室分雲夢。
蔥籠添氣象,矮子勝今日太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