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地處中國腹地,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西起寶雞,東至黃河,地處渭河中下遊。西窄東寬,西寬約1km,東寬約80 km,東寬約360 km,面積約3.4萬平方公裏。平原東低西高,海拔325 ~ 750米。它是在華北地臺渭河地塹的基礎上,由於地殼的持續沈降和接受沈積物堆積而形成的。平原南部毗鄰秦嶺山脈。秦嶺山脈,南北寬10 ~ 40km,東西長200km,壹般海拔1500 ~ 2000m,周至、戶縣、長安壹帶海拔2000m。山巒疊嶂,構成了關中南部壹道壯麗的天然屏障。關中平原北臨渭北山系,北山(小隴山)為黃土高原南緣,受流水沖擊,地形破碎崎嶇。
2.河
關中地區河流眾多,大部分屬於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占整個面積的90%以上。其中,渭河橫貫關中平原中部,沿途包括壹級支流12條,二級支流85條,三級支流84條,四級支流50條,主要壹級支流有黑河、大更峪河、泥峪河、泥峪河等。
由於關中地區河流眾多,河網密布,地勢西高東低,提高了興修水利的有利條件。秦漢時期,關中掀起了興修水利的高潮,先後修建了鄭國渠、草渠、龍首渠、劉福渠、白渠、郭城渠、猛龍渠等水利工程,形成了關中大規模的灌溉網,極大地促進了關中農業的發展。
大量的河流和水利工程為解決生活用水、宮殿環境用水、糧食運輸用水等問題提供了古老的解決方案。
眾多的河流為水路運輸提供了便利。在古代,渭河水量豐富,Xi安以下的河流可以航行大船。春秋時期著名的“劃船運動”,秦國首都向晉國運糧,有壹部分是渭河水路。元光六年,漢武帝在渭河南岸開鑿大運河引水,向長安城運送物資。永通渠建於隋唐。
六年春,漢武帝在渭南南岸建立軍制,在渭南開河,向長安運送糧食等物品。隋唐時期,修建了永通運河。
3.土地
由於關中地區氣候溫暖,幹濕條件適宜,風積黃土和沖積黃土分布廣泛,在落葉闊葉林植被的影響下,褐土廣泛發育。此外,關中地區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人類活動對土壤影響深遠。在褐土的基礎上,經過人類長期施用土肥,形成厚厚的成熟層,稱為土壤。是壹種肥力很強的沃土。
自古以來,關中有數千裏良田,尚書龔宇永州的土壤是黃壤。生育率是當時全國最高的。在以人事和農業經濟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古代社會,都城各個地區的土壤肥力都受到相當的重視,因為肥沃的土壤更適合耕種。漢初婁敬特別指出關中土地肥沃,便於耕種,稱關中天府。關中的沃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條件,也為都城提供了經濟保障。
4.氣候
在歷史上,中國的氣候經歷了四個暖期和四個冷期。在氣候變化的過程中,關中地區的氣候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總的來說,關中地區氣候優越,溫暖濕潤,自古以來四季分明。這種氣候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為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寒冷和溫暖的氣候更適合人類生存。
5.財產
關中腹地是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水利灌溉工程發達,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農產品豐富。關中西北外圍,畜牧業相對發達,加上地質構造運動,使秦嶺出產豐富的玉、金、鉬、銀、銅、鐵等礦產資源,為首都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6.人口
在古代封建社會,勞動者是能夠創造物質財富的基本社會生產力,是統治者剝削的主要對象。有許多人和士兵,許多人服苦役。因此,壹個地區的人口是基本建設中應該考慮的因素之壹。
由於缺乏秦漢以前的資料,關中地區古代人口不易考證。自秦漢以來,人口統計受到重視,人口數更可信。
關中地區在西漢時期是壹個人口密集的地區。據《漢書·地理》記載,元初二年(公元2年),有647180戶,人口2436360人,平均每平方公裏47人。
隋朝時,文帝統壹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多年的動亂,人口也在這壹時期有所增加。大業年間,關中三縣49萬戶,人口253萬。
唐朝鼎盛時期的開元天寶年間,生產發達,人口不斷增加。據《新唐書地理》記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全國總戶數達9049490戶,人口48496111。陜西有790戶,近44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十壹分之壹,超過以往任何壹個。
關中地區龐大的人口為都城的建立提供了人口基礎。
7.農業和手工業
溫和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和廣闊的平原為農業生產創造了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歷代興修水利為這裏的經濟提供了保障,使關中地區的農業經濟相當發達,是古代世界最富裕的地區。“所以關中土地占天下三分之壹,人口卻只有三個,所以富裕,甚至排第六。”唐朝的時候,關中的土壤還是中國最肥沃的。《新唐書》稱之為“沃野”,說明關中農業經濟十分發達,為古都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關中地區農業發達,關中地區西北外圍畜牧業發達,周圍山區有豐富的銅、鐵、金、銀、玉等自然資源,為政府和民間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此外,關中處於東西交流大道“絲綢之路”的起點,手工業和商業非常發達,為古都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