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我國古代的郵驛與烽火臺通信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壹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壹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壹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壹笑,就賞他壹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壹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壹笑,壹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壹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壹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幹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壹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麽人和什麽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臺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鹹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壹名稱叫“驛”。規定五裏壹,十裏壹亭,三十裏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壹晝夜行五百裏,銀牌四百裏,銅脾三百裏。實行每到壹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余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禦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我國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壹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托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壹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麽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壹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壹方面是哪裏有利就在那裏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壹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壹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我國郵權,並夥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采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並采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於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壹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我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壹)“客郵”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後,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中國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中國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並非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容郵”實際上是掠奪我國財富、毒害我國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容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我國。
烽火臺。是萬裏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它的作用是作為傳遞 軍情的設施。烽火臺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壹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壹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這是壹傳遞 信息很科學又很迅速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 傳遞頃刻千裏。在古代沒有電話、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情信息的辦法可以說十分迅速了。關於烽火臺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緊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險處或是 峰回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是要三個臺都能相互望見,以便於看見和傳遞。烽火臺在漢代 曾經稱過亭、亭隧、烽燧等名稱,明代稱作煙墩。它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還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臺、亭燧而不築墻的,可見烽火臺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最近二三十年是有史以來科學技術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各種高新技術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信息技術,而且已經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最活躍的領域。信息技術是壹間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構成的壹間綜合性高新技術,它是所有高新技術的基礎和核心。它的發展是以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進步為前提的。信息技術對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起著先導作用,而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信息技術更快地發展。壹般地講,其他技術作用於能源和物質,而信息技術則改變人們對空間、時間和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將會充分挖掘人類的智力資源,而且對包括能源和物質資源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效能的發揮,將起到催化和倍增作用。
由於到目前為止信息還沒有壹個統壹而公認的定義,因此,對信息技術也就不可能有壹個統壹而公認的定義。壹般認為,所謂信息技術就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所有手段的總和。
信息技術既包括有關信息的產生、收集、表示、檢測、處理和存儲等方面的技術,也包括有關信息的傳遞、變換、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由此可見,作為壹般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其歷史幾乎和信息壹樣久遠,因為只要有了信息就要使之發揮作用,不能發揮作用的信息是沒有意義的。而各種使信息發揮作用的技術不但現代有,古代有,就是遠古時代也有。就信息的傳遞來說,它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遠古時代,它是用手勢來進行的;在古代,它是用烽火臺和驛站來進行的;而到了現代,它是用電話、電報、電視、傳真、微波和通信衛星來進行的。三個時代的功能和效率雖然不可以同日而語,但是它們的目的卻是壹樣的,那就是盡可能準確和迅速地傳遞信息。信息的傳遞技術如此,信息技術的其他組成部分也莫不如此。信息技術雛形雖然早已存在,但是真正作為壹間技術被人們所重視,並系統地加以研究、開發和利用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況和信息的發展狀況幾乎是壹樣的。在60年代以前,計算機技術主要用於軍事方面。從60年代初期開始,計算機技術逐漸用於信息處理。70年代後,特別是進人90年代,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信息處理技術好像插上了強勁有力的翅膀,進入了壹個全新的迅速發展階段。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壹部人類文明史就是壹部信息技術發展史。
古代信息管理思想
萬裏長城的修築,主要目的是防禦敵人的進犯,因而及時傳遞信息、掌握敵情是十分重要的,其信息傳播技術、方法都令人嘆服。長城上的烽火臺就起著“信息源”的作用,白日以煙、夜晚以火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明代規定,來敵百人左右,壹煙壹炮示之;五百人二煙二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五煙五炮。這種信息傳遞,既定性(敵人來犯),又定量(來敵人數),煙炮配合,光聲並舉,相互核對,幾小時之內就能把軍情準確地傳遞至千裏之外的指揮機關。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十分重視信息和情報的作用,《孫子兵法》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壹勝壹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不僅在軍事上運用信息管理手段,在經濟管理上也運用信息手段。唐代劉晏建立全國信息網,以迅速掌握全國各地的經濟信息和物價狀態。他以朝庭用驛道快馬傳遞公文的辦法,設置知院官,收集各種莊稼好壞、市場價格的變動、四方物資的余缺等情報交給招募來的“駛足”,由他們壹站接壹站傳遞。數日內可將全國各地的信息迅速傳遞到劉晏處,再由劉晏等人綜合各地信息,做出決策。由於信息靈活,渠道多,使市場長年保持穩定,國家掌握了足夠資金。雖經數十年戰亂,仍保證了唐代國富民安。可見,信息管理對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壹、我國古代的郵驛與烽火臺通信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壹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壹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壹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壹笑,就賞他壹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壹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壹笑,壹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壹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壹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幹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壹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麽人和什麽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臺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鹹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壹名稱叫“驛”。規定五裏壹,十裏壹亭,三十裏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壹晝夜行五百裏,銀牌四百裏,銅脾三百裏。實行每到壹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範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余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禦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占有壹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我國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壹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托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壹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麽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壹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壹方面是哪裏有利就在那裏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壹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壹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我國郵權,並夥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采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並采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於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壹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我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壹)“客郵”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後,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中國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中國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並非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容郵”實際上是掠奪我國財富、毒害我國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容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我國。
烽火臺。是萬裏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它的作用是作為傳遞 軍情的設施。烽火臺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壹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壹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這是壹傳遞 信息很科學又很迅速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 傳遞頃刻千裏。在古代沒有電話、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情信息的辦法可以說十分迅速了。關於烽火臺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緊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險處或是 峰回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是要三個臺都能相互望見,以便於看見和傳遞。烽火臺在漢代 曾經稱過亭、亭隧、烽燧等名稱,明代稱作煙墩。它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還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臺、亭燧而不築墻的,可見烽火臺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最近二三十年是有史以來科學技術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各種高新技術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信息技術,而且已經成為當代新技術革命最活躍的領域。信息技術是壹間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構成的壹間綜合性高新技術,它是所有高新技術的基礎和核心。它的發展是以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進步為前提的。信息技術對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起著先導作用,而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信息技術更快地發展。壹般地講,其他技術作用於能源和物質,而信息技術則改變人們對空間、時間和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將會充分挖掘人類的智力資源,而且對包括能源和物質資源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效能的發揮,將起到催化和倍增作用。
由於到目前為止信息還沒有壹個統壹而公認的定義,因此,對信息技術也就不可能有壹個統壹而公認的定義。壹般認為,所謂信息技術就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所有手段的總和。
信息技術既包括有關信息的產生、收集、表示、檢測、處理和存儲等方面的技術,也包括有關信息的傳遞、變換、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由此可見,作為壹般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其歷史幾乎和信息壹樣久遠,因為只要有了信息就要使之發揮作用,不能發揮作用的信息是沒有意義的。而各種使信息發揮作用的技術不但現代有,古代有,就是遠古時代也有。就信息的傳遞來說,它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遠古時代,它是用手勢來進行的;在古代,它是用烽火臺和驛站來進行的;而到了現代,它是用電話、電報、電視、傳真、微波和通信衛星來進行的。三個時代的功能和效率雖然不可以同日而語,但是它們的目的卻是壹樣的,那就是盡可能準確和迅速地傳遞信息。信息的傳遞技術如此,信息技術的其他組成部分也莫不如此。信息技術雛形雖然早已存在,但是真正作為壹間技術被人們所重視,並系統地加以研究、開發和利用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況和信息的發展狀況幾乎是壹樣的。在60年代以前,計算機技術主要用於軍事方面。從60年代初期開始,計算機技術逐漸用於信息處理。70年代後,特別是進人90年代,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信息處理技術好像插上了強勁有力的翅膀,進入了壹個全新的迅速發展階段。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壹部人類文明史就是壹部信息技術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