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關於世界名城的作文急!!

關於世界名城的作文急!!

維也納是壹座歷史悠久的著名城市。從18世紀開始,這裏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華爾茲的故鄉。

作為著名的音樂城市,維也納有許多歌劇院、電影院和各種音樂廳遍布全城。最著名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於1869,是壹座古羅馬建築。莫紮特和貝多芬的作品在這裏首演,19世紀所有歐洲著名歌劇作家的作品都在這裏上演。1945毀於二戰大火,1955年按原風格重建。這裏每年都有音樂比賽,是全世界歌劇的中心。

漫步維也納,幾乎隨處可見音樂對這座城市的影響。許多街道、公園、劇院和會議廳都以世界著名音樂家的名字命名。許多著名音樂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園或廣場上。在內環的城市公園裏,妳可以看到偉大的約翰·施特勞斯在聚精會神地拉小提琴。沿著內環路,妳還會看到貝多芬、莫紮特等音樂大師筆下的英雄。這些偉大的音樂家在這個著名的音樂城市度過了許多年。

這座音樂名城也為音樂愛好者創造了各種條件。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來這裏深造、創作和表演。每年夏天,許多交響樂團從音樂廳出來為人們演奏。優美的旋律把人們帶到藍色的多瑙河,帶到寧靜的維也納森林,帶到優雅的藝術境界...維也納城市布局分明,465,438+05平方公裏的市區分為“三環壹區”,即內城、外城、郊區和壹條玉帶般的多瑙河。內城街道狹窄,政府機關和歷史建築較多。

19世紀,在城墻拆除的基礎上修建了環城路(內環路),寬50米,長4公裏,現代建築沿街分布。外城是維也納最繁華的商業區和主要住宅區。外環線以南、以東為工業區;西郊壹直延伸到森林的邊緣。公園、宮殿、別墅眾多,高聳的山毛櫸環繞城市,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維也納森林”。

歷史名城維也納壹直是東西歐的重要門戶,是波羅的海和亞得裏亞海的溝通通道。除了紐約和日內瓦,它是第三個有聯合國機構的城市。

南美巴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語中是“新鮮空氣”的意思。

最初是拉普拉塔河口的壹片草原,現在已經成為南半球最大的都市。

布宜諾斯艾利斯被壹條從港口和環城路流向西南的小河環繞。城市裏的街道寬闊整潔,街區像棋盤圖案。整個城市就像壹個棋盤,每兩個路口相隔100的門牌號。這座有著“南美巴黎”美譽的城市,很像巴黎以凱旋門為中心的布局,以著名的“5.25廣場”為中心。許多著名的街道從廣場向四周延伸。在廣場的兩邊,有壹座被稱為“玫瑰宮”的總統府。因為1810年5月25日在這裏召開會議,宣布罷黜西班牙殖民總督,成立阿根廷革命政府,所以這個廣場被命名為“5.25”。

從“5.25廣場”到西邊的議會廣場,是全城最壯觀的“七七九街”。

這條為紀念阿根廷7月9日獨立(1816)而建的街道,寬140m,街道中央有壹條長1.6km的綠化帶。這條街上排列著該市最豪華的摩天大樓。

街道北面有壹座72米高的獨立紀念碑,高聳入雲,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

布宜諾斯艾利斯擁有40多所大學、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科學院和文化體育設施,是南美洲重要的文化中心。這裏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城市多年不脫綠衣。當我們國家已經是秋天的時候,這裏的春天是強烈的。

機器造型的新首都巴西利亞是1960的巴西新建首都。誰能想到,這座擁有3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建成了?在1957之前,這裏還是壹片廣闊的荒地。

巴西利亞位於高原中部的壹個小平原上,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

它是根據全國評價的著名城市設計師盧西奧·阿科斯塔設計的藍圖建造的。

整個城市就像壹架向東飛的飛機:飛機的機頭是“三權之方”,即議會、總統府、最高法院所在地;機房前面是“部委廣場”,兩旁是政府部委辦公樓。機房後面是會議廳、文教區、體育城、電視塔、公交中心等。尾部是服務首都的無汙染工業區和印刷出版區;長長的南北兩翼是公寓區,在兩翼和機房的交界處是商業、銀行和酒店區。

南、北兩個人工湖仿佛張開雙臂擁抱了大半個城市,兩邊是民房和外國使館區。

巴西利亞沒有什麽古跡,但是有很多建築,樣式新穎,外觀漂亮,實用。比如,議會辦公樓是中間用天橋連接的兩棟建築,大寫的H形,意思是“壹切為了人”。眾議院就像壹個巨大的面向天空的碗,表示它是開放的。新都最美的建築是曙光宮。這座建築的柱子打破了圓形或方形的慣例,有的像菱角壹樣上長下短,有的像大雁展翅。就連人工湖上的小橋都造型精致,有的落在水面上像壹條細細的平原帶。

新都的住宅區由幾棟到11的公寓樓組成壹條“方街”。每個廣場街道內及周邊都有托兒所、小學、體育場、電影院、診所,還有面包店、食品店、藥店、洗衣房等等。高速公路都是有立交的單行道,開車更安全。

新都雖然地處高原,但土地是紅色沙土,旱季風大,卻沒有沙塵飛揚。這主要是因為所有的空地,從廣場到每個家庭的院子,都長滿了綠草,綠化面積已經占到了全市面積的60%,而且非常註重維護和管理。草原、樹林和人工湖起到了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的作用。

新城附近建立了8個衛星城,加上巴西利亞,人口達到654.38+0.2萬。衛星城的房租比巴西利亞便宜,價格也更低,所以人們願意住在那裏。

巴拿馬城——壹座連接大陸和海洋的城市——在美洲大陸中部的巴拿馬地峽上,有壹條連接兩大洋、溝通兩大洲的河流。

這是巴拿馬城。

很久以前,這裏原本是太平洋北岸的壹個漁村,當地的印第安人就住在這裏。1519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在這裏建城。17年70年代,老城被海盜燒毀,在原址以西新建了壹座新城。1903年,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後,該城成為巴拿馬首都。

巴拿馬地峽東西兩端相對較高,從兩端向中間逐漸降低,中間海拔只有84米。正是利用了這壹有利地形,巴拿馬運河從1881開始開鑿,就在巴拿馬城附近,貫穿地峽南北。運河挖掘工程最初由壹家法國公司承包。

法國公司破產後,1903年,美國通過巴拿馬運河條約,獲得運河開鑿權和“永久租賃權”。後來由於巴拿馬政府和人民的反對,改為1999,由巴拿馬收回運河的全部權益。

巴拿馬運河於8月1914竣工,8月1920正式通車。運河總長81.3km,寬150-304m,水深12.5m,可通航4萬-4.5萬噸級船舶。南接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成為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重要國際航道,使兩大洋之間的航程縮短了5萬多億米,達到10萬億米。在巴拿馬城西的運河上,有壹座“美國橋”,從南美跨過這座橋就是北美。

巴拿馬運河開通後,巴拿馬城的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從事運河運輸和為運河工人服務是城市的主要經濟來源。

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經常可以在美國很多書刊的封面上看到自由女神像,頭戴皇冠,右手舉著火炬,左手舉著獨立宣言。這是位於紐約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像。她是美國的象征。

紐約位於美國東北部的哈德遜河河口,瀕臨大西洋。1609年,荷蘭西印度公司代表、美國人亨利·哈德森第壹次看中了這個地方。

1626年,荷蘭人從當地印第安人手中低價買下了曼哈頓島。1664年,英國人占領了曼哈頓,將其改名為“紐約”,因為英國原來的“約克郡”,所以在英文中的意思是“紐約”。

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皇後區和裏士滿五個相對獨立的區組成,面積830平方公裏。700多萬居民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後裔,包括荷蘭人、英國人、愛爾蘭人、意大利人、猶太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和黑人。著名的唐人街居住著654.38+0.5萬華人;這裏的意大利人比威尼斯還多;平均每8個走在嘈雜街道上的行人中,就有5個是外國人或外國人的後代;人的膚色從白色到深黑色不等。

曼哈頓位於市中心,是紐約的工商業中心,也是最繁華的地區。

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位於它的南端。華爾街是壹條只有540米長,11米寬的街道,但兩邊的摩天大樓常年覆蓋著街道,走進街上就像進入了壹個峽谷。美國的壟斷集團和各大銀行在這裏都有中心據點,各大證券交易所都在這裏進行大宗交易。曼哈頓東河上還有壹塊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國際領地”。這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1951年,聯合國城就建在這片土地上。主體是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大樓北側是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的會議樓。

紐約有許多大學、博物館、圖書館、科研機構和藝術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聞出版中心。全市約有90種日報和700多種周報,有中國最大的兩家通訊社(美聯社和合眾國際社),出版的圖書占全國出版圖書總數的3/4。美國三大廣播網的總部都設在紐約。城市裏高樓林立,街上車流如織。

沒有城墻的首都堪培拉是壹座年輕而美麗的城市。它很年輕,因為它只建於20世紀20年代。1927把首都從墨爾本遷到這裏的時候,只有5000人左右。它很美,因為它是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綠地面積占城市總面積的85%。街道旁的樹木,地毯般的草坪和各種各樣的花壇使整個城市看起來很迷人。堪培拉市政府還規定,未經批準,任何單位不得修建圍欄,這為堪培拉贏得了“沒有圍欄的首都”的稱號。

堪培拉是壹座布局新穎的現代化城市。市區所有的街道都呈放射狀向外延伸,市區內有各種各樣的建築,如圓形、弧形、三角形、六邊形等。大多是二層小樓或者平房。

市區東西方向有壹個以城市設計師命名的格裏芬湖,長11 km,將整個城市分為南北兩區,議會大廈、聯邦鑄幣局、國立大學、聯邦科學院等建築矗立在湖邊。湖中央有壹個水柱高達137米的人工噴泉。鬧市區離湖有點遠,這裏的建築都是六邊形的,是市民的文化娛樂中心。

世界旅遊勝地日內瓦位於瑞士西南部,在美麗的日內瓦湖的南端,羅納河的出口處。它以美麗的風景而聞名,是全世界遊客向往的地方。

日內瓦面積約161平方公裏,具有古典歐洲城市的特征。

羅納河是壹條貫穿全境的河流,將市區分為兩部分:左岸是老城區;右岸是新城。

聖彼得教堂建在山頂上,是舊城的中心。它是12世紀遺留下來的遺跡,在中世紀晚期進行了部分重建。教堂周圍建築擁擠,鵝卵石鋪成的街道非常狹窄。沿街有古董店、鐘表店、手工藝品店,基本保持著500年前的舊貌。在老城腳下的勃朗峰橋頭,有壹座舉世聞名的花鐘。這是壹個非常獨特的時鐘,所有的部件都安裝在地下,只有時針和分針露在地面。鐘面上的壹切,如刻度、阿拉伯文字、鏡框等。,是由花組成的,還有壹個音樂報時裝置。

從老城區穿過勃朗峰大橋就是新城區。新城的街道寬闊整潔,到處都是現代化的高樓和種植著各種花卉的公園。沿著街道有許多新的商店和超市。萬國宮是聯合國的歐洲總部,位於新城東北部的阿裏亞納公園。這裏以前是孔雀園,現在這裏還養著孔雀。

沿著羅納河走到日內瓦東北郊區,就來到了令人向往的日內瓦湖。

日內瓦湖,也被稱為萊蒙湖,是阿爾卑斯山最大的湖。它長72公裏,寬8公裏,面積580平方公裏,形狀略像壹彎新月。南岸是白雪皚皚的山峰,湖邊密布著公園,造型奇特的別墅掩映其中。

日內瓦湖平均水深80米,最深處310米。水像玉壹樣藍。

湖中有壹座高度為130米的人工噴泉。湖區也是水鳥的天堂。成群的白鴿在湖面上徜徉,5000多只天鵝在湖中與海鷗、野鴨追逐嬉戲,呈現出壹派祥和寧靜的氣氛。這些水“居民”受到日內瓦人的良好保護,充分享受和平的快樂。每當天鵝產卵時,湖邊的居民就會給它們送來幹草、棉花、海綿和塑料,讓它們建造產房。如果“小嬰兒”在早春到來,市民會給他們送去面包、蛋糕、牛奶和其他營養品;如果天鵝生病了,人們會把它們抱在懷裏,送到醫院。

日內瓦也是國際化城市,其中1/3是外國人。許多國際會議在日內瓦舉行,許多條約在這裏簽署,許多國際組織設在日內瓦。日內瓦是世界旅遊勝地,也是重要的國際舞臺。

北方的威尼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東部的梅拉倫湖入海口,該湖流入波羅的海。它由22個島嶼和散布在湖泊和海洋之間的部分陸地組成,面積為65,438+086平方公裏。城市水道縱橫交錯,數十座橋梁橫跨海、湖,將島嶼與陸地連接起來。城市裏,古老的中世紀建築與壹排排現代的高層建築相映成趣;藍色的大海與蜿蜒狹窄的街道融為壹體。整個城市就像壹幅充滿水鄉情調的油畫。

因為這座著名的城市位於北歐,意大利的北面,所以獲得了“北方威尼斯”的稱號。

美麗的斯塔斯島(城市島)是老城的所在地。這裏有壹個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建築群。城北的故宮建於18世紀,宏偉的內殿墻壁上有許多精美的浮雕。時至今日,皇宮衛士們仍然按照古老的傳統,每天中午為遊客們表演盛大的換裝儀式。

老城的北面是市中心的塞爾加廣場。廣場中心有壹個巨大的噴泉。

池中矗立著壹根高約40米、由8萬多塊玻璃組成的大柱子,在陽光和燈光的交織中散發出奇異的色彩。廣場周圍的國王街、皇後街和西爾維亞街是該市最繁華的商業區。這裏的現代氛圍與古老的古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廣場下有壹個巨大的地下商場和地下鐵路中心站,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地下美術館”。與威尼斯以船代步不同,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路貫穿海底,四通八達,是當地主要的交通工具。中心站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可以同時上下車乘客。

市政廳位於市中心西南的國王島東端。市政廳105米高的塔尖上的三頂金色王冠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征。宮殿附近,還有“中華宮”和“北海草堂”。北海草堂是中國園林,由中國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國外時修建。

斯德哥爾摩也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除了老城和其他名勝古跡,在“動物園島”

斯堪森公園裏還有壹個露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集中了瑞典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農舍、教堂、風車等建築和工具。進入農家樂,身穿各種民族服裝的“女主人”會以傳統的方式迎接妳,為妳表演編織和針織,介紹有趣的風俗習慣。

世博會舉辦城市萊比錫是德國十大城市之壹,北距柏林165公裏。面積141平方公裏,人口約60萬。

位於中歐交通要道的萊比錫,早在中世紀就是東西方的貿易中心。

1170年開始出現商業博覽會,是萊比錫博覽會的前身。15世紀,萊比錫博覽會已成為歐洲各國商品交換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覽會的大部分設施被毀,商品交換壹度中斷。戰後1946恢復。萊比錫博覽會展廳面積35萬平方米,每年舉辦兩次:3月的春博會以工業產品和綜合產品為主;9月份的秋季博覽會將側重於輕工業產品和各種消費品。

萊比錫的圖書出版印刷業非常發達,也是著名的“書城”。早在65438+5世紀初,它就已經是德語區的出版印刷中心。目前萊比錫有100多家設備齊全的印刷廠,印刷質量世界聞名。該市60多萬居民中,從事印刷業的從業人員有2.3萬多人。萊比錫有30多家出版社,全市每年出版1400多種圖書,2000多萬冊。從1914開始,萊比錫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國際書展。國際書展在市中心的展覽大樓舉行,許多國家的書商和出版商聚集在這裏參加展覽。

萊比錫的居民非常熱愛音樂,幾乎都演奏小提琴等樂器。這是德國音樂會的發源地。

在古斯拉夫語中,“萊比錫”壹詞的意思是“種菩提樹的地方”。市區和郊區隨處可見豐富的菩提樹。每當花開的時候,城市裏的花香沁人心脾。除了萬國博覽會,還有古代宮殿、列寧故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館、萊比錫動物園等名勝古跡。

本初子午線的發源地格林威治,位於英國倫敦東南部泰晤士河南岸,有壹個旅遊勝地——格林威治。它是地球子午線作為本初子午線的發源地。

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成立於1675年。1884年,國際天文學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度大會上做出決定,以經過格林威治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格林威治時間為國際標準時間。從此,格林威治聞名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天文臺的工作受到倫敦燈光強度增加和混濁空氣的影響。從1948開始,雖然原來的天文臺已經搬到了倫敦東南部蘇塞克斯郡赫斯特蒙蘇,但還是有很多人來這裏參觀。

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原址現在已經變成了格林威治公園。天文臺原址在公園中間的高地上,現在已經改成了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壹部分。

走進公園,在小路的左側可以看到壹個雅致的庭院,那就是天文臺。在院門右側的墻上,有壹個像銀盤壹樣的大鐘。這個大鐘是1851安裝的。四周是代表24小時的羅馬數字,左上方有壹個代表秒的小圓盤。大鐘上顯示的時間是國際標準時間(GMT)。

在子午大廳裏,最引人註目的是嵌在大理石地板上的壹根筆直的銅線,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本初子午線。銅絲兩側分別標有“東經”和“西經”字樣。

文字。這裏的遊客總喜歡踩著這根銅線,用腳分別踩在東半球和西半球上給張珍貴拍照。本初子午線的壹端延伸到壹棟舊的兩層建築的墻根。墻上鑲嵌的銅牌中央還刻著壹行字,上面寫著:“世界本初子午線,北緯51度28分38秒2,經度零點分零秒。”

在眾多世界名城中,法國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獨特的風格而聞名。

享有“花都”的美譽。

巴黎位於法國盆地中部,市區橫跨美麗的塞納河。它是小船形狀的小東西。

島城島已經發展了2000多年。宏偉的巴黎聖母像

庭院位於城市島的中心。它建於12世紀,是巴黎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巴黎聖母院被視為古代巴黎的象征,那麽它就矗立在塞納河的左岸。

埃菲爾鐵塔是現代巴黎的象征。這個建築是由法國工程師,世界銅和鐵混凝土。

以建築創始人埃菲爾命名的塔,建於1889年,是現代塔的始祖。塔架高度

它有320米高,相當於80層樓的高度。站在塔頂可以俯瞰整個巴黎城。

除了巴黎聖母院和埃菲爾鐵塔,巴黎還有巴士底廣場、協和廣場、

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等歷史遺跡和藝術建築。凱旋門位於巴黎

在戴高樂廣場的中心,協和廣場的對面。這是拿破侖企圖炫耀他的勝利

它是被命令建造的。工程從1806開始,歷時30年完成。凱旋門高49.54米。

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都有門,內外墻上布滿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名作《馬賽曲》最為著名。

凱旋門前街道上的愛麗舍宮也是法國的著名建築。輝煌的宮殿和房屋

墻上掛著著名的油畫和價值不菲的掛毯,房間裏陳列著古色古香的鍍金雕花家具。

還有各種精致的鐘表,就像壹個博物館。自1873以來,愛麗舍宮壹直是

成為法國的總統府。

巴黎有60多個博物館,70多個圖書館,60個劇院和200個電影院。

15音樂廳。最著名的博物館是盧浮宮。是法國歷代國王。

宮殿,現已成為法國美術博物館。該博物館擁有40萬件藏品,包括《勝利女神》。

著名的油畫和雕像,如《巖間聖母》。巴黎的“街頭藝術”也經久不衰。這裏都有

世界著名的露天畫廊,也有流行的街頭音樂會。許多年輕學生和

普通市民經常自帶樂器,在街頭表演各種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