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德國名表品牌有哪些?

德國名表品牌有哪些?

位於瑞士以北的德國,在鐘表世界裏,也是壹塊極其重要的版圖。

千萬別把“德國制造”的印象僅停留在德系名車之上,實際上制表已經開啟了德式工藝的另壹個傳說,德國制表以嚴謹的做事態度為根本,成就了頗具德式傳統工藝的靈魂。

1、齊博林(Zeppelin)

如果用造飛艇的那股勁來做手表,齊博林說不定已是另外壹番模樣。

是的,齊博林本是壹間飛艇制造公司,其飛艇在20世紀初期大放異彩。特別是在壹戰時期,當時的飛機性能還十分薄弱,德國在航空建設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培養齊博林飛艇。偵查、救援、攻擊,齊博林飛艇樣樣俱全,讓英國方面頗為頭疼。

齊博林飛艇在戰爭年代發揮軍事作用,和平年代則用於觀光。當然,普通市井小民是無法享受飛艇觀光的,僅限於上流社會、皇宮貴族。齊博林官方稱貴族們在觀光時也將獲得壹枚“齊博林手表”,即“禮品表”,這算是它的品牌起源。

據聞齊博林手表在德國本土銷量十分不錯,好賣的肯定不會太高端,齊博林手表價位比較親民,機械表1~2K即可入門,整體設計風格偏商務。機芯基本外購,所以壹開始我說,如果制表能有造飛艇那種自主研發精神,齊博林這個品牌的地位不止於此。

2、朗坤(Laco)

朗坤於1925年創立,1940年與萬國、朗格、Stowa、萬普***同參與了二戰B-uhr計劃。B-Uhr意為“觀測表”,主要特點是:精準度高,讀認性好。

每只B-Uhr在交付使用之前,須通過軍方的檢測部門嚴格進行測試,朗坤因此在二戰中名聲大噪,其獨創的標有阿拉伯數字的內外環無反光亞黑色表面及塗有熒光材料的三針,成為現代飛行員表的標誌設計。

然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1945年2月,朗坤廠房在壹次空襲中化為瓦礫。

幸運的是,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工廠迅速重建,並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裏達到黃金期,這段時間使用的是自家Durowe(杜洛維)機芯,該機芯也從1952年起向各種手表制造商供應了大量可靠和高質量的機芯產品。時至今日,朗坤大部分表款機芯采用日本西鐵城機芯,少數表款采用瑞士ETA機芯。

相比齊博林的商務氣息,朗坤則看起來要“硬朗”很多,絕不多數表款都包含濃厚的軍表風格,因此收獲了壹些粉絲的鐘愛,機械表入門價位在2~3K

3、司多娃(Stowa)

前面說到,參與德國納粹空軍用B-Uhr計劃的,還有Stowa,是個老品牌了。有了戰爭的基因,Stowa的部分表款同樣含有硬朗氣質,除此之外,它的包豪斯風格也讓人印象深刻

Stowa紅12

Stowa年產四五千枚,壹些觀念還是比較前衛,個人定制(前幾年常提的C2B概念),但發展性較差,很難形成規模生產,成本也無法很好地把控。

Stowa現在大多數采用ETA機芯,這也是被詬病較多的非純種德國血液。裝配和設計都在普福爾茨海姆市的工廠裏面進行手工制作完成,沒有Glashütte小鎮的符號,僅僅made in germany。

這裏補充壹下,made in swiss和made in germany相差甚遠,我大天朝很多產品都可以寫made in germany,因為沒有法律來保護這個標誌。德國制造的標註並不如瑞士制造嚴謹,盡管2014年迫於這種混亂的情況,德國鐘表協會采取措施和制定標準,卻依舊無法保證德國制造的“完整性”。

整體而言,Stowa的做工和技術實力不是很強,比較能炒。機械表價格多在6~8K,前面講到,年產不高,強調定制,意味著需要壹定時間的等待才能入手。

4、榮漢斯(Junghans)

榮漢斯誕生於1861年,起初只是生產個別零件,在零件逐漸得到外界認可後,榮漢斯建立表廠開始生產手表。

時間的易讀性,是榮漢斯發展的核心點,所以不少表款給人的第壹感覺就是和諧,此外包豪斯也是它主打的玩法。

max bill和大師是品牌最火熱的兩個系列,入門機械表萬元以內可搞定,加點月相、計時功能的話則要近2W。

5、辛恩(Sinn)

小眾品牌Sinn,在國內沒有成熟的銷售和售後渠道,但不妨礙許多表友通過代購等方式入手。相比之下,品牌在香港、臺灣省、日本的市場要完善許多,甚至推出過不少只在日本發售的特別限量型號。

從做飛行員用表起家,到各類工具表、任務用表領域,Sinn不斷引入創新科技和材料,締造了不少奇跡,特色技術包含:氬氣保護、硫酸銅管除濕、抵抗極端溫度、安全外圈、矽油充填、泰氏硬化處理、德國潛艇鋼材的運用等。

作為功能性手表,壹切從實用出發,Sinn的表款多在功能上做出改變,外觀設計不會變化太多,這是品牌有利有弊的壹點。此外,由於國內市場不成熟,含有特殊功能的表款在售後並不會太順暢,壹般都會返廠處理,這方面可能會對表友造成煎熬。

盡管采購和售後困難、外觀設計沒有過多改變,Sinn還是保有壹定的用戶群,入門款556價格在6K左右,大火的潛水表U1&U2、T1&T2也在2W內即可搞定。

6、諾莫斯(Nomos)

1906年,Nomos?創立,自己並不生產手表,而是定制類似與格拉蘇蒂小鎮標誌“藍鋼螺絲、四分之三夾板、鵝頸微調、黃金套筒”的瑞士懷表,然後打上”Nomos”的商標,並加上“Glashutte I/Sachsen”字樣進行售賣。

然而這些標記有“Glashutte I/Sachsen”字樣的懷表質量極差,明顯損害了格拉蘇蒂小鎮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等人經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後獲得的優質鐘表名聲,擾亂市場,把小鎮攪得天翻地覆。

隨後,朗格、阿斯曼、聯合三家公司提起訴訟並經過幾年的官司才結束這場糾紛,法院判決Nomos?不能再標記“Glashutte I/Sachsen”,Nomos?公司就此離開格拉蘇蒂。

現代Nomos?創立於1990年,網絡流傳的Nomos?宣傳文稿把歷史追溯到1906年,卻對當年轟動德國制表業的事件只字不提。有人覺得:既要借屍還魂,又要否認歷史,這有點過了

所以Nomos?=Nomos??

還是Nomos?≠Nomos??

各位自己判斷。

歷史課上到這,來講Nomos的手表。前面說到Stowa做包豪斯的款式,但把包豪斯做到極致的品牌,還得是Nomos。司多娃無論在軍事背景,還是歷史承襲都有優勢,為什麽包豪斯風格做不贏Nomos?壹個很大的原因是Nomos只做包豪斯風格

機芯方面,Nomos起初也是外購。比如小三針經典手動機芯ETA7001(已停產),Nomos壹開始只是稍作打磨;隨後,Nomos將7001逐漸升級成采用噴砂工藝、3/4夾板、更換精密調校方式等的Alpha(只采用7001的主夾板,包含超過60%以上的自產零件);最後,宣布自產Epsilon(雖宣稱全部自產,但仍能發現7001的影子)。

Nomos後來居上,在機芯方面的付出,也把吃老米的Stowa甩在身後,成為了最知名的德表之壹。Nomos的包豪斯,吸引了無數粉絲的目光,但很多人也會就此忽略壹個問題——它天生殘疾

追求簡潔的包豪斯,手表不可能做厚(只做手動機芯也是壹方面,手動機芯可以比自動更薄),就意味著加工空間小、零件小,因此在後續使用會增加損壞風險,返修率較高。

最後說下Nomos的手表價位,主要集中在1~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