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再放眼當下,把詩歌所寫的內容與情感同現實對接,二元對立所折射出來的東西著實令人反思。
不同文化的積澱,不同文明長河水的淘洗,沈潛下來的東西“回光返照”現實時,東西方文明外鑠出來的思維程式呈現出迥異性。這種差異性映照在不同的事物上面,反射出的光影也不壹樣。幾千年華夏文明的浸染,豐盈的中華文化培植出的思維模式和審美標準自然被烙上鮮明的國家和民族特色。單就對藝術美的追求看,對稱性和虛實相生性是極富東方韻味的藝術呈現。公眾按照這樣的標準去比照世間萬物,在宏觀範式的框定下,可以根據自我心理需求的不同對其投之以不同的價值判斷。於是,對“有意味的形式”的判定也就變得豐富多元。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不論在形式上如何追求變化,在本質內涵上還必須恪守壹定的原則和標準。
當把這種思維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並以之去厘定事物時,光怪陸離的社會在某些方面就變得整齊劃壹起來。不久前,學校在起始年級組織了壹場普通話演講比賽。作為觀眾,享受著壹個個稚氣未脫的孩子以純正的國語——普通話聲情並茂地誦讀著經過千百次打磨的經典美文。優美的文字,輔之以充滿稚氣的童音,似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脆悅耳。而朗讀者忘情投入地演繹,不自覺地把欣賞著帶入到奇幻的境界。這種藝術的享受除了源於文本獨有的藝術魅力,更得益於字正腔圓的標準語的助力。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壹位位選手都用近乎相同的語音、語氣、語調進行表演,相同的聲波段對耳膜產生相同振動頻率的撞擊漸漸讓長時間處於同壹振幅的聽覺慢慢失去了知覺。俗話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樣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人的感官始終處在同壹種狀態下,很容易造成感官的疲勞。再者,先入為主的認知慣性作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們對事物的認知。用“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來描繪,也許不是很貼切,但從另壹個方面說明了同樣的道理。任何事物以固定不變的形式在耳畔腦際浮現時,人們對其的認知和感受會慢慢失去新鮮感,直至麻木。“美來自於變化。”現實世界之所以精彩紛呈,主要歸功於變化與形式多樣的外形展演。壹旦千人壹面,整齊劃壹,生活與時代也就失去了生機活力。因為“世間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不能跨進同壹條河”,所以才有了四季更叠、生老病死。
由此,放眼社會,在地球是壹家的大壹統思想的作用下,不同國籍,不同地域,不同膚色的人們之間要互通信息的有無,***享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的成果。除了借助文字的傳遞,很大壹部分是通過聲音來完成。但是,由於地域環境和文明作用的不同,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也是不同的。這無形中為彼此的交流溝通帶來了不便。為了降低語言不通造成的麻煩,大到國家間,小到國內,從官方層面,提倡使用通用的語言,以此增進了解。於是,在國際上也就有了國際通用的官方語言,在國內也就有了民族的***同語。不可否認,這種通行語言的推廣和普及,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國家和民族間因語言障礙產生的隔閡越來越少。不過,從另壹個角度審視,由於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與人之間在語言上有了***存點,也無形中消弭了彼此間的神秘和由神秘所產生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就普通話的普及和推廣而言,因其用統壹的標準對其進行規整,所以在壹定程度上就把其他的語音、詞匯和語法隔離在外。而當把普通話定位成官方語言之後,並從制度層面和法律層面對公民(尤其是體制內之人)的說話權利進行了規範:私人話語的空間,公民使用什麽話語形式進行表達和交流是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在公眾話語空間,尤其是比較莊重的場合,使用何種語言形式多少就失去了自由發揮的空間。而這種培養世界公民意識的政府意誌隨著國際化日益濃郁,“從娃娃抓起”就變成了自發的***識。
XX國人,說著XX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濃郁的民族和地域風情。壹旦地球人都說著同樣的語言,這種無差別意識最終催生出來的就是見壹知百。語言是民族文化心理和文明的外化形式。不同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正是這樣,其文明、文化才能外溢出獨特的審美意味。如果不以變通的思想規範和處理方言與***同語之間的關系,而采取壹刀切的方式進行硬性的要求,假以時日,這個世界、這個地球就只有兩種聲音:渾厚低沈的男音和清脆響亮的女聲。兩種聲音用相同的語言,相同的詞匯和相同的語法拼接文字進行表情達意。如果時代真的發展到那壹天,普羅大眾是喜,還是憂,不得而知。
多元發展的時代,需要不同的聲音。只有彰顯海納百川的氣度,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生活需要豐富多樣,這樣才會有滋有味。牙牙學語,我們發出不同的聲音,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老態龍鐘時,如果還能夠用親切的鄉音朗誦著余光中的《鄉愁》,不論身在何方,官至何位,都能夠讀出濃濃的赤子情懷。這個世界,只有***性與個性和諧***存,才會變得越來越教育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