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被瓜分的緣故,原來的公司被分成了兩個部分。
壹家是位於上科亨(Oberkochen)的卡爾·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它在格丁根[1]阿倫和Hallbergmoos擁有兩家重要的附屬工廠。 另壹家是位於耶拿卡爾·蔡司·耶拿有限公司(Carl Zeiss GmbH),附近有米爾Meyer等衛星工廠。
卡爾·蔡司是蔡司集團(Zeiss Gruppe)的第壹組成公司和卡爾·蔡司基金會(Carl-Zeiss-Stiftung)的兩個最大的組成部分之壹。
西德蔡司集團位於海登海姆(Heidenheim)。東德蔡司公司(Carl Zeiss VEB)為於耶拿市
卡爾·蔡司有限公司的歷史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耶拿,當時那裏是全球最大的相機產品基地。蔡司·依康(Zeiss Ikon)正是這些許多品牌和廠商中重要的象征。1849年,卡爾·蔡司在耶拿建立了蔡司精密機械光學工廠。戰後,德國被美俄瓜分後蔡司公司被分列為三塊。
美國雖然早和蘇聯在雅爾塔密約中談好分割德國的條件,耶拿位於東德,應該由蘇軍占領。 但是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還是越界侵入了德東: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廠所在地德累斯頓(Dresden)。
在巴頓將軍脅迫下,以“協助”為名,把壹些技術人員和設備,並且在最快的速度下,連夜徹走,移轉到自己屬地,德西。 於是原屬東德耶拿的127名科學家與工程師,被掠奪至上科亨(位於德國西南部)和Braunschweig等德西美國占領區。
同時也把卡爾.蔡司基金會移到德西美國占領區的斯圖加特(Stuttgart),成立Carl Zeiss AG。此蔡司即為目前我們我熟知的藍色標簽Carl Zeiss。
當蘇聯軍隊接收耶拿時,只剩空蕩蕩的廠房和壹些美軍帶不走的壹流光學玻璃和生產機具。蘇聯就以戰爭賠償為理由,把這些剩下的資源掠奪運回蘇聯、烏克蘭、基輔。蘇聯抵達耶拿後,立刻查封蔡司廠所有機器以為戰爭補償物資,並將壹部份留下來的科學家用飛機運回俄國為俄國光學工業效命數年之久。
但是耶拿和德累斯頓畢竟身為光學器材生產重鎮已長達近壹世紀,就算被美、蘇兩國掠奪壹空,但是很快的,當地留下的技術人員重新在東德耶拿恢復了蔡司公司工廠,稱為Carl Zeiss Jena,以和西德的Carl Zeiss AG區別。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在德累斯頓及周邊地區的公司盡力發展壹些新的技術,例如工業自動化用產品。
但是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仍然是壹家鏡片毛胚制造商,至今為止,尚未制做出相機,連蔡司·依康(Zeiss Ikon)壹系列,也都是由日本Cosina所主導的,故沒有壹套完整的卡口(mount)與機身(body)。
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旗下的康太克斯(Contax)品牌已賣給日本的京瓷集團(Kyocera)的八洲光學(Yashica)。 kyocera基於自身既有的技術,更發展出Contax 645 / Contax / Yashica Mount(c/y卡口) / N Mount(N卡口)等各種不同的卡口系統,之後更推出全世界第壹臺Kodak Model 135的全片幅數碼單反Contax N Digital。
以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為名的產品,電子技術皆由日本方面研發。西德的Carl Zeiss AG部分最多只有做到測光(Metering),連自動對焦 AF的技術,皆由日本的京瓷集團以及旗下的八洲光學。Carl Zeiss AG並沒有掌握到這些技術。
潘太康(Pentacon)和百佳(Praktica)是屬於東德蔡司Carl Zeis JENA(CZJ),與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無關。 而此工廠所生產的鏡頭,皆標示著 Carl Zeiss Jena (有些還加標 DDR),相當容易分辨。並自成壹套M42系統的相機,與另壹套Pentacon Six(P6)的中片幅系統。蔡司有生產太空望遠鏡的鏡頭。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壹切研發與創新等相關技術,就由日本的京瓷集團與Cosina所主導。
至此,Carl Zeiss AG,在照相機產業裏,除了僅為Contax制作少數的交換鏡頭以外,其余部份,已全由日本發展
藍色的蔡司商標壹直以來代表尖端的光學及昂貴的價格。金屬的鏡身及優雅的手工令許多用家愛不釋手。
蔡司將技術授權給第三方公司制造,值得註意的名稱包括哈蘇 (Hasselblad),祿萊(Rollei),八洲光學(Yashica),索尼 (Sony),羅技 (Logitech) 和阿爾帕 (Alpa)。其中最有名的康泰時 (Contax) 35毫米相機,直到2005年都是由八洲光學(Yashica)和京瓷(Kyocera) 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