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巖風景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城西12公裏處,總面積為6.87平方公裏,是鑒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及清,已形成八景,為越中勝景,經現代別具匠心的營造,形成石佛景區、鏡水灣景區、越中名士苑景區,是壹處集自然、園林、宗教及娛樂休閑項目於壹體的旅遊勝地。
石佛景區。步入具有唐代風格的景區正門,迎面壹座古樸石亭,亭中古碑上刻“柯巖絕勝”字,猛然間,探幽攬勝之趣油然而生,站在照壁前,可望見歷代譽為“石魂”、“絕勝”、“天下第壹石”的雲骨,高31米,底圍4米,最薄處不足1米,其形上半下削,宛如壹柱青煙。巖頂有清光緒初年鐫刻“雲 骨”二字,字體剛勁,神形兼備。頂端古柏蒼翠、老枝橫斜,嘆為觀止。雲 骨而立的是彌勒大佛,大佛盤造像。佛高20.8米,佛相寬頰廣額,法相敦厚慈祥,儀態文靜端莊,此大佛為浙江四大石佛之壹,最奇特的是大佛兩耳相通,可容壹人自如來往,為世所罕見。大佛對面是壹朵全國最大的石蓮花,半徑9.9米,由99 塊巨石拼接而成,象征著“九九歸壹”,右側回音壁上刻佛教大經——金剛經,此經***五千七百余字,誦吟金剛經,可令人開智益慧。
1、烏幹菜——烏幹萊又叫黴幹菜,因其色黑故稱烏幹菜。壹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後曬幹而成。此菜味道鮮美、吃了開胃,夏天用它做湯佐餐,還有消暑防痧之效,據說多年陳的幹菜效果更佳。烏幹菜加淡筍,經過加工,稱為“幹菜筍”,亦有的稱“筍幹菜”的,用它蒸豬肉,是壹道典型的紹興家鄉菜——“黴幹菜蒸肉”,當地人則稱為“幹菜毗豬肉”。此菜肉血紅亮、油而不膩,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鮮。據傳此菜系明代徐文長所首創。
2、烏氈帽——該帽因色黑、頂圓、有卷邊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純羊毛、染色、幹燥、修整等工藝比較講究,生產過程較復雜,先後要經過三十幾道工序。它有隔熱、保暖、禦寒、避雨、遮陰、當坐墊、防止外傷、不易受潮等多種用途。過去小城鎮及農村的男子人人頭上都愛戴此帽,夏天戴了涼,冬天戴了熱,既可當草帽,又可當笠帽,壹年四季均可戴用,因而它成為有紹興地方特色的壹件生活用品,也成為紹興人的壹個顯明標誌。正因為如此,所以在過去,妳如頭戴氈帽外出至杭州、上海等地,人們就會說此客自紹興來。它壹直來被當作紹興人的標誌,舊時紹興的制帽業,主要是制烏氈帽的“氈帽作坊”,而每家“氈帽作坊”都掛有壹幅張牙舞爪的老虎畫像,奉之為“祖師爺”。烏氈帽的商標也用老虎圖案。 為什麽氈帽作坊稱老虎為祖師爺呢?相傳古時有個獵人,因追蹤壹只破打傷的老虎,直搗虎穴。他在虎穴裏發現老虎睡的是壹塊軟綿綿、其形如餅的氈子。很覺奇怪,原來,它是老虎平時拖吃其他野獸以後,將獸毛墊在睡窩裏,經老虎身軀的壓輾,天長日久,便壓成了氈子。於是獵人把這塊氈子帶回家,洗凈曬幹,略作加工後,當作帽子戴,不但冬暖夏涼,而且風吹不動,雨淋不濕,戴著很是舒服。有心者從中得到啟發,就以羊毛為原料制作氈子,再以這種氈子做成“烏氈帽”,居然得到紹興本地農民、漁民、山民們的喜愛,壹時成為時尚,於是,氈帽作坊如雨後春筍,成為紹興的壹業。 現在這種氈帽作坊已不多見,但年老的農民、漁民、山民們還是很喜愛戴之。
3、烏篷船——這種木船船體矯小,船篷用竹編成,中間夾著竹箬,呈半圓形,並用煙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 烏篷船是水鄉獨特的、靈巧的、水上交通工具,壹般可容納四至六位乘客。它的動力是靠船老大(船夫)用腳躅槳,船的航向是用劃槳,或夾在腋下當舵使用,來控制的。船行進時,船老大腳手並用,船體就輕盈地漂浮在湖面上了。紹興除小烏篷船外,還有壹種大烏篷船(此類船數量極少),這種船的船身雕刻著各式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似虎頭形象的動物鹢(古書上說的壹種鳥)。鹢居海內,性嗜龍,龍見而避之,所以船工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頭上,使龍不敢作祟,行船可報平安。這種大烏篷船,船身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船艙寬可以放桌椅,供人打牌、飲宴、看戲等,船尾有兩支櫓(也有四到八支的俗稱四沓頭、八沓頭),航速較快,專供少數官宦、富戶人家遊覽、掃墓、迎親、看戲時用的。 碧波蕩漾、景色秀麗的鑒猢水面上,常常可以看到壹葉葉烏篷扁舟,如壹條條烏魚在冉冉遊動。而駕船的船家,坐在船尾,背倚壹塊直豎的木板,左臂腋下夾著壹支劃槳,劈水穩操方向,兩腳壹彎壹伸地蹬著“踏槳”。同時,在極窄的船舷上,放著壹碟回香豆之類的下酒菜,右手握壹把小酒壺,呷壹口加飯酒,嚼壹粒筒香豆,悠然自得,踏水行進。這就是遐爾聞名的紹興腳劃船。 外地遊客,壹提腳劃船,就會毫不猶豫他說出“烏篷船”來。由於腳劃船在全國來說比較罕見,又因為腳劃船通常是烏篷的,所以兩者會合而為壹。其實,紹興習俗,凡用烏篷的大船、小船,埠船,載貨船、搭客船,腳劃船、手搖船,統統叫做烏篷船。而用白篷的夜航船、檀船、小梭飛等,則稱為白篷船。 紹興江河錯落、湖泊棋布,被稱做水鄉澤國,素有“東方威尼斯”之譽,紹興人出門就遇河,擡腳得用船。所以作為交通工具的船,種類很多,規格不壹,烏篷船、白篷船,僅以船篷作區別而稱罷了。 紹興的船,除簡易的農用船外,大多船頭上雕刻出“螭首”,據考這種形同龍頭的神物,是龍的九子之壹,善治風浪,能使興風作浪的水族望而生畏。 紹興的船篷,習慣用細竹竿彎成拱形,壹般壹扇篷有三個拱,以竹絲作底、面,中間夾以竹著,兩邊及上下,夾以扁竹片,用鉛絲紮住。篷的大小以船的大小為準;篷的多少則以船的長度為準,五扇、七扇、九扇,十壹扇不等。其中固定的叫定蓬,活動的是便於乘客上下,欣賞沿途風景。船蓬多用桐油,豬血,黑粉煎熬成”黑油”,塗於篷的外部,能防止雨水滲漏,這就是烏篷,用這種篷的就是烏篷船,包括腳劃船、埠船、戲班船等,如果光用熟桐油塗於篷上,其色呈“竹蔑黃”,與黑色的烏篷相對照,就是白篷船了,如夜航船、檀船、夜埠船等多為白篷。據考證,白篷船多系夜間航行,在黑漆的水面上,便於識別,有利安全行駛。如檀船,多半夜晚航行在海灣天黑風高之時,滿載幾十噸貨物,乘潮禦風,只能用白篷才易被對面來船識見。夜航船、夜埠船用白篷的道理也在此。 紹興的埠船,舊時乃主要交通工具,以便民為目的。所以,不僅沿途經過的“客埠”理所當然地停靠、搭客,就是荒畈、野地、橋頭、岸邊,隨時有客招呼,也隨時停下搭客。因此,壹般航行較慢,加上船艙不大,坐的客人又同在左右兩條長板凳上,所以是談天說地的好場合。如果碰上壹二個走南闖北的健談者,則更會滿船笑語。有的船頭腦(船家),如魯迅《風波》中的七斤,還會邊搖船邊講聽來的城鄉趣聞。什麽某村某店王嫁囡,嫁妝發了二十四大船,什麽某村某家阿公“扒灰”,兒子與媳婦打離婚等等。夜航船是夜間航行的遠距離運輸船,因客貨兩運,客人晚上要睡覺,所以總是六艙的白篷大船。船艙裏鋪有全套船板,男客睡前、中艙,女客睡後艙,全是統鋪。船家出租被褥、席子。夜航船壹般在桅桿上懸有船燈壹盞,燈上書有“西興——紹興夜航”等壹類字樣。船工除搖櫓、打篙的外,凡有纖路的地方都充任纖夫背纖,紹興夜航船最盛時有東西十幾條航線,西線如紹興至蕭山、西興、聞家堰,坎山、塘頭(瓜瀝)、臨浦、義橋,東線到百官、曹娥、東關、湯浦、哨金等地,都是傍晚下船,天亮到達目的地。因夜航船容量大,時間長,又在晚間,客人們談天說地更會有充足的條件。社會上的種種奇聞逸事,官場甚至宮廷秘事,神怪荒誕傳說都能在夜航船中交流,明代張岱的〈夜航船〉,就源於此而定其書名
歷史紹興加飯酒古稱“山陰甜酒”、“越酒”,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釀造歷史。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紹興即開始釀酒,南北朝時已很有名氣。梁元帝蕭繹(公元508年-554年)寫的《金樓子》 壹書中記載,他小時讀書,“有銀甌壹枚,貯山陰甜酒”。李白幾次到紹興飲酒作詩。他在追憶好 友賀知章的壹詩裏寫道:“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壹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酒, 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宋代以來,江南黃酒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於杭州,紹興與杭州相距相近,紹興酒有較在的發展,當時的紹酒名酒中,首推"蓬萊春"為珍品。南宋詩人陸遊的詩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對家鄉黃酒的贊美之情。清代是紹興酒的全盛時期。釀酒規模在全國堪稱第壹。紹酒行銷全國,甚至還出口到國外。紹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名詞。目前,紹興黃酒在出口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國。紹興酒釀酒總公司所生產的品種很多,現代國家標準中的黃酒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紹興酒的品種及質量指標為依據制定的。其中紹興加飯酒在歷屆名酒評選中都榜上有名。
加飯酒:顧名思義,是在釀酒過程中,增加釀酒用米飯的數量,相對來說,用水量較少。加飯酒是壹種半幹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質醇厚。氣郁芳香。此外,還有元紅酒、善釀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質,遠銷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典故:民間流傳著“簞醪勞師”的故事: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戰敗,越王勾踐釀造了許多佳酒獻給吳國 君臣。吳國伍子胥的軍隊駐紮在杭州灣的北岸,得酒狂飲,喝剩的空酒瓶堆積如山。越王勾踐牢 記奇恥大辱,經過十年經營,兵強馬壯,糧食充足,決心興師伐吳。出征前,百姓們前來送行, 紛紛進獻美酒犒師勞軍。勾踐為了能與三軍同飲,即將酒投江,眾軍民都俯身河畔,迎流而飲。 將士們勇氣倍增,個個奮勇殺敵,終於大破吳軍。越王投酒之河,就是現在紹興的“醪河”,又 稱“勞師澤”。
特點:色澤橙黃清澈,香氣芬芳濃郁,滋味鮮甜醇厚,具有越陳越香,久藏不壞的特點。酒液深黃帶紅, 透明晶瑩,有十分突出的芳香。糖分高於元紅酒,味醇厚,微帶鮮甜,具有色、香、味俱佳之 獨特風味。酒度為18度左右,總酸在0.45%以下,糖分在2%,屬半幹酒類。
工藝:紹興加飯酒是選用優質糯米、曲和鑒湖水為原料,采取獨特的工藝,用攤飯法精制而成。酒質醇厚,風味優美,是“紹興老酒”中佳品。
生產企業:中國浙江紹興釀酒總廠。
獲獎項:在1910年南洋勸業會,1915年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1925年西湖博覽會和1936年浙贛特產 展覽會上紹興加飯酒都分別榮獲金牌和獎狀。1952年、1963年、1979年和1985年第壹 、二、 三、四屆全國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國家名酒。1985年3月20日,經法國國際美食及旅遊委員會 評審,紹興加飯酒達到國際高質標準,又榮獲金質獎牌。